05.05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是吳用和晃蓋等梁山班底被逼走上梁山的直接原因,也是《水滸傳》開篇最精彩的故事。

“智取生辰綱”在《水滸傳》中意義重大,對於吳用晃蓋等人來說,他們被逼上了梁山,對於楊志來說,他夢想著重回官場的最後希望也就此破滅,而對於宋江來說,他也從此走上了通匪的道路。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智取生辰綱”的故事細節筆者就不在此多說了,相信就是幾歲小孩,都能頭頭是道的說上一通,所以本文還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論這個故事吧。

在智取生辰綱的整個故事中,都和經商脫不了關係。

先說楊志的押運隊伍,原本梁中書是要用大車裝著,兵士押著走官道,可楊志認為那樣不安全,還是扮為商人為妥。

於是他棄了車子,把生辰綱用擔子裝了,由禁軍裝扮的腳伕挑著走。

這確實有效,至少在其他人眼中,這就是一個經商的隊伍,只可惜消息早已走漏,他所做的這些事,在吳用等人眼中,那就跟耍猴戲一般。

再來看吳用這邊,也是扮著經商之人,白日鼠白勝扮的是賣酒的,其它人扮的則是販棗的。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再來說楊志,一路上他極為謹慎,不和外人多說半句話,也不讓隊伍的人和外人多說話,每天天剛亮就出發,太陽剛下山就歇息,夜裡決不上路,路過林子絕對是快速通過,經過山崗絕不敢停留。

在他見著吳用一行人後,第一反應就是遇見賊人了,提刀便上前去喝道:““你這廝好大膽,怎敢看俺的行貨!”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對面的人見突然出現個青面壯漢,還凶神惡煞的提著刀,比賊人更可怕,嚇得“呵也”一聲跳了起來。

楊志喝道:“你等是甚麼人?”

那七人道:“你是甚麼人?”

楊志又問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那七人道:“你顛倒問!我等是小本經紀,那裡有錢與你!”

楊志道:“你等小本經紀人,偏俺有大本錢!”那七人問道:“你端的是甚麼人?”

楊志道:“你等且說那裡來的人?”

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販棗子上東京去;路途打從這裡經過……”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以上就是楊志初遇吳用一行人時的一番對話,話裡行間充滿了警惕性。

再看白勝挑著酒上來時,楊志的反應。

眾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正在那裡湊錢,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麼?”

眾軍道:“買碗酒吃。”

楊志調過朴刀杆便打,罵道:“你們不得灑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

眾軍道:“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幹你甚事?也來打人!”

楊志道:“你理會得甚麼!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看到沒,楊志清楚得很,賊人的常用伎倆就是用蒙汗藥,像這種來路不明的東西,絕對不能吃。

可最後,他還是上了當,不但默許了手下人買酒喝,他自己還喝了一瓢。

其實要說起來,楊志之所以上當,不是他不夠謹慎,在喝酒之前,他是經過詳細排查的,確實了沒問題才喝的。

楊志雖然扮著商人,卻完全不懂經商之道,也不懂得地理以及各地的特產等 。

其實吳用等人假扮販棗商人,早已露出了破綻,只是場志沒有發現罷了。

那麼破綻在哪裡呢?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他們之間的對話,有一句是這樣的:“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販棗子上東京去;路途打從這裡經過……”

別看這一句字不多,卻透露出不少的信息,破綻就出在這裡。

從這句話中得知,那七人是從濠州販棗子到東京去賣。

那麼濠州在哪裡,東京又在哪裡呢?

“濠州”,古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鳳陽縣,東京在哪裡呢?當然不在日本,而是在現在的洛陽。

以就是說,這七人是要把鳳陽的棗子運到洛陽去賣。

先說這兩地的距離,從衛星地圖上測量,直線距離600多公里,在交通不便的宋代,實際路程至少要翻幾倍。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棗子並不是什麼暴利商品,這麼遠的距離運去販賣劃得算嗎?

再看當時是什麼季節,《水滸傳》原文中說,此時正值五月天氣,而棗子正常情況下是在秋季成熟。

在那個年代,肯定不會有人大規模的種植棗子,所以棗子屬於小宗消費商品,能夠曬成幹棗子的,數量肯定不會多。

既然如此,在當地就能消耗的商品運到千里之後,就完全沒必要了。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當進的棗子的主要產地。

棗子古時的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原一帶,中原在哪裡?就是東京所在的那個區域。

從經商之道談《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楊志錯就錯在他不懂經商

水滸傳劇照

現在你明白了吧,如果你是一個商人,會把安徽的棗子運到盛產棗子的洛陽去賣嗎?那不是傻嗎。

所以呀,綜上所述,吳用的計謀那叫一個漏洞百出,只要稍微換個懂行的人,一眼就能識破。

只可惜楊志是個商場門外漢,又不懂地理常識和物產地,這才上了吳用的當。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吳用的計謀真不怎麼樣。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