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廣州製造”,鍾南山領銜!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廣州製造”,鍾南山領銜!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廣州製造”

鍾南山領銜!

正式落戶廣州開發區

預計總投入10億元!

該基地主要生產三個疫苗

腺病毒疫苗、合胞病毒疫苗和流感疫苗

先期將以呼吸相關疾病疫苗生產研發為主

將大大發揮廣州市在呼吸相關疾病治療的優勢!

願天下無病!

由於欠缺疫苗生產基地,廣州的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疫苗長期依賴進口或從兄弟省份引進。而在不遠的將來,流感疫苗、哮喘相關合胞病毒疫苗和腺病毒疫苗將有廣州本土產品面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出席第二屆中國ERAS&Tubeless多學科學術交流會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創新與轉化醫學論壇時透露,目前這一疫苗生產基地已正式在廣州落戶,先期將以呼吸相關疾病疫苗生產研發為主。

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广州制造”,钟南山领衔!

醫療領域院士聚焦醫學創新

據悉,本次大會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聯合主辦。會上,“臨床醫學創新與轉化院士論壇”中,樊代明、韓德民、吳以嶺、李兆申、張英澤、張海波、鍾南山7位院士先後發表了精彩演講共話創新。

其中,樊代明院士從“醫學的反向研究”視角出發,為當代醫者實現患者的“整體健康”呵護帶來了新的啟發;韓德民院士就利用“醫學人工智能”助力健康中國發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吳以嶺院士分享了絡病理論與轉化醫學的經驗;李兆申院士分享了自己在胰腺病難題臨床研究之路上的心得體會;張英澤院士分享了自己的創新經驗,如何在觀察、思考之後迸發創新思維;張海波院士帶來了肺損傷再生醫學領域的最新理念與成果;鍾南山院士則分享了團隊在臨床醫學創新與轉化領域的諸多珍貴經驗。

“臨床科研,最終還是要把它轉化到臨床,對診斷、治療、預防發揮作用”,鍾南山表示,在長期的慢阻肺相關疾病研究中,院士團隊發現在粵北山區中大量使用的生物柴草提升了慢阻肺的發病率。通過和當地政府的合作進行廚房改造後大大降低了慢阻肺的發病率。“這是科研成果轉化後,讓普通市民直接受益的一大例證”。

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广州制造”,钟南山领衔!

穗疫苗生產基地啟動

鍾南山院士,通過多年來對醫學領域科研成果的轉化,團隊成員中已有多項研究成果開始在臨床、醫療、預防等諸多領域發揮功效。“比如對於早期慢阻肺病患的預防干預,大量的慢阻肺早期病患從中直接受益,肺功能獲得改善。”

“再比如廣醫一院胸外科團隊研發的裸眼3D技術,不用佩戴3D眼鏡,也能三維地展現手術細節,提升了腔鏡技術的精準度。而這些技術也已開始推廣,直接應用於臨床實踐。”不單單是實體醫療器械、醫學產品的研發應用,鍾南山還非常重視對創新觀念的輸出。“每一次線上直播的院士大查房活動,就會有10萬人規模的醫生在線觀看,這其實也是對很多醫學同道進行的臨床思維的訓練。”

鍾南山透露,目前正在打造粵港澳灣區,對於生物醫藥領域也是一個極好的平臺。他目前正在主導或參與的產學研轉化項目就包括了疫苗生產基地和齒科材料的自主生產和研發。“我國目前口腔材料95%靠進口,我們特別希望在大灣區啟動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口腔器材和材料的國產化項目”。

“其中疫苗生產基地項目,目前已在廣州開發區落戶,佔地面積100畝,目前已在籌備呼吸系統疾病領域的三個疫苗,分別是腺病毒疫苗、合胞病毒疫苗、流感疫苗。”鍾南山表示,目前整個華南地區包括港澳地區都沒企業生產流感疫苗,無論應用前景還是市場前景都非常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