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诺奖诗选(1)聂鲁达、叶芝、艾略特


本期目录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之六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之十

叶芝: 当你老了

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

艾略特: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给妻子的献辞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之六

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着灰色贝雷帽,心绪平静。

黄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闪耀。

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

你象藤枝偎依在我的怀里,

叶子倾听你缓慢安祥的声音。

迷惘的篝火,我的渴望在燃烧。

甜蜜的蓝风信子在我心灵盘绕。

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秋天很遥远;

灰色的贝雷帽、呢喃的鸟语、宁静的心房,

那是我深切渴望飞向的地方,

我的吻落下,快乐如火炭。

在船上暸望天空从山岗远眺田野。

你的回忆是亮光、是烟云、是一池静水!

傍晚的红霞在你眼睛深处燃烧。

秋天的枯叶在你心灵里旋舞。

翻译:王永年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之十

我们甚至遗失了暮色。

没有人看见我们今晚手牵手

而蓝色的夜落在世上。

我从窗口看到

远处山巅日落的盛会。

有时一片太阳

象硬币在我手中燃烧。

我记得你,我的心灵攥在

你熟知的悲伤里。

你那时在哪里?

还有谁在?

说了什么?

为什么整个爱情突然降临

正当我悲伤,感到你在远方?

摔落了总在暮色中摊开的书本

我的披肩卷在脚边,象只打伤的狗。

永远,永远,你退入夜晚

向着暮色抹去雕像的地方。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45年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小说《邮差》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国;同名电影荣获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聂鲁达一生有2个主题,一个是政治,一个是爱情。他的爱情与他的爱情诗互为一体,是世界上关于爱情的千古绝望,在全世界引起长久的回声。

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叶芝: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叶芝: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

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

对别的情人全都疏远或已作古。

灯罩遮住了冷淡的光线

窗帘挡住了冷淡的夜晚

那时我们谈了又重新谈起

艺术与诗歌的崇高主题:

身体的衰老是智慧;

年轻时我们彼此相爱却无知。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20世纪现代主义诗坛上与 T·S·艾略特各领风骚的爱尔兰诗人,其创作理论和实践对现当代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他被艾略特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他因对爱尔兰文艺复兴做出的杰出贡献而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风格对埃兹拉·庞德、詹姆斯·乔伊斯甚至艾略特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即使在当代,他的作品集如《苇间风》(The Wind Among theReeds)仍为无数外国读者争相传诵。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艾略特: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越过分界限

这里,在死亡的梦幻王国中

金色的幻象重新出现

我看到眼睛,但未看到泪水

这是我的苦难

这是我的苦难

我再也见不到的眼睛

充满決心的眼睛

除了在死亡另一王国的门口

我再也见不到的眼睛

那里,就像在这里

眼睛的生命力更长一些

比泪水的生命力更长一些

眼睛在嘲弄我们。

裘小龙译

艾略特:给妻子的献辞

这是归你的一一那跳跃的欢乐

它使我们醒时的感觉更加敏感

那君临的节奏,它统治我们睡时的安宁

合二为一为呼吸。

爱人们发着彼此气息的躯体

不需要语言就能思考同一的思想

不需要意义就会喃喃着同样的语言。

没有无情的严冬寒风能够冻僵

没有酷热的赤道太阳能够枯死

那是我们的而且只是我们玫瑰园中的玫瑰。

但这篇献辞是为了让其他人读的

这是公开地向你说我的私房话。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称T·S·艾略特),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代表作品有《荒原》、《四个四重奏》等。

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到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 1922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1943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1965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获奖理由:“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