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在某些時刻覺得自己迫切想讓人生重來,像小時候作業本里出現了一個墨水印,我就想把整本本子扔掉。可是舊人生又扔不掉。

每個人面對糟糕的人生時,都會沮喪,失落,甚至一蹶不振。可總有人能夠以我們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付出在慢慢改變人生,甚至是付出兩代人的努力。

一部歷時十年的追訪紀錄片記錄了一個家庭兩代人的付出,在日本播出時更是感動和激勵了上萬人,這部紀錄片——《含淚活著》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海報

主人公丁尚彪,已經在日本打工七年,妻子和女兒在上海,這七年裡他從未回國,他也不能回國,一個人在日本每天打兩份工,掙得錢全部都寄回國,不在乎自己在日本過什麼樣的生活,那他又為何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呢?

一個時代能塑造一代人,也能改變一代人。1970年16歲的丁尚彪趕上當時的文革,當時提倡下鄉學習,當時他就被下放到安徽一個偏僻的村落。停止了學習,每天面對的是幹不完的農活,一直持續到1976年文革結束。

又回到上海的丁尚彪沒有知識,沒有技術,做生意又沒有頭腦,他還是想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一份來自日本的日語學校資料點燃了丁尚彪的希望。42萬日元的學費對於丁尚彪夫妻顯然是天文數字,兩個人東拼西湊交了學費,丁尚彪也踏上赴日之行,這時的女兒才剛上小學。

1989年6月丁尚彪來到了日本,此時的他不會想到這一來再回祖國已是十多年後了。那所日語學校在日本的北海道,條件十分艱苦,但丁尚彪不在乎,

他為了改變命運什麼都能忍受。

可是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在北海道學習這些人,必須一邊學習一邊掙錢,否則沒辦法生存下去。可是北海道偏僻的校舍周圍連人都沒有,無奈之下這些人選擇了逃離這裡,他們去了東京。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丁尚彪

這時的丁尚彪的留學簽證已經過期,繼續留在日本就是非法的,在日本叫這些人叫“黑人”。可是丁尚彪除了留在東京打工掙錢別無選擇,就這樣他每天打兩份工,每晚回去都已是深夜,沒有電軌車他就沿軌道走回去,上樓時怕打擾鄰居他都是惦著腳尖,吃飯都在晚上,必須連同第二天的午餐做好。

他在東京掙得錢自留小部分用於開支,其餘全部寄回上海。他的想法就是即使自己的夢想和願望不能實現,他也要拼盡全力讓女兒有個好未來。此時的女兒已讀高中了,妻子在一家服裝廠上班,租的房子也不大,廚房也是合用的,妻子把他寄回來的錢一分不動全存著,要留給女兒上大學用。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妻子

當母女二人看到攝製組帶回在日本拍攝的錄像時早已泣不成聲,女兒丁晽還保留著他爸爸在她過生日時從東京給她點的歌。伴著蘇芮《牽手》,畫面在這家人來回切換,那一刻看得人心酸和難受,為了生存這一家人真的是拼盡了全力。

女兒不負期望成功考取美國紐約大學,這也意味著她要離開母親了,這麼多年了母女相依為命日子倒也過得快,可真要走了,對於母親來說才是最難受的。在臨走的前一晚,一向省吃儉用的母親帶女兒去餐館吃飯,在吃飯時女兒還一遍遍叮囑母親,生了病就去看不要心疼錢。吃完飯母女二人手牽著手回去,她們知道這是最後一次能牽著彼此的手了。

第二天送別的機場,儘管母親強忍不捨,可看著女兒的身影漸漸消失,她還是不住的痛哭了起來。此時的分別才是做母親覺得最撕心裂肺的時候,儘管有太多不捨,太多不放心,太多牽掛。可真到離開時她還是會拼盡全力送女兒出去。

飛往紐約的飛機會在日本中轉,中途可以滯留24小時,就是這24小時成為父女八年未見的唯一機會。丁尚彪早早在地鐵等女兒,兩個人一見面丁尚彪看著已經長得和自己差不多的女兒,心裡難掩高興和激動。

丁尚彪先是帶女兒去自己打工的餐廳給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介紹自己的女兒,語氣裡滿是自豪。之後帶女人去自己住的地方,吃完飯又開始一遍一遍叮囑女兒的學習和生活。

