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看看中國經濟基本面】新動能引領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最近一段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不少購物中心暫停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門店生意受到了較大沖擊。不過,疫情並沒有阻擋以新業態、新模式等為代表的新經濟的發展步伐,一些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跑出了“加速度”。

  在北京,美團點評集團推出的買菜服務在全市有51個配送店,每天上萬名騎手穿梭在大街小巷。

  在上海,一家名為喔趣科技的公司,通過搭建靈活用工的共享平臺,幫助更多的勞動者在不改變原有勞動關係的基礎上,在不同企業間借調上崗,實現了“用工資源共享”。目前,這一平臺已經為盒馬鮮生、餓了麼、京東、美菜等企業提供“用工資源共享”服務,累計共享員工超過1萬人。

  在四川,成都市新經濟委發佈了《成都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成都新經濟疫情防控城市機會清單》,整合新經濟企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製藥、5G、移動互聯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努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除了傳統零售業與“互聯網+”實現融合發展,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一系列“雲端經濟”發展也在提速,成為我國新經濟不斷髮展壯大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過去主要依靠土地、勞動力、資本等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面臨制約,傳統動能加速衰減。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全國上下加快推動發展動力從過去的要素投入加快轉向創新驅動。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突出,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帶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新動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場活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2179萬戶,日均新設企業達到2萬戶,再創新高,活躍度為70%左右,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2019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4%,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產業增速為14.9%,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速為9.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14.4%,對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此外,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工業新興產品快速增長。

  3D打印設備、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高溫合金、充電樁、城市軌道車輛等新興產品繼續高速發展,增速達到32.6%至155.2%,智能手錶、服務機器人、智能手環等智能化消費產品增速分別為101.7%、38.9%、36.8%。

  新動能中的新業態也在蓬勃湧現。隨著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不斷深化,網上零售等新興消費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報告顯示,隨著“互聯網+”行動的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力度不斷加大,高速寬帶城鄉覆蓋範圍不斷延伸。據測算,2018年,網絡經濟指數高達605.4,比上年大幅增長67.2%,對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80.8%。

  2019年,隨著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以及網購用戶數量的增多,網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11.5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傳統零售業態加速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據測算,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佔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為12.9%,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此外,基於移動互聯、物聯網新技術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成為我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力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應用不斷深化,催生出一批瞪羚企業,信息惠民、共享經濟、平臺經濟迅速興起。

  總體上,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髮展,以創新為引領和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加快形成,一大批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快速發展。新動能保持高速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開闢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行穩致遠的重要力量。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新起點,仍然要深化落實培育壯大新動能的各項舉措,按照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加速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構建國家創新體系,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動創新創業上水平,進一步優化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壯大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