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24)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24)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青蓮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淨空法師  1998年宣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我們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這也有稱之為綸貫。我們在此看到的註解,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諸位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椉”是古寫,現在不是這個寫法,就是大小乘的“乘”。他用的是綸貫,也是這個性質。我們仔細看綸貫的內容,它裡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而比五重玄義的內容更為豐富。


承前:

不思議的性識為本經之體,也就是說佛說經的理論依據。前面說了不少,可是意思還沒有盡,我們讀了前面這些文字,對於法性、法相多少會有一點概念,法性跟法相確確實實是虛空法界萬事萬法的根源。末後這段講到地藏菩薩的本識,說地藏菩薩,又何嘗不是說我們自己?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天台大師有兩句話說得很好: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三千不出一念無明。】

所謂『三千不出一念法性,三千不出一念無明』,什麼是“三千”?虛空法界萬事萬物稱為三千。為什麼稱為三千?天台大師講《法華經》,將“十如是”分配在十法界,每一個法界都有十如是,而每一個法界又具足十法界,這就變成一百個法界;每一個法界十如是,就變成一千如是,所以叫百界千如。過去一千,現在一千,未來一千,這叫三千。所以天台家講三千,就是宇宙萬有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不出一念法性。一念法性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講的“唯心所現”,就是一念法性。又說:『三千不出一念無明』,“無明”是什麼?《華嚴經》講的“唯識所變”。你把這個合起來看,意思就不難體會了。《華嚴經》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無明是識,是識心的根源。底下說:

【今家釋華嚴心造之文有二,一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即三世變造等。】

『今家』,天台宗的子孫尊稱智者大師為“今家”。智者大師解釋《華嚴經》,他說了兩個意思:『約理,造即是具。』“具”是性具。『二者約事,即三世變造等。』我們簡單的講,總不外乎“理具”跟“事造”。理就是自性,具是具足、本有,自性裡面雖然本有,如果沒有事造,它不能現前。所以一定要曉得,理離不開事,事離不開理,理事是一體的兩面,一切諸法沒有例外。法師以此性識為體,根性利的人一聽他就覺悟、就明白,古德講:“全事即理,全理即事”、“全相即真”,相是指現相,真是講真性,所以說性相不二,理事一如。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凡夫很難懂,所以世尊教導初學,往往都用比喻來說,希望從比喻當中你能夠有一個概念。而比喻當中是以“夢幻泡影”說得最多,幾乎一切大乘經上佛都有這些比喻,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的經驗。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夢中有相,相從哪裡來?絕對不是無中生有,沒這個道理。相從哪裡來?相是自心變現出來的。你的心是什麼樣子、心在哪裡?不知道,找不到,心沒有相。世尊問阿難尊者心在哪裡?阿難說了七個地方,世尊都把它否認了。

由此可知,心在不起作用、不現相的時候,找不到。它有沒有?真有,而且從來都沒有失掉。它是宇宙一切萬法的本體,一切萬法是從它生的,就好像我們夢境一樣,夢中的境界就好比是宇宙一切萬法,是從你心裡變現出來的。變現出這個相分,如果你要問心在哪裡?可以說整個夢中的境界相就是。世尊問阿難尊者心在哪裡?阿難尊者如果聰明,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皆是,釋迦牟尼佛就沒有話說,這說對了。說在一處就錯了,一處不能涵蓋全體,無論說哪一處,都是證明阿難沒有悟入,根本對於事實真相,無論對事對理,他都迷惑,都沒搞清楚。既然心變成夢境,夢境是假的,夢境是心性的相分,相分是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心在哪裡?心已經變成相。我們從夢境這個比喻就能夠聯想到,現在盡虛空遍法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相分;唯心所現,這個心是心性,所現的相分,十法界依正莊嚴、淨土穢土、一切眾生、虛空法界,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沒有一樣不是自己,這是菩薩的心。

