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齐齐哈尔古迹」古屋顶上有“秘密”——访寿山后裔袁氏故宅老屋(下)

袁庆恩后来离开了齐齐哈尔,就职于张学良帐下,从此袁家胡同不再有袁氏居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袁氏故宅就成了一个大杂院,住户甚多,后来房产充公由建华房产科管理。


笔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常出入于袁家胡同的袁氏故宅院内,因为在齐念书时,同窗好友家住袁氏故宅东厢南屋。东厢三间、有西窗和南窗户,青砖铺地,房子宽敝明亮,较一般民居宽大。当时大门洞石狮子等及院墙,早已拆除,没有了院墙南窗下即为袁家胡同,远近顽童就在南窗下墙根弹玻璃球,不知这是曾里一位袁姓大官旅长的家。

笔者幼时曾住东五道街袁家胡同南邻,步行五分钟之遥。听老人说袁旅长有好几房夫人,但无子嗣,有女儿。1920年袁庆恩住袁家胡同也该四十多岁,八十多年后,不曾有人提及其女儿和后人。现袁氏故宅曾发现一件关于袁氏家族的重要文物。1982年秋,家居袁氏故宅的一户居民糊纸棚时,折掉原来糊了多层的旧棚底子,从吊棚的木条上方,掉下来一卷东西,原来是卷得很紧的一轴纸卷。打开一看似一纸公文,当时“阶级斗争”的弦绷的还比较紧,内容也看不懂,因为知道原房主是大户人家,于是认为是大地主家想反攻倒算的“变天帐”,不敢怠慢即刻报案上交给东五派出所。派出所内民警们弄不懂,文书上的文言文的内容,正愁无法定性。说来也巧,笔者的邻居李长春同志正是这个派出所的民警,向所内领导报告笔者是文物专家。派出所即刻约来笔者,对“变天帐”进行鉴定。经笔者鉴定这份文书并不是什么大地主家的“变天帐”,而是关于袁家的一份重要文物。文书为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大总统令。是一件中华民国大总统授予袁庆恩世袭职位的封轴,形状很象过去皇帝的圣旨。


封轴为横开式手卷,全长447厘米,高34厘米。封轴由精制锦绫装裱,绫子织有暗龙锦纹图案,右起至左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底子,各长80厘米,轴心为红色彩绫书有正楷大总统令正文,卷首轴头处有贴签,长6厘米、宽1.5厘米、楷书“正白旗汉军骑都尉兼—云骑尉袁庆恩袭职封轴”。红色轴心楷书大总统令:夫时代虽殊,功德弗替,斯国典所宜尊崇也。寿山虽难,应得之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本大总统依待遇满蒙回藏条件第三项,以伊长子袁庆恩兼袭,准再袭三次。其务表率齐民,翊赞治化,以懋厥功,尚敬之哉。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十九日”,并盖有朱红篆书“大总统印”。大总统印印文清晰,正方形8.74厘米×8.7厘米。

中华民国二年,正值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个大总统令是袁世凯颁发的。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从这件袭职封轴可以看出想当皇帝的野心。时代已经变了,他还按清朝旧制封袁庆恩清朝的旧官职并世袭三次。封轴上的红、蓝、白、黑、黄五色,本是清朝满族皇帝满州的象征。这个大总统令,也只不过是袁世凯梦想当皇帝收买封建余部的一个雕虫小技。开的也不过是一个“空头支票”,袁庆恩也没有因此获得任何实惠,也根本无法兑现。这么厚重的礼物袁庆恩并没有视为珍宝,反而同它的故宅一起丢弃了。不过对于我们纪念寿山将军却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寿山将军抗击沙俄保家卫国名垂青史,光照千秋。寿山将军没有留下什么遗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有一纸袭职封轴和寿公祠、袁氏故居中的一所破烂的房子。能够引起我们回忆的正是寿山将军在黑龙江为官一时,为国为民的丰功伟绩。


袁氏故宅静静的破败在那里,记载着中华民族和黑龙江大地的百年沦桑。


袁氏家族满门英烈,历史没有忘记,民族没有忘记,如果您想寻找袁氏家族的轨迹,那么就请在黑龙江岸边的瑷珲找起。

袁寿山将军世居瑷珲,祖籍广东东莞。北京崇文区有袁崇焕墓和纪念馆,东莞有袁崇焕故里纪念馆,齐齐哈尔有修缮一新的寿公祠,袁氏家族的英名传遍祖国的天南地北,历经三百七十多年,人民仍在缅怀袁氏英烈。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编辑整理自市档案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