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初秋湯膳之道:養陰、生津、潤肺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

,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要。

初秋湯膳之道:養陰、生津、潤肺

秋季這樣吃

秋季秋高氣爽,空氣乾燥,氣溫逐漸降低,溼度逐漸減少,天氣忽冷忽熱,變化急劇。宜多食溫食,稍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如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致溼熱內蘊,毒滯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最佳進補季節宜“平補”

從炎夏轉入涼秋,人體常常覺得比較舒服,由於“苦夏”而致的身體消瘦也漸漸地恢復,胃口和精神的轉好,使秋季成了一個最佳的進補季節。

在進補過程中宜平補,這是根據秋季氣候涼爽,陰陽相對平衡而提出的一種進補法則。所謂平補,就是選用寒溫之性不明顯的平性滋補品。另外,秋季陰陽相對平衡,但燥溼秋季的主氣,肺易被燥所傷,進補時還應當注意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採取平補、潤補相結合的方法,以達到養陰潤肺的目的。

湯膳推薦:無花果雪梨煲豬肺

初秋湯膳之道:養陰、生津、潤肺

食材:豬肺500克,雪梨250克,無花果50克,南杏仁10克,姜2片,陳皮1片,食鹽適量。

製法:

1、豬肺洗淨後切成塊,放入鍋內爆幹水分;雪梨去皮及核,切成丁;無花果洗淨;南杏仁用清水浸透,去皮搗碎;陳皮用清水浸軟,颳去內皮。

2、將豬肺、雪梨、無花果、南杏仁、陳皮和薑片一同放入瓦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旺火燒開。

3、轉小火慢熬1小時,放食鹽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

  • 中醫素有以形補形之說,秋季在髒為肺,豬肺味甘,微寒,有止咳、補虛、補肺之功效。
  • 據《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 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養血生肌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
  • 無花果性甘、涼,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健脾開胃的作用。
  • 此湯具有護喉利肺、滋潤養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注:豬肺不宜與花菜同食。


初秋湯膳之道:養陰、生津、潤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