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冬季,它們存活時間更長,盤點那些蟲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冬季氣溫降低,病毒、細菌更容易存活,人的鼻黏膜受到冷空氣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襲的能力降低,是多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須提前做好防護,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及早就醫,警惕高發傳染病發生。由於溫度、溼度、及媒介生物的棲息地變化影響了病原體、傳染源、傳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長繁殖和生活習性,對於這些自然疫源性傳染病需要給予特別關注。

冬季,它們存活時間更長,盤點那些蟲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什麼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條件下長期存在、在野生動物間流行,並在一定條件下會感染人類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比較顯著,由於寒潮大風間自然環境的改變,包括溫度、溼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棲息地變化影響了病原體、傳染源、傳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長繁殖和生活習性;另一方面,自然災害發生期間災區群眾居住條件惡劣、營養不良、精神心理壓抑,使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災區衛生防病措施被損害等均易導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發。洪災後需要重點預防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有腎綜合徵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血吸蟲病、鼠疫、炭疽、布魯氏菌病等。

1、腎綜合徵出血熱

腎綜合徵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以鼠為主要傳染源、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攜帶病毒的鼠類分泌物、排洩物等被攪起漂浮到空氣中形成氣溶膠,經呼吸道吸入或經粘膜接觸而感染;被鼠類咬傷或破損傷口直接接觸帶病毒的鼠類血液和新鮮排洩物而感染;進食帶毒鼠類糞便汙染的食物,經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

潛伏期為4~45天,多為1~2周。

該病起病急、畏寒、發熱;全身痠痛,乏力,呈衰竭狀;頭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頸、上胸部充血潮紅(三紅),呈酒醉貌;眼瞼浮腫,結膜充血,水腫,有點狀或片狀出血。

本病治療以綜合療法為主,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中晚期則針對病理生理進行對症治療。“三早二就”仍然是本病治療原則,即早發現、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和就近治療。治療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腎衰竭和出血。

目前我國研製的沙鼠腎細胞滅活疫苗(I 型),地鼠腎細胞滅活疫苗(Ⅱ 型)和乳鼠腦純化漢灘病毒滅活疫苗(I 型),已在流行區使用,有88%~94%能產生中和抗體,但持續3~6個月後明顯下降,1年後需加強注射。有發熱、嚴重疾病和過敏者禁用。關於重組疫苗、沙鼠腎原代細胞培養的HFRS雙價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痘苗疫苗(VACV)、 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等國內外正在研究中。

2、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發的一種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的主要宿主為豬等家畜和鼠類,人主要通過接觸被豬和鼠的帶菌尿液汙染的疫水及土壤而感染髮病。

鉤體病是全身性感染疾病,病程常自限性,由於個體免疫水平上的差別以及菌株的不同,臨床表現可以輕重不一。病原體侵入人體後7~14天發病,短者3~4天,長者可達一個月。

該病主要症狀和體徵有發熱、頭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觸痛、淺表淋巴結腫大和眼結合膜充血等,嚴重者可造成肝、肺、腦、腎等重要器官受損,並危及生命。

鉤體病的治療原則是“三早一就”,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和就地治療,早期治療核心是抗菌治療,首選青黴素,次選慶大黴素,強力黴素、四環素等亦可酌情選用。

3、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桿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牛、羊等食草動物為主要傳染源。人類主要通過接觸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過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塵或氣溶膠而感染。炭疽主要有三種臨床類型:皮膚炭疽、腸炭疽和肺炭疽,有時會引起炭疽敗血症和腦膜炎。其中皮膚炭疽最為常見,佔全部病例的95%以上。

人體感染炭疽桿菌後一般1~5日發病,也有短至12小時,長至2周,急性腸炎型可12~18小時發病,同食者相繼發病,類似於食物中毒。皮膚型炭疽的皮損好發於手、面和頸部等暴露部位,其特徵為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及浸潤,繼而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圍皮膚髮紅,腫脹,疼痛不顯著。腸炭疽可表現為急性腸炎型或急腹症型。肺炭疽表現為高熱,呼吸困難,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

炭疽作為一種細菌性傳染病,使用抗生素治療自然是首要要求。青黴素依然是治療的首選藥物,在大多數情況下,炭疽芽孢桿菌對青黴素沒有抗藥性。還有多種廣譜抗生素對炭疽的治療有效,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皮膚炭疽的治療不難,除了使用抗生素外,只需要簡單的創面處理措施。其他類型的炭疽病情一般複雜並且較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症治療。炭疽到了晚期,特別是出現全身出血症候的時候,確實很難救治。因此炭疽病人治療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任何延誤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4、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屬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主要傳播因子是流產物、乳、肉、內臟、皮毛等。布魯氏菌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

布魯桿菌為胞內寄生菌,治療時需選擇能夠滲透至巨噬細胞內,且在細胞內酸性環境能發揮作用的藥物。根據《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原則為早期、聯合、足量、足療程用藥,必要時延長療程,以防止復發及慢性化。常用四環素類、利福黴素類藥物,亦可使用喹諾酮類、磺胺類、氨基糖苷類及三代頭孢類藥物。WHO推薦的方案為口服多西環素200mg/d,聯合利福平600-900mg/d,堅持使用6-8周。治療過程中注意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5、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由於血吸蟲寄生於人體而引起的疾病,具有多種複雜的臨床症狀,晚期可見腹水、肝脾功能受損,甚至出現肺和腦損害,對人健康危害較大。

全球範圍內危害人體健康的血吸蟲主要有日本血吸蟲、曼氏血吸蟲和埃及血吸蟲三種,此外在局部地區尚有間插血吸蟲、湄公血吸蟲和馬來血吸蟲分佈。在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

血吸蟲病的傳播途徑包括三個重要環節:(1)水被含有蟲卵的糞便汙染;(2)水中有釘螺,這是蟲卵在其中生長髮育的場所,蟲卵在其中發育成為幼蟲;(3)人群接觸到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用人畜糞便施肥,在河、塘內沖洗馬桶,隨地大便,糞缸漫溢以及病牛和野生動物汙染湖灘、河塘、溝渠和水田等,是蟲卵入水的主要方式。接觸疫水的方式主要是因為生產或者生活而下水勞作,此外皮膚接觸有釘螺的河溝岸邊的露水或潮溼泥土也可能被感染。

臨床上將血吸蟲病分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蟲病,有些病人還表現為異位血吸蟲病。血吸蟲病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上消化道出血(這是由於腹水和脾臟增大,導致在食管和胃底部的血管曲張,一旦進食略為堅硬的食物時,就可能導致出血),一旦發生常常誘發肝昏迷以致死亡,約佔晚期血吸蟲病死亡原因的一般左右。

目前為治療血吸蟲病的首選藥物是吡喹酮,副作用小,療效好,對血吸蟲的幼蟲、童蟲及成蟲均有殺滅作用,對急性血吸蟲病臨床治療治癒率很高,適用於各期的血吸蟲病患者。此外青蒿素也可用於治療和預防血吸蟲病。

6、瘧疾

瘧疾,民間稱為「打擺子」,是由一種叫做瘧原蟲的寄生蟲引起的傳染性疾病,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進行傳播。瘧疾會引起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如能及時給予藥物治療,通常能取得很好的療效,抗瘧藥物有奎寧類和青蒿素等。

洪澇災害發生後,由於飲水飲食衛生狀況惡化、環境汙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觸機會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響,請一定要重視傳染病的防控。

參考文獻:

[1]洪澇災害災後疾病防控知識要點(2017年版)

[2]臨床診療指南——傳染病學分冊

[3]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2015年版)

[4]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