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歐文爆發的背後,是步行者瘋狂的鬥志

綠軍和步行者的比賽關注度不如其他強強對決:早場,慢節奏,當然還有

成箱的老式兵器。

印第安納是硬骨頭毫無疑問,他們最豪華的武器是防守,最大的特點是堅韌,從G1開始,他們就向綠軍展示出了這一點。

——他們敢於把超過兩幅的軀殼堆積在歐文周圍,哪怕在德魯身邊一堆投手;

還記得第一場歐文受到的待遇嗎?只要踏足油漆區必然至少有三人照顧,並且不是假包夾,是真的放棄掉外圍射手的包圍,如果分球了衝刺跑去嘗試干擾投手。

歐文第一次在籃底出手的畫面:要面對四個人的干擾。

所以我們看到了第一場塔圖姆和莫里斯分別進了三個三分球,但是在油漆區內卻一篇血跡,只要有人來犯必然有所照顧。

當然了,其他球隊也是這麼照顧對方球星的,不過大家更習慣上前撲一下持球人逼迫收球,然後然後馬上回位防守外圍的無球隊友來平衡三分與持球人之間的威脅,但麥克米蘭先生偏不:

既然要包圍歐文,我們就玩真的。

這其中參雜著的時代印記並不是一言兩語能夠說得清,大概模糊的概括的話,也就是在三分水準暴漲的年代做著以前的事

還記得10年湖人跟綠凱的經典總決賽嗎?雙方人仰馬翻,殺的刀刀見血,在前六場打成3-3後,皮爾斯和雷阿倫對著科比瘋狂夾擊,還記得科比在那場比賽裡前兩次出手嗎?

最後一場比賽裡面綠軍對科比做的事就是現在步行者現對歐文做的,只是凱子早就和絕大多數人一樣不玩這一套,跟上時代推倒再建,而這大多數人裡頭可不包括印第安納。

當然,在這個時代,步行者不可能跟這做的一模一樣。

這是這場比賽的題外話,但也只有理解了步行者這復古的防守策略,才能明白這輪系列賽的魅力。這就好比一個兇悍的獵人,在人人都拿著狙擊槍的時代用密集的獵槍散射驅逐著狙擊槍中央的突擊步槍。

獵槍在近身時威力無比,但是換彈慢冷卻舊命中率還低,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雖然把綠凱耗得只拿到84分,但也就暫且這麼理解步行者第一輪74分的全場得分吧。

歐文第一次下場休息:

第一節1分45到第二節9分08,從步行者20:18綠軍到29:22。

但是歐文第二次下場休息的時候:

第三節2分23到第四節8分19,50:60,凱爾特人領先十分;歐文回來的時候55:71。

為什麼兩次歐文休息的時間得失分情況如此迥異?

歐文第一次休息,步行者仍然兵強馬壯,體力滿格,歐文下場後步行者接著磨陣地,綠軍海沃德控一下,以為是組織前鋒但隊友們一列拉開看海公嘗試單吃薩博尼斯;羅奇爾控一下,節奏不亂,亂戰高手羅奇爾就沒有用武之地。總覺得缺點什麼,缺的就是斯馬特。

著三分多鐘終究是沒弄清到底要怎麼打,也就出現了二人互傳的滑稽回合。

但是抓獵槍的手被後坐力壓出印子,體力下降後步行者在進攻端開始手忙腳亂,凱爾特人打起了最喜歡的轉換進攻,波士頓咬住了這口氣,歐文回來後再次廝殺不過四分鐘,比賽就已經收入囊中。

所以銜接段的綠軍,這個沒有優秀組織者的輪轉陣線乾脆就尋求對方的失誤,抓著對方體力不足的漏洞瘋狂衝刺,第一戰裡第三節的快攻潮把喘著大口氣的步行者連續勾拳擊倒。

理清第一場再來談第二場,自然也就明白很多。

今天的G2歐文跟上一場一樣,第一節2分29下場休息,步行者27:22領先,第二節10分15再上來步行者37:29。

G2歐文第一次休息的時間裡,球隊仍然處於輸分。

於是凱里上場的時候,決定用外線發炮來懲罰收縮的步行者,歐文的三分出手從第一場的5次變成了今天的10次——既然在三分線不管我,那我就偏偏在三分線飄著頭。

第一場的策略,瞬間不管用了,一是歐文不再經常喊掩護,自己再外圍解決可沒機會進行夾擊,哪怕籃筐底下七次衝擊就進了兩個,六記三分入賬也足以敲擊印第安納的心理防線,但是

真正打擊步行者的,是歐文在中距離的殺招。

就在這塊夾擊球員已經伺機突擊的區域,歐文在禁區和中距離之間瘋狂試探,然後用一對一的極限出手命中投籃,約瑟夫防的遮住眼睛,馬修斯防的讓歐文要空中轉身,奈何第二節凱里的中距離全部打進。

在命中右側面對兩人的拋射後,歐文把前兩節的分差全部抹平,並且把比分超前到52-50。

歐文爆發的背後,是步行者瘋狂的鬥志

這裡要注意一個細節,G1步行者的崩盤就開始第三節:綠凱的快攻得分10:0壓制,接著步行者又送出了8中0的三分數據和11中2的兩分出手。

如果再第二場又出現這種情況,比賽不用打第四節就已經輸了,所以步行者半場回來後做了幾點調整:

——從後場開始防歐文接球,逼迫其他球員進行組織


塔圖姆組織說不上有板有眼,出球不慢但喂得接球人比較難受,這也是綠軍最怕的東西:歐文接不到球,其他人應該怎麼打?於是步行者把這個問題又再次放大,如果沒有默契的防守輪轉,這些都是無法做到的。

