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作為一個駕駛了20年燃油汽車的老司機來說,不可否認,我對電動汽車是發自本能的抗拒,這種“鄙夷”我覺得甚至源於小學年代在少年宮裡舉辦的遙控車比賽,當時玩燃油的模友總是看不起玩馬達的,認為模型就得源於真實的汽車,而當年路上最新潮的汽車還是皇冠2.8,至於能載人的電動汽車?天方夜譚吧。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夢想照進現實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想想當年被“知豆”支配的恐懼我依舊心有餘悸,如今坐在特斯拉Model 3的車廂內恍如隔世,事實上距離那次“玻璃鋼電動車”試駕活動只是過去5年而已。對於傳統燃油汽車來說,5年時間不過是一次小改款的年限,而電動汽車卻已經完成從皮影戲到4K高清的轉化,你很難不佩服特斯拉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從深圳出發,以400公里為半徑基本上能抵達廣東任何一處地方,這個距離對於續航里程長達590公里的後驅長續航版的Model 3應該沒啥壓力,本著深度體驗一下Model 3的想法,那就來趟長途旅行吧。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車載互聯功能強大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旅行總得有個目的地,出於對潮汕美食的嚮往,於是我把目的地定為距離深圳400公里左右的揭陽市。出發前得先把電充滿, Model 3自帶的導航能很方便地找到最近的超級充電樁,而且能實時顯示空閒的樁位數方便車主提前規劃充電時間,特斯拉在車聯網這方面確實做得比對手要好。花了20分鐘把電量從45%提升到80%,此時電腦顯示續航里程為460公里,足夠抵達目的地了,出發。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在Model 3的車載導航上規劃好了導航路線,對於習慣使用手機軟件導航的我還是嚴謹地調出高德地圖確認一遍,至此我發現Model 3導航的線路規劃還是比較合理的,路況信息也很準確,而且它有一個手機地圖無法做到的功能就是能顯示目前的電量在抵達規劃目的地後還剩餘多少,在續航里程不足以抵達目的地時為你規劃好沿途的超級充電樁,讓整個行程的電量處於可預知可控的狀態,這點讓我感到十分安心。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多快好省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擁堵的出城路段並沒有為Model 3造成什麼困擾,續航里程的下降與實際行駛過里程相差無幾,也就是說電動車在擁堵路況下的“電耗”不會像傳統燃油車那般成倍的增長,畢竟電機無需怠速運轉,電池只需提供給空調運轉就行。出城後車載導航系統建議以時速110公里以下行駛,以便有足夠電量抵達目的地。在這個時速下,車廂內能明顯感受到輪胎傳來的路噪,懸掛的跳動也比同級轎車要明顯,看來舒適性是Model 3比較薄弱的一面。然而在超車的一刻我馬上將之前的抱怨拋之腦後,電動機那無需等待的強勁扭矩輸出讓加速成為拈手即來之事,此刻傳統燃油車還再一邊降檔一邊等待發動機轉速上升,哪種體驗更爽無需多言。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一路暢行,抵達目的地已是5個小時後的事,途中想在服務區找個國標充電樁給Model 3充會電但遍尋不著,心想特斯拉把超級充電樁佈置在高速服務區那該多好。抵達酒店時車輛共行駛了415公里,車載電腦顯示剩餘續航里程僅剩20公里,算是有驚無險,這讓我對Model 3的能量管理刮目相看,虛標里程?不存在的。

從諾基亞到iPhone,從v8到馬達

事實上一趟如此短暫的旅程並未能讓我體驗到Model 3的所有特點,但至少讓我打消了對純電動汽車的固有偏見,如燃油車般順滑的加減速,高級的操控感受,流暢的人機交互體驗,先進的車載互聯繫統,這些都是Model 3給我的深刻印象。而1000公里不到200元的電費更是讓我覺得電動車一定會成功的,少花錢多辦事這感覺實在太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