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不写之写:论曹雪芹如何采用春秋笔法来写宝钗落选(声明原创)

有人说宝钗待选,不是待妃嫔之选,因为选妃年龄在十四,十六之间,当时宝钗年仅十岁,不达标。宝钗入京是待“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的选拔。

不写之写:论曹雪芹如何采用春秋笔法来写宝钗落选(声明原创)

也有人说,《红楼梦》人物的年岁,生日等时间有些错乱,40上薛宝钗到贾府的时候已经十三,四,正是选妃的年龄。

但不管宝钗待选是为哪一种,都说明薛宝钗参选了,可是参选的结果是什么呢?书中却并未提过一字半句。其实,薛宝钗待选之事,在薛蟠有了人命官司之后,便也失了资格。这从王夫人和薛姨妈行事方面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不写之写:论曹雪芹如何采用春秋笔法来写宝钗落选(声明原创)


一,宝钗进了贾家之后,并不急着熟悉“宫庭礼仪”之事,众人也无人提起待选之事,若有参赛资格,即伟薛王两家不集中力量,寻找人脉进行运作,也应找两个宫中出来的嬷嬷等教授宫庭礼仪。 

二,宫中选拔妃嫔之事,三年一次,选公主郡主侍读则是“不世出隆恩”,当然是可遇不可求,但直到传出金玉良缘之事,其间已有三四年之久,宝钗如不落选,怎会仍在贾府留居。

三,贾元春端午节赐礼,只有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致,表明了支持金玉良缘的态度,若不落选,贾元春有这个胆子与皇家对着干吗?

四:宝玉挨打后,薛宝钗误以为是薛蟠泄漏了宝玉交游伶人的事情,劝说哥哥时,薛蟠恼怒之下,冲口说出妹妹见宝玉是有玉的,就护着宝玉,若非落选,薛蟠怎会有这想法

不写之写:论曹雪芹如何采用春秋笔法来写宝钗落选(声明原创)


书中虽然没有写到薛宝钗落选。,但是曹雪芹通过种种迹象而表明,薛宝钗确实落选了。正是这种不写之写,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