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海南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可以從中找到機會,文章長請耐心讀

2020年是海口江東新區大建設的一年,所有工作已經是開始動工了,不出三年必定給大家驚喜!

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區位圖

海南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可以從中找到機會,文章長請耐心讀

1、以“開放創新、綠色發展” 為總綱

總體規劃以建設展示中國風範、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為願景,著力構建江東新區“山水林田湖草”與“產城鄉人文”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大共生格局,形成 “田做底、水理脈、湖映景;西營城、中育景、東溼地”的總體格局。

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用地佈局規劃圖

海南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可以從中找到機會,文章長請耐心讀

規劃具體內容如下:

以生態為根本,打造全球卓越的生態環境。夯實生態本底、築牢安全格局、開展生態修復。突顯江東新區“一區映兩心、三水納九脈”的生態空間總格局,確保新區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以上。

以人民為中心,塑造滿足新時代需求的優美空間,構建韌性的安全體系。創新藍綠交融、水城互融、城鄉共融、產城相融的組團細胞建設理念,形成“一港雙心四組團、十溪匯流百村恬、千頃溼地萬畝園”的城鄉空間總結構。重點加強洪澇、颱風、地震等災害的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劃定城市安全控制線,確定安全格局;全面提升監測預警、預防救援、應急處理能力,明確綜合防災體系佈局,建設韌性安全城市。

以開放為主線,發展國際化自貿產業體系。建設空港產業區,將自貿產業發展與空港建設結合起來,推動臨空經濟發展,打造中國特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第一門戶;建設濱海生態CBD總部聚集中心,發展總部經濟、自貿金融和科技服務,形成中國力量、中國氣派和中國智慧的展示平臺; 完善自貿體系,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全球人才與資本聚集,促進創新創業,搭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前沿載體。


2規劃範圍298平方公里

公示中總體規劃顯示,海口江東新區位於海口市東海岸,地處海口市主城區與文昌木蘭灣之間,是海口市“一江兩岸,東西雙港驅動,南北協調發展”的東部核心區域;同時也是“海澄文一體化”的東翼核心。

江東新區規劃範圍東起東寨港(海口行政邊界),西至南渡江,北臨海口東海岸線,南至繞城高速二期和212省道,規劃範圍約298平方公里。規劃研究協調區120平方公里,在文昌市行政轄區內,包含鋪前鎮、羅豆農場等靠近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的區域。

根據建設目標要求,2020年,江東新區將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生態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際開放度顯著提高。

2025年,江東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自由貿易港製度全面建立。

2035年,江東新區將建設成為具有鮮明熱帶海島特色,全方位踐行中央新發展理念的對外開放國際化新區,為全球未來城市建設樹立“江東樣板”。

3按照“四大”目標打造建設

根據總體規劃定位要求,未來的江東新區通過建設將達成“四大”目標。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創新區。在建設過程中,將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先行先試,探索建立更加靈活的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以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集聚創新要素,設立國際能源、航運、大宗商品、產權、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全力打造以“四個國際中心”為支撐的海南自貿區(港)總部經濟區。

二、是將建設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展示區。在建設的過程中,將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理念,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和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注重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全面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注重鄉村規劃推動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在全球未來城市的建設趨勢中探索打造江東模式。

三、是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體驗區。在建設過程中,將積極探索消費型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探索實行離島免稅全地域覆蓋、全路徑銷售、全品種供給模式。高標準佈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消費商圈,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鼓勵建設“智能店鋪”、“智慧商圈”,支持完善跨境消費服務功能,展示海南旅遊新形象。

四、是建設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示範區。通過建設,江東新區將打造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示範區;加快建設我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和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基地。

4生態城市風貌一個也不能少

《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顯示,未來的江東新區在生態格局方面,將構建 “一區映兩心、三水納九脈” 的生態空間格局。

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生態格局圖

一區:指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兩心:包括桂林洋熱帶農業公園、濱海河口溼地帶為節點的生態綠心;三水:包括南渡江、瓊州海、東寨港大湖;九脈:包括潭覽河、邁雅河、南嶽溪、道孟河、芙蓉溪、演豐西河、演豐東河、羅雅河、演州河等九條河流及沿河流兩側建設的多條綠色生態脈絡。


海南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可以從中找到機會,文章長請耐心讀

在空間結構方面,將形成“一港雙心四組團;十溪匯流百村恬;千頃溼地萬畝園”的組團式生態文明城鄉空間結構。一港:指以美蘭國際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雙心:即濱海生態總部聚集中心、濱江國際活力中心。四組團:即國際文化交往組團、國際綜合服務組團、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組團、國際高教科研組團。十溪匯流:即南渡江、潭覽河、芙蓉河、邁雅河、道孟河、南嶽溪、演豐西河、演豐東河、羅雅河、演州河等多條河流。百村恬:即區域內美麗鄉村。千頃溼地:桂林洋岸段溼地、下堂水鳥溼地、海南省北港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等溼地生態系統。萬畝園:即新區內大面積都市田園。

在城市風貌方面,未來的江東新區將建設綜合性城市景觀道、濱海風情道、濱江百里綠廊等三條重要通道。形成濱江城市界面、濱海綠色界面、中央彈性走廊界面和中部綠心生態界面等四個展示形象界面。打造包括中央商務消費風貌區、濱海總部形象展示區、特色領事風貌區、科技智穀風貌區、智慧高校風貌區、美蘭空港風貌區和魅力海灣風貌區等七大片區城市印象。塑造金融藍灣風光、生態海灣風光、文化島灣風光和東寨港灣風光等四大節點風光。突出商務、文化、空港三大城市地標形象。

在公共服務方面,未來的江東新區構建國際標準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國際化高端服務設施集群,打造15分鐘未來社區服務圈。建設國際化商務商業設施、高端旅遊休閒服務設施、多元化公共文化設施、國際化教育科研設施、共享型體育健身設施和高標準醫療衛生設施。


海南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可以從中找到機會,文章長請耐心讀


在交通體系方面,未來的江東新區將以綠色交通為主導,按照快線慢網、窄路密網、網絡化佈局、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要求,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以多層次、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為紐帶,支撐和引領新區跨越式發展,打造高效、智能、安全、便捷、綠色、創新型綜合交通體系。

在智慧城市方面,未來的江東新區將構建全聯動的感知網絡,鋪設無處不在的智能設施,搭建高速互聯網絡,建立感知信息中心。建設數字資產管理體系,搭建數字規劃平臺。培育全景應用的智能化服務,構建城市智慧治理體系,健全城市智慧民生服務,推動城市智慧產業發展。

在市政設施方面,未來的江東新區將建設安全高效的供水格局,規劃新區集中供水普及率達到100%、供水管網漏損率小於10%。構建綠色安全的雨水排放系統,整體提升河道排水能力,構建澇水北排的骨幹通道,形成蓄排結合、防治並舉的排水體系。結合汙水處理分區建設循環再生的汙水處理設施。共建智能高效的能源互聯網,推行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實現新區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在綜合防災方面,未來的江東新區將構建韌性城市防禦體系和適應新常態的城市減災空間。全面提高洪澇潮防治標準,加強防洪排澇體系佈局和河道水系綜合整治。規避斷裂帶,加強建築抗震及次生災害防禦,構建安全高效、智慧協同的消防安全體系,依據災害風險評價進行生命線工程佈置,合理安全利用地下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