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四種滑魚輕鬆拿下,老司機這樣治滑魚!

隨著釣魚大軍的逐漸壯大和魚類資源的減少,滑口魚也不再是黑坑專屬,野外的滑口魚也逐漸增多。不管是黑坑還是野塘,滑口魚的特性都是相似的,謹慎小心,老奸巨猾……讓很多初學釣魚的新手鎩羽而歸。

咱們今天就來分享一下,老司機是怎麼治老滑魚的。

四種滑魚輕鬆拿下,老司機這樣治滑魚!

野外滑魚打近釣遠

很多釣友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打了窩子之後,窩子裡都是小魚星,下竿後淨是些麥穗白條,而大一些的魚星往往零星出現在窩子周邊。

那是由於野外的滑魚,多是經歷了一些歲月,天性警惕,它們發現餌料並不會馬上進窩吞食,而是在窩子邊觀察、試探、涮餌,稍有異樣馬上吐餌逃離,即使索餌也是先從窩邊挑選散料食之。這時候建議釣得稍遠一些,將鉤餌拋到窩子邊緣,滑魚在自認為安全的地方會放鬆警惕,中魚率相對高一些。

黑坑醬底三招制敵

遇到醬層最重要的是拉開鉤餌和水底的距離,有以下三種方式:

懸墜釣:不釣底,鉤餌自然不會陷入泥中。採用這種釣法時,建議延長子線長度,調小鉤距(釣滑口魚時,建議1-1.5個鉤距即可),提高調目。

四種滑魚輕鬆拿下,老司機這樣治滑魚!

鉤下墜:鉛墜在魚鉤下面,拋竿入水後,鉛墜先下,墜入泥底當中,魚鉤高高浮起,保證餌料不陷入泥漿。

輕墜輕漂:利用輕墜輕漂,增強釣組的浮力,將釣鉤高高的浮在半水,或者水皮處。減短子線的長度,縮短釣鉤和水面之間距離,拉開與泥底的距離。

滑魚亂口可釣兩頭

這裡說的兩頭是水層的上層和下層。一般滑魚容易出現亂口,在滑口亂魚的中間去找口,是非常難的,中間魚的吃鉤,吐鉤,撞線,撞墜,魚搶餌時的水流等都會使浮漂產生信號,很難判斷哪個信號是有效吃口,所以我們釣滑魚建議不要釣中間那一段,可以根據魚情選擇釣浮或底釣。

其中釣行程時,在浮漂下行中沒口可將標上拉,直到標在下行過程中有口為止;如果標翻身後即抖動,一般是魚還在上層,可將標下拉,直到標翻身時穩定下行中有口為止,這種方法可以方便我們快速找到魚口。

四種滑魚輕鬆拿下,老司機這樣治滑魚!

肥水滑魚打梅花樁

這個估計很多常戰黑坑的釣友都知道了,在水質比較渾濁的黑坑中作釣,可以先在釣竿約八分長度的位置打一個窩,然後以這個窩為中心,在上下左右四個位置各打一個窩點,由於形狀像梅花,所以被釣友戲稱為梅花樁釣法。(如果近處有魚的話,還可以採用扎蛤蟆釣法在近處做一個窩)

之後可以在每個窩點輪流打個3-5竿。待發窩之後,可以先從中心的窩點開始試釣,每個窩點釣獲一兩條魚兒之後就立即更換其他窩點垂釣。由於黑坑水質差,魚兒活性也不好,這樣打窩可以擴大誘魚範圍,更好地聚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