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有時小人物的精彩,也是歷史的精彩!

很多人喜歡讀歷史書,因為了解過去,瞭解我們如何走到了今天,真的是一件很有厚重感的事,但很多人瞭解歷史,訴說歷史,最終告訴我們的就是那些爭鬥,就是一些顛覆,就是正與反,好與壞的對立,我們過去的歷史觀,總是認為歷史就是一少部分人的舞臺,他們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和最終命運,瞭解歷史只需要以點帶面,找出最精彩的部分,這就是歷史。

這讓我想起我們旅行時的“到此一遊”,這些旅遊人的目的和出發點,其實並不是真正旅遊,而多數是含有一種炫耀,是打卡式的讓自己具有某種資歷,而不是真正瞭解當地的人文、風俗、以及方方面面的當地豐富多彩的生活細節。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有時小人物的精彩,也是歷史的精彩!

顯然我們的目的是去某一個地方,而那個地方並不是一座石碑,一個樓臺,一處觀景臺就能代表那裡,我們甚至沒有見過當地人的生活,我們又如何算是曾經到過那裡?甚至是一個景區,它都有文化內涵,而不僅僅是一個觀景臺,歷史與之相似,我們記下幾個日期,記下幾個主要事件的概括,這僅僅是代表了歷史的很少的一面,有一次在一個節目上,有人問作家王安憶,問他為什麼作品裡沒有那個時代的主要事件,為什麼寫的那個時代這麼平淡?而僅僅是一些鍋碗瓢盆的百姓生活。

作家王安憶說,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啊,外面的世界再繁雜,再混亂,大部分人就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微笑,也有幸福感!確實,幾乎大部分人都這樣,難道我們在瞭解歷史的時候要把他們忽視嗎?這幾天我翻開老舍的《四世同堂》重新回顧我看過的這本書,我很喜歡老舍的作品,他的作品有一種對未來的絕望感,尤其那篇《貓城記》,老舍因為絕望所以,他沒有把希望寄託於任何意識形態,他沒有左派和右派的選擇!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有時小人物的精彩,也是歷史的精彩!

因此他的小說就有了一種真實感,沒有受到意識形態左右,真實的寫出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真實情感,這本《四世同堂》裡小角色的故事,完全不同於我們印象中的歷史人物,如小文夫婦,他們是清朝的侯爺,民國之後就在這個小羊圈衚衕的大院裡生活,他們失去了權貴身份,失去了財富地位,他們活得依然很幸福,所有的精神寄託也許都在他們熱愛的京劇藝術裡,他們生活的泰然、怡然,他們有著博愛的心腸,他們不關心國家大事,但生死關頭卻表現出了人的勇氣。

還有祁天佑,一個掌櫃的,如果我們按階級劃分,這應該屬於在莫言筆下的那個地主西門鬧一類吧,如果按照歷史,這些人生來似乎都是與我們是敵對的,但在這些故事中,他們真是和我們敵對嗎?他們真的是十惡不赦嗎?莫言筆下的西門鬧也是救過人,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這個祁天佑為人誠實,守規矩他以自殺來維護自己的清白和尊嚴,而有些歷史故事裡卻以點帶面用少數人否定所有人,這本身就帶有某種主觀意識的角度。

老舍在《四世同堂》裡也寫下了很多我們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裡,有很多積極的一面,比如祁老太爺的那種仁義廉恥,他的講仁義道理,似乎在表達了作者的那種對傳統價值的肯定,但也同時對文化消極的成分加以擯棄,如綱常倫理等家庭成員的道德規範,在祁老太爺家裡並沒有進行特意渲染。雖然那個時代,是一個風雲多變的時代,老舍也並沒有主觀的選擇立場,而是站在了“人”的角度去看待世間的風雲變遷,在結局也沒看到一種大團圓的景象。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有時小人物的精彩,也是歷史的精彩!

其實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某一部分人的一些真實生活和遭遇,但也僅僅是一部分,瞭解那個時代,這些並不是應該忽略的,一個主要的人名,一個關鍵的時間點,那些太過單調,也不能代表整個時代,歷史只有在我們瞭解這些故事中,才能不斷的豐盈和真實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