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為不同的目標而努力著、奮鬥著,學生為了好成績,工人為了好生活。面對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發現自己越來越焦慮。學校中,由於學習壓力過大導致自殺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一位高中生在網上詢問:我努力到抑鬱,該怎麼辦?

面對高考的壓力,面對來自學校、老師、父母等多方面的壓力,才高二的她已經承擔不了這種學習壓力,她覺得自己明明足夠努力了,卻達不到父母、家人的期望。她很苦惱,卻尋找不到解決辦法。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有時我們為了一個更好的未來,一個更好的生活,也為了讓父母滿意,讓父母安心,讓家人開心,讓自己有安全感,讓自己未來有底氣,一系列各種理由,讓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越努力,自己變得越痛苦,越痛苦,做事的效率越低,最後產生抑鬱症狀。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動機不純。人的思維在一定年齡可以變得很理性,很現實,大家都清楚地瞭解自己的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懂得世界上不會掉餡餅,自己想要的,就必須自己努力去爭取。而這種努力,往往給我們帶入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甚至是很討厭的地方。這種所謂的“努力”,無法激起我們內心裡真正的喜歡,因此往往這種努力是不長久的,甚至將會給個人的生活帶來很多負面情緒。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網上說,中國學生有點苦,中國青年有點累。無論是學生還是大人,大家都處在一個拼命的狀態中,學生除了學校的作業,課餘時間被一個一個興趣班所佔據。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補習班的存在讓眾多學生、家長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只要努力,只要拼搏,我就能成功,我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學生時,我要忙著考第一,畢業後來到社會,入職的時候忙著加班,為了加薪;而立之年忙著買房,為了成家;中年之後忙著買學區房,為了孩子;老年之後忙著帶孩子,為了孫子。中國人的勤奮與努力早已超過了想象。

我們常常問老師,老師,為什麼我分明非常的努力,最後卻什麼也得不到?我們的父母常常給我們灌輸著一個理念,我們家並不富裕,只有刻苦努力,你才能有美好的明天,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一個努力的學生,一個勤奮的員工,不知疲倦的努力與付出,卻找不對方法。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學習、工作的結果時疲勞戰,日積月累的疲勞只會讓身體越來越差,像一個惡性循環一樣,越努力變得越疲勞,越疲勞越焦慮。

曾經有人說自己抑鬱的原因是覺得自己太完美主義了,而完美主義卻不等於努力,最後卻發現,努力經常是完美主義在作祟,變成完美主義的鑽牛角尖。我們經常想做到最好,我們經常會花大量的時間想做到最好,我們常常非常在意自己有沒有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們會擔心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直到最後開始擔心、焦慮,演變稱因為一點點不完美就翻來覆去的亂想,抑鬱情緒隨之而來。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努力到抑鬱先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努力。心態對人的幫助是很大的,適當的“捨棄”一門課、捨棄一些東西,捨棄不是意味著完全放棄。就是換一種心態,不要給自己定一個過於高的目標,說服自己以一個平常心來看待。有時候顧慮沒有那麼多的時候,反而可以好好發揮。努力是好的,但是努力了就好,結果不用看得那麼重,即使一件事情、一次考試沒有做到最好,也不是產生不可挽救的後果。

努力到得抑鬱症,該怎麼辦?一位高中生的問題,別不在意這些細節

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還需要自己不停地探索。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做,但有時候會發現連自己也不確定自己的興趣到底是什麼。而且有時候即使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但現實的殘酷會逼迫我們選擇一條不符合自己興趣的道路。去追尋自己喜歡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並配上正確的方法,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時間,放鬆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