——讓特納單防帶病出戰的伙伕,截獲傳球路線

霍福德打特納毫無優勢可言,他的速度優勢在特納的爆發力和臂展面前無從落手,加上今天帶病上陣,發揮不佳實屬情理之中。

這裡同樣提一個細節,霍福德被打時科裡森還是上前逼著伙伕收球,為什麼放掉布朗不管?杰倫兩場下來三分球已經合計5投0中,在這個陣容裡,他已經有些空間黑洞的味道。

就算是遇到錯位的馬修斯,霍福德也沒下足信心背身強吃,泰斯的切入被特納強硬拒絕。


——遇到小打大,就給對方挑戰特納的機會

綠凱明顯低估的特納的能力,從橫移速度到起跳時機來看,把他定義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護框者顯然不是他的特點,無論是歐文還是塔圖姆都沒能在特納頭上拿到分數。

從G1第三節單節輸18分,今天第三節步行者贏了13分。

這樣進入第四節,歐文神奇的中距離單挑,塔圖姆穩健的側翼三分,看起來比賽就要被帶走,博格丹又回敬起了三分,直到最後12秒,落後三分的印第安納還有機會創造奇蹟。

把一切基礎策略到心理狀態做到一切的步行者,在前三節和第四節的前11分鐘48秒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他們沒有更好的陣容,沒有主場優勢,甚至沒有自己的當家球星奧迪坐鎮,他們有的只是無限的鬥志。

歐文爆發的背後,是步行者瘋狂的鬥志


於是馬修斯惱怒的責怪著自己,眼睛裡透著四個字:

“我不服氣。”

如果要問憑什麼沒有奧拉迪波的步行者能撐著東部第五的位置?

我想在這不必在細述邁爾斯-特納的護框,薩博尼斯的穩健,賽迪斯-楊的活力或者是博格丹諾維奇的靈動,馬修斯們的經驗,這些是步行者如今的配置,站在籃球的角度,這並不是一支真正具有競爭總冠軍能力的隊伍。

也正是這樣的隊伍,每一次回合的防守,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壓迫,協防,補位。

對,就是這些簡單的事情,他們做了一次又一次,沒有人會在輪轉時有半點遲疑,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拼湊在一起,粘成了步行者恐怖的防守陣線:常規賽每場比賽失104分,場均失分聯盟最少。

把這夢幻般的防守體系變回現實的人,是從2013年就已經加入球隊的麥克米蘭。

他的12年NBA生涯全部都在西雅圖超音速效力,身為當時超音速三巨頭一員的麥克米蘭是球隊外線防守的鐵閘,93-94以及94-95賽季,他兩次入選了NBA防守二陣,聯盟歷史搶斷榜上,麥克米蘭的1544次搶斷排在第40,給大家一個參考,打了16個賽季的“莫文蔚”——安德烈米勒的搶斷數只比麥克米蘭多兩個。

歐文爆發的背後,是步行者瘋狂的鬥志


精於防守的麥克米蘭在印第安納擔任了兩年助教後,時任主教練布萊恩肖決定到丹佛執教,麥克米蘭沒有辜負球隊的信任,打造出瞭如今的鐵血之軍。

從籃球的角度,教練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比賽中展示出韌勁與血性的步行者,但是場下我們看不到的那些,也許才是麥克米蘭的秘密。

在就差那麼一點點把詹姆斯挑下馬之後,球隊的運營總監把泰瑞克-埃文斯招致麾下,這對於步行者來說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補強,但是對於埃文斯本人,他在印第安納的開頭卻不是很順利。

麥克米蘭立下了很多條軍規,其中他最強調的一條就是訓練絕對不允許遲到。初來乍到的埃文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其他隊員都已經開始熱身的時候才姍姍來遲,麥克米蘭二話不說,對埃文斯進行了罰款+禁賽的雙重處罰。

哪怕你是剛剛進入球隊,在這些日常的瑣碎上的任何細節都要按照步行者的規矩來做。步行者的訓練館上印著五行字,第一行:準時。


歐文爆發的背後,是步行者瘋狂的鬥志


麥克米蘭打造出了這樣一個紀律嚴明的環境,讓球員們能在積極認真的氛圍中進行日常的訓練。

而在奧拉迪波傷退之後,球隊沒有進入擺爛狀態,並且在多支球隊爭奪的馬修斯面前給出邀約,放棄這個賽季似乎重來沒有出現在計劃當中在。

2000年OK組合把第一次進入總決賽的步行者打得分崩離析,馬克傑克遜進而裡克史密茨轉身離開,於是他們找來小奧尼爾和阿泰斯特,未來四個賽季勝率未低過五成;

歐文爆發的背後,是步行者瘋狂的鬥志


奧本山宮事件後阿泰被低價拋售,但是他們沒有去爭倒數,而是拿著手上的首輪中段籤位找來了希伯特和丹尼格蘭傑,他們又回到了季後賽;

兩年前失去保羅喬治,換來了薩博尼斯和奧拉迪波,這是擺爛的時候了吧?他們差點把詹姆斯挑下馬來。

似乎從過去到現在,他們就是如此硬骨頭。

話沒說完,步行者又擦亮了自己的老式兵器,準備回印第安納再好好幹兩場,至於結果如何?不管對手是誰,這支步行者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繳械投降。

這一切,就是沒有奧拉迪波的步行者能撐著東部第五的位置的理由。

這樣一支連吃兩場敗仗的球隊,值得我們所有人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