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能講個故事說明“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嗎?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最能說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能講個故事說明“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嗎?

晉朝時,有個年輕人叫周處。他好勇鬥狠,當地人視他為一大禍害。

周處家附近的山上有猛虎,河裡有蛟龍,經常騷擾當地百姓,人們將猛虎、蛟龍和周處合稱為“三害”。

有人對周處說:“咱們村裡有三大害,你知道嗎?”

周處問:“哪三大害?”

那人說:“山上有猛虎,河裡有蛟龍……”

周處不等他說完,就隻身進入山裡,三拳兩腳打死了猛虎。然後他又下到河裡,跟蛟龍展開了搏鬥。蛟龍非常兇狠,跟周處在河裡大戰了三天三夜。

能講個故事說明“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嗎?

站在岸上觀戰的百姓等了兩天不見周處上來,都以為他已經死了。

第三天,周處回到鄉里,問那個人:“你不是說有三大害嗎,還有一個呢?”那人半天才說:“就是你周處。山上猛虎、河裡蛟龍再兇惡,也惡不過你啊!”

周處聽了感到很震驚,從此改過自新,後來成了文武雙全的名臣。

正如《三字經》裡面第一句所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習慣和習性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別。​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正是教會我們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