我們有沒有?我們也有,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我們現在為什麼叫凡夫心,不叫菩薩心?我們迷了,不瞭解虛空法界是自己,迷了叫凡夫,覺悟了叫佛菩薩。覺悟什麼?盡虛空遍法界是我自己,這個覺悟了。禪宗講的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覺悟的是什麼?就覺悟這樁事情。什麼叫見性?見到一切法相就是自性。在一切有情眾生,有情眾生的自性,佛在《楞嚴經》說得比較淺顯,我們大家都能夠覺察到,六根的根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在意叫知性,六根的根性是我們的真心,這個東西能現。自性上帶一分無明就變成識,識能把自性所現的現象轉變,如果沒有轉變,這個法界叫一真法界,因為有識的作用,把一真法界就變轉成十法界。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切法是講十法界,十法界是從心想生,是識變的。

性跟識是一樁事情,性是體,識是作用,有體有用,它才現種種相,諸佛菩薩如是,一切眾生無一不如是,這當中的差別就在迷悟。迷了,受無盡的苦惱,造無量罪業,要受無量的苦報。覺了的時候得大自在,《華嚴經》講到無障礙的法界,末後《普賢行願品》的品題,《四十華嚴》翻譯的具足,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你說這個多自在!清涼給我們說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覺悟的人。迷的人是樣樣都有障礙,理有障礙、事有障礙,理事障礙、事事障礙就更大。迷悟兩個境界不一樣,兩種受用,這講享受真是天壤之別。所以佛標明教學的宗旨,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兩句話我們大家都熟知,可是這兩句話的意義能夠體會的人不多。為什麼你體會不到?你沒入這個境界,契入這個境界才懂得這兩句話的意思,才明瞭佛法教學的宗旨與義趣。

所以青蓮大師在此給我們做了一個結論,無論是講識性或者是講性識,都可以做經體,都可以做教體;也就是說經教理論的依據。性識也好、識性也好,必須要知道這個性就是法性,法性現在被無明覆蓋,所以全體屬妄,青蓮法師叫它做性識,性變成了識。我們今天識作主,性不作主,識作主就是八識心王當家,我們今天用的是這個心,不是用真心。佛在大乘經論裡面說得很多,“真心離念”,念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真心裡面沒有。我們還帶著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用的是妄心,也就是我們用的是識心,就是這個地方講的性識。性識也就是佛法講的“真如隨緣”,真如是性,隨緣是識。雖然隨緣,要曉得,它絕不會改變,所以它真,如果隨緣隨著變,就不是真的。

佛法常說的兩句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們又加了兩句,加這兩句是說明四種不同的境界。“不變隨緣”是佛境界,真如隨緣是菩薩心,這個菩薩不是別的菩薩,是倒駕慈航的菩薩,也就是他早就成了佛,現在以菩薩身分出現在世間,他是不變隨緣。第二種是“隨緣不變”,這真的是菩薩,不是倒駕慈航。菩薩在學佛,在隨緣當中學不變,我們今天要在這上努力,隨緣當中去學不變。怎麼個學法?你見,你要會見,我們說白一點,你看東西要會看,你聽要會聽,會看、會聽的人怎麼樣?他看,在變化裡頭看到不變;他聽,在變化音聲裡面聽到不變,這叫真的學佛。你會看會聽,這是菩薩。第三種是“不變也不隨緣”,那是什麼人?阿羅漢,墮偏真涅槃,他不變也不隨緣,他也不度化眾生,灰身滅智,佛不贊成,佛常喝斥他們。第四種是“隨緣隨著變”,這是我們凡夫,就是你不會看也不會聽,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全用錯了。菩薩是會看會聽,六根用得很恰當,他在塵緣當中見性,塵緣是緣,隨緣見性,這是真本事,所以他開智慧。我們是隨緣隨著變,心被外頭境界轉,隨緣隨變的心就生煩惱。隨緣不變生智慧,禪宗六祖惠能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如果要見到五祖一定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為什麼常生煩惱?隨緣隨變;為什麼不生煩惱而生智慧?隨緣不變。看到境界裡頭不變,變中有不變,自己也不變,自己的根身在變,剎那剎那在變,根中之性不變。這是我們講到真如隨緣,說出這一點意思,我們應當遵守什麼樣的原則來學習。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24)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