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楊府”保境安民——楊莊鎮名由來(揚州江都楊莊鎮)

《甘棠小志》載:“自楊莊南三里入湖,沿岸右行,船首皆西南,可直達邵伯。”楊莊本為鹽城到邵伯必經的水道,是地處艾菱湖東北岸邊,橫跨鹽邵河上的一個冷落村舍,原名王家莊。清朝詩人朱冕詩云:“落盡紅衣水拍天,草堂人坐白鷗前。攤錢遠市旋沽酒,買米比鄰亦放船。結納是君兄弟好,詼諧容我性情偏。山杯不惜勞相勸,明月枯查泛泠煙。”說的就是楊莊的風情。

“楊府”保境安民——楊莊鎮名由來(揚州江都楊莊鎮)

王家莊只有幾戶人家,清乾隆年間,遷來了周、徐、吳、孟四戶商家。因地處交通要道,生意興隆,日益繁榮,然常遭土匪搶劫,商民深受其苦。一日土匪又來搶劫,適逢護漕將軍楊兆熊巡夜至此,土匪看到官船上懸掛的兩個燈籠,一邊是“清白堂”,一邊是“楊府”,連忙四處逃散,王家莊才免遭搶劫。

“楊府”保境安民——楊莊鎮名由來(揚州江都楊莊鎮)

周宣王

說起楊家,其祖宗是很有名的。周宣王的小兒子尚父在周幽王時被封於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成為姬姓侯國吳楊侯。後代子孫楊震,東漢時官至司徒太尉,為官清廉很有名望。一夜有人造訪,送黃金十斤給他,堅不肯收。來人說:“黑夜此事無人知曉。”楊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這句名言一直流傳到現在。楊莊楊家的門聯至今仍有:“經綸濟世;清白傳家。”

“楊府”保境安民——楊莊鎮名由來(揚州江都楊莊鎮)

漕糧船隊

清朝時期,皇家的供應全靠江南,當時護送漕糧船隊的武官,就是姑蘇名將楊兆熊,曾在太湖、高寶湖等地與土匪幾經格鬥,次次得勝,皇上賜地三千畝。加之他在鎮江曾救護過邵伯楊家莊一謝姓青年,謝家感其恩德,將該鄉談家套西北莊園奉贈給楊將軍。楊家又購民田三千畝,遂移居此地,造屋築園,成為邵伯東鄉的首富,人稱楊府,盜匪也深感威懾。事後,王家莊的人向楊府借一燈籠,每晚掛於街頭,以壯聲威。楊府穿號衣的家人也常上街來,外地人以為楊府就在這裡,水匪路霸便不敢來太歲頭上動土。從此地方太平,人民安居。王家莊人就樂得順其自然,將莊名改為“楊家莊”,後稱“楊莊”。(王渡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