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

魯網1月30日訊(記者 劉亮亮)從病理學上講,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毒性要遠小於非典,致死率降低、不需用大量激素救命;但從進化論上講,該病毒的傳染性要遠勝非典。每一個病原體進化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強傳染性、降低致死性,這樣才能與宿主共生。

因此,能否做到及時隔離是遏制疫情擴散的關鍵。

所以,對於這一次爆發在春運之前的疫情,不僅是對現代醫療技術、人員和設施應對地考驗,更是對各省市聯防聯控機制地考驗,說白了,是對城市執政者治理能力地考驗。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1月23日(農曆臘月29)上午10時,武漢全面“封城”,這項在非典期間都沒有實行過的嚴厲措施,讓全國人民真正意識到這次病毒的來勢洶洶。

1月20日,青島確診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患者來自武漢,在日照市工作,因發熱等症狀自行到青島就診。

首個病例確診後,引起了青島市的高度重視。對於這個有著近200萬常住流動人口的城市來說,一旦疫情擴散,後果可想而知。

而從1月20日到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9天。在這9天裡,我們度過了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最沉寂的春節,也再一次認識了這座城市最可愛的人們。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在接受了上合(青島)峰會、中國海軍70週年閱兵式等重大活動的歷練之後,青島的城市治理和緊急事件應對能力獲得大幅度提高,同時青島市民的集體主義和集體意識普遍增強,這為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及時處置做了較好的基礎鋪墊。

目前為止,對青島市應對本次疫情的總體感覺是:快、準、狠。

小編的家在青島市的西部鄉鎮,作為有著濃厚傳統習俗的北方農村,即便本身有著較強的防患意識,但對於父母及親戚,無法強行勸阻他們不要走動。

出乎意料的是,1月24日(除夕)開始,竟然從父母口中聽到了“今年都不走親戚了”這樣的話語,並且開始互相打電話拜年,對於“不走動、少聚會”的認可度達到了驚人的一致。這一方面歸功於廣泛的媒體宣傳,更重要的是,在基層社區、農村治理方面,青島的確下足了功夫。

首先,從1月20日開始,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就開始每天召開例會,青島市衛健委每天對疫情進行信息通報,及時、準確的疫情通報,很大程度避免了公眾對於病例的盲目猜測和恐慌;

1月24日開始,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每天親自指揮調度疫情防控工作,併到一線調研,他以實際行動讓各級幹部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和艱鉅,不能抱有任何麻痺懈怠思想。同時,他還特別強調,青島立即進入戰鬥狀態,更要充分發動社區、農村等基層防控力量,加大摸排核查力度。

得益於執政者的高度重視和科學的基層網格化治理經驗,在新冠病毒疫情處於爆發期和爬坡期階段,青島的確診病例雖有增加,但始終在可控範圍之內;關鍵是民心穩定、城市不慌。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調研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

當然,在新冠病毒蔓延至全國的複雜形勢下,各種謠言也甚囂塵上,青島當然不例外。從武漢“封城”之後的“青島市公交、地鐵全面停運”謠言,到“萬象城被封”、“飛機噴灑消毒液”等謠言,青島在以雷霆之勢快速闢謠的同時,對造謠之人也毫不手軟,根據1月27日青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數據,截至當時,已依法處置編造、傳播謠言案件7起11人,其中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3人,行政罰款1人,教育訓誡6人。

為了充分發揮民間力量,青島市還將“12345”確定為市級疫情問題舉報電話;近百名話務員自願放棄假期,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截至今天,該熱線已經接到各類意見建議、問題線索1000多條,有力支持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除夕剛過,青島市直部門、各區市主要領導均取消休假,部分單位甚至全員上崗,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欣喜地看到,青島社會各界已經擰成了一股繩,大家各司其職,外援湖北、內保民生,相信只要眾志成城,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1月28日,青島市第二批由12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征,此前第一批9名醫護人員已經於除夕當天和大年初一抵達湖北。

疫情“大考”下的青岛疫情“大考”下的青岛

鍾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採訪,表示疫情應該會在一週或10天左右達到高峰,不會大規模增加了。雖然我們相信這場戰役終會取得勝利,但還是難掩看到希望的喜悅。

面對病毒,最有效、最原始的辦法便是早發現、早隔離。勝利的曙光已經在前,為了不讓前線的醫護和工作人員兵疲意阻,我們還應攜起手來,集全民之力佑我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