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趕"梟龍"超殲10?印度LCA換裝相控陣,結果歐洲導彈不讓用

如果要用一句話描述印度空軍和國內的差距,那就是印度還在為如何讓LCA能夠對付梟龍和J10苦苦發愁,至於四代機印度暫時只能打"嘴炮"。

趕

由於近年來印度和以色列在防務合作上頗為親密,不僅有巴拉克和艦用雷達的採購,連反坦克導彈都用上了以色列的"長釘",而這次印度也謀劃進口以色列的航電雷達設備改進LCA。畢竟LCA只是一個作戰平臺,就算氣動外形如同印度吹噓的這麼神奇,沒有航電和雷達也是沒牙的老虎,甚至還不如JF-17這種機動能力強的輕型三代戰機。

趕

不過印度已經開始準備引進以色列EL/M-2502有源相控陣雷達,以此補足LCA的短板,其對標的正是殲10和JF-17。目前的巴基斯坦自己的生產線已經升級為JF-17 Block3型,預計會使用KLJ7A三面相控陣雷達,擁有一定的後視偵查性能,可以發射國產PL15中距離空空導彈。為此印度的對策就是使用以色列EL/M-2502雷達進行壓制,這裡不得不說ELM-2502是一款體型小巧,同時性能強大的雷達,用於LCA這種輕型戰機還是很合適的。

趕

但是不要忘記,上世紀80年代國內就和以色列合作過雷達設計,當時的EL/M-2032就是印度採購版本的前身,可以說國產雷達技術對以色列的水準是門清的。如果印度簡單的認為憑藉雷達本身就能壓制JF-17,那就太年輕了,包括總線傳輸技術,供電水平等方面,都決定了雷達的探測能力,印度要整合這款EL/M-2502雷達,並且在LCA上發揮全部實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趕

至於想要超過殲10,那更是痴心妄想了,因為殲10裝備的KLJ3雷達在天線孔徑、探測範圍還有功率上都要超過JF-17使用的KLJ7A,以KLJ7A在RCS=5的情況下130千米的探測距離來看,印度LCA和殲10之間的水平還隔了10個陣風戰機。何況LCA說到底還是輕型戰機,其基礎已經說明了其應該以機動能力見長,如果頻繁將之定義為多任務,匹配一些中型機甚至重型機的武器,那麼最後又將造出一個什麼怪物呢?

趕

即便是最後印度真能整合EL/M-2502,那麼在空戰武器上也是個大麻煩,目前印度手中最先進的中距離空空導彈,是伴隨陣風戰機拿到 歐洲"流星",性能甚至媲美AIM-120D。但是歐洲明確表示這款導彈不會支持其他國家的雷達系統,也就是不讓用,因為一旦要接入他國雷達,必須開放全部導彈代碼,包括極為重要的導彈飛行包線數據,而把這個數據交給以色列或者印度顯然都不是歐洲願意看到的,這已經不是錢能解決的了,而是核心利益問題。

趕

如果一旦印度使用EL/M-2502雷達,要麼只使用自己的國產武器,當然這也需要以色列同意開放部分火控代碼,最好的可能是採購以色列的空空導彈,但是性能要明顯低於流星。總體來說,印度不過是從俄製武器的坑,又重新跳入了以色列武器的坑。

趕

雖然以色列的電子水平要高過俄羅斯,但是如果不能獨立自主的研發戰機的整套內容(機體、航電、雷達、武器),那麼不過是換一種方法受制於人而已。而國產戰機不論是JF-17還是殲10顯然已經和LCA不在同一個級別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