第二天又必須送走女兒,因為機場需要出示證件,丁尚彪是不能去機場送女兒,他只能在機場的前一站下車。時間在這一刻過得是如此快,臨到丁尚彪下車時,他沒有一句話,快速走出車廂,然後站在外面看著女兒。裡面的女兒知道父親就在外面看著自己,眼淚不住的留下來,卻不敢轉頭看父親,只是在車發動的時候,再回頭看一眼。這一幕看得人太揪心。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與女兒分別時

一家三口人三個國度,上海的母親一個人孤獨的坐在家裡凝視著外面,心裡卻不住的為女兒操心。父親一人獨居東京,由原來的兩份工增加到三份,沒有休息日,他在用盡全力支撐這個家。女兒一個人在紐約開始了漫漫求學之路,她想將來成為一名醫生。

時間就這樣又過了五年,在上海的母親想要去紐約看望女兒,奔波十一次簽證都沒有下來,星條旗為什麼就是不懂母親的心呢。直到第十二次才簽證通過,這一次也是在日本中轉,而且她申請的是72小時。

臨走的前一晚她去理了個發,這麼多年在服裝廠上班她也沒給自己添置幾件衣服,這一次為了見丈夫和女兒她特意去訂做了一身衣服。訂做衣服的人也都知道她們家的情況,所以做的格外仔細。這邊丁尚彪也在做著準備,收拾整理了房間,特意拿出他們當年結婚縫製的枕套。

最重要的是丁尚彪雖然來東京十幾年,可從未出去遊覽過,這次妻子來有72個小時,他想帶妻子好好看一看東京。在五年前等女兒的地方他又等到了妻子,

兩個人就這麼坐在車廂裡,那一刻從丁尚彪的眼神裡能看出他對妻子的思念,就這麼靜靜地看著她,一種愛意就從心底湧出。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兩人相見

丁尚彪給妻子做晚飯,吃過飯兩個人一開口說話妻子就開始哭,這些年的艱辛,熬過的苦頭,看著丈夫的變化,所有的眼淚在這一刻都再也忍不住了。第二天丈夫帶著妻子,沿著丁尚彪設計的路線去了很多地方,他們拍照,拜佛,這應該是丁尚彪來到日本最開心的一天。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在東京遊覽

72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和上次送女兒一樣,丁尚彪只能送到前一站,這一次他又和上一次一樣,下車時快速走出車廂,然後默默地看著妻子。車廂裡的妻子泣不成聲,但也不忍心轉頭看他,只是在車發動時,轉過頭揮了揮手。一場生死離別就這樣結束了。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生死離別

對於丁尚彪來說這是一場與命運的較量,他不願就這樣妥協。就在見到妻子後的第二年,那時的女兒已經快畢業了,這時的丁尚彪決定回國了。在回國之前他還要去一個地方,就是他到日本的第一站,北海道

重新塌上這片土地,丁尚彪依舊是感激與懷念,他感激這個地方讓他的夢能夠開始,他也懷念在這的那段時間,對於他而言這裡已是他的第二故鄉,在告別北海道時,他連鞠三個躬。十五年前滿懷希望而來,他自己也說道人是很脆弱的。

但丁尚彪始終樂觀積極向上。在回國的飛機起飛時,他雙手合十,虔誠默唸。看著即將離開的日本他留下了眼淚。沒有感嘆命運坎坷,沒有說過一句抱怨,更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為這個流了十五年血汗的國家,他更多的是感激。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離開日本

25歲的女兒馬上就要成為一名醫生了,她的願望就是通過這份工作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對於父母對她的付出和這份期許,她沒有辜負,她也用自己的努力在回報這個社會和父母。

這份跨越時間,跨越國度的付出,有人評價說不能把父母未完成的人生讓子女去繼續,也有人在其中得到人生的激勵。其實這樣的故事在我們心裡更多就像一股暖流,靜靜的,暖暖的,用歲月的堅守去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真正的愛。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縱然含著淚

縱然含著淚,仍要活下去——《含淚活著》

仍要活下去

最後,我有去看丁尚彪之後回國的情況,他回國之後在崑山的一家日企上班,女兒定居美國後把他們倆都接了過去,在那邊他也閒不住,去華人聚居的餐館又做服務員,還榮獲最佳員工獎。他近期的打算就是學習寫作,想把自己所經歷的都寫下來,同時他想好好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用他的話我的使命完成後,

就該為自己而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