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 關注秦朔朋友圈
  •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65篇原創首發文章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從“美國的是創新的”到“中國的是創新的”

當我們觀察過去幾十年科技公司的創新史的時候,不難發現,美國的就是創新的,就是世界的。

1955年出生的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在他們20歲出頭的時候分別創建了微軟(1975)和蘋果(1976),微軟公司1986年上市,蘋果公司1980年上市。

1965年邁克爾·戴爾出生,他19歲創辦了戴爾公司;1962年馬克·安德森出生,他32歲創辦了網景公司;1964年貝佐斯出生,他31歲創辦了亞馬遜公司;1971年馬斯克出生,他27歲和彼得·蒂爾一起創辦了PayPal;1973年佩奇和布林出生,他們25歲創辦了谷歌;1984年扎克伯格出生,他20歲創辦了Facebook;1977年卡蘭尼克出生,他32歲創辦了Uber;1976年庫姆出生,他33歲和阿克頓創辦了whatsApp;1983年凱文·希斯特羅姆出生,他27歲創辦了Instagram……

電腦、軟件和互聯網是年輕人的世界。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創新企業家二三十歲就開始改變世界。戴爾、佩奇、布林、扎克伯格更是在校園裡就開始創業,他們的故事激勵著全球無數的年輕人。

但全球商業創新的一個新時代其實已經開啟。那就是,

中國的是創新的,中國的是世界的。

“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今年5月發佈了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在以市值計算的世界20大互聯網公司中,美國有11家,中國有9家。這些中國的創新企業家,既有和貝佐斯同歲的馬雲,1968年出生的李彥宏,1969年出生的雷軍,1971年出生的馬化騰,1974年出生的劉強東,也有新一代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造奇蹟的王興(1979)、張一鳴(1983)和程維(1983)。

更重要的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很多商業模式,就其豐富性、創新性而言,在美國已經找不到對應物,顯示出自己的獨創性。中國曾被稱為“山寨國家”,現在“逆向山寨”已經出現,從新興國家到美國,借鑑中國互聯網公司模式的比比皆是。

當我們眺望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企業家奮鬥史,在31歲創辦萬科的王石、33歲創辦平安的馬明哲、40歲創辦聯想的柳傳志、44歲創辦華為的任正非那裡,他們大致要經歷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衝頂世界。他們三四十歲才有機會創業,因為和中國這個大市場同步,終能做成世界規模。到了21世紀,BAT和TMD的年代,這些企業家有了兩個同步,一個是與中國同步,一個是與硅谷同步。

他們不僅立足中國大市場,而且致力於實現這個大市場的互聯網化。他們被競爭壓力和海量用戶需求所倒逼,產生了更多本土化的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和1980年代創業的企業家相比,更年輕的他們可以用更短的時間成就世界級的公司。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2010年成立的美團,6月25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從其披露的數據來看,比如2017年交易額達人民幣3570億元,有3.1億年度交易用戶數,交易筆數超過58億筆,已經不折不扣是互聯網的新巨頭。美團點評在招股說明書裡有一句話,“我們是全球服務業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先鋒”。“少年心事當拿雲”,這句充滿志氣和自信的壯語,代表了新一代中國企業家的抱負,那就是讓世界級的創新越來越多由中國創造。

中國機遇+美團創新

為什麼美團點評這樣的公司能這麼快成為世界級獨角獸,並很快走向公眾市場?答案是“中國機遇+美團創新”。

所謂中國機遇,具體到今天,就是中國服務行業線上化、數字化、現代化的新機遇。如果說在前一個時代,商品銷售的數字化、線上化機遇造就了淘寶、天貓;在未來,服務業是更大的市場,也將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明星公司。只不過服務業的數字化需要線上線下同步發展,而線下的萬里長征要一步一步走,所以道路會更加漫長。

服務業的線上化,目前比例最高的是電影票務(80%線上化率)和高鐵票務(90%線上化率)。以美團點評的核心業務外賣來說,2017年中國餐飲業收入接近4萬億元,預計2020年突破5萬億。目前每天的餐飲業訂單在3億單左右,線上訂餐佔比不到10%,即不到3000萬單。隨著餐飲業規模增長,線上訂單比例增長,以及客單價的增長,在線外賣市場未來還有巨大成長空間。

當餐飲行業更充分地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時候,通過數據挖掘,就能知道每個顧客的偏好,從而提供千人千面的推薦服務,“讓每一個胃都得到尊重”。這是美團在需求端的價值。在供給端,正如美團點評在做的,通過為商家提供B2B服務,從種植養殖食材、採購、運輸、庫存管理、菜品設置,到最後的成品、半成品售賣,將整個供應鏈更有效地整合,提升行業效率。在美團看來,未來的餐廳,是堂食、外賣、線上點餐、零售(半食材化、完全食材化)“四位一體”,更多依靠數據來驅動,依靠線上智能系統和線下的及時配送體系來實現。

美團點評的創新在哪裡?舉一個技術上的例子。外賣看起來很簡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其實,幾百萬商家、幾十萬送餐騎手、數以億計的用戶背後,是美團點評上萬名工程師和技術員日夜不息的研發,是強大的AI技術和系統運營能力。

美團點評的外賣系統,最早是用簡單的人工運營規則,然後是用離線機器人的方法,現在是用深度學習支持的自然語言處理執行文本分析、語義匹配及搜索引擎排名,以便在用戶搜索時返回最相關的商家及服務。顧客點餐,系統估算時間後,要做配送路徑優化,快速搜索到底朝哪個方向可以走,配送給哪個騎手是可行的,然後做迴歸分析,最後再做迭代優化。此外,大規模的實時優化、秒級計算完成後,可能又會有變化,比如某個用戶突然在某地又下了訂單,這就導致之前的最優解失效,系統馬上又要做出適應性改變。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這就是美團式的中國創新。在本質上,它是客戶驅動型的創新,是海量客戶的驅動。目前,美團點評在高峰期每小時要支持29億次的路徑規劃算法,在平均55.2毫秒內計算出97%的最優配送路線。美團構建了一個高度可擴展且能夠快速迭代的SOA基礎設施(以服務為中心的基礎設施),2017年單日遠程過程調用創下4000億次的記錄。

對比一下美國市值最高的餐飲配送網站Grubhub,市值100億美元左右,每日訂單40萬單左右,不到美團點評的2%。設想Grubhub突然要支撐50倍以上的業務量,整個技術系統的安排和邏輯都要被顛覆。所以,表面簡單的生意,一旦乘以一個巨量的數字,技術要求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美團點評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在投資印尼的Go-Jek和印度的Swiggy等電商服務公司時,感覺如同握著牛刀殺雞、輕鬆自如的原因。“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在外賣之外,美團點評已經進入了打車、共享單車、電影票、酒店、景點門票、親子、KTV、結婚等200多個品類的生活服務,特別是那些規模最大、最高頻的服務品類,把商家和用戶粘連起來,建設好圍繞商家和用戶所需要的各類設施。考慮到實物商品電商的滲透率今天也只佔中國整體零售的14%,而服務行業的線上運營剛剛開始,估計3到5年後才會達到實物電商一樣的滲透水平,可以預料,

美團只是剛剛開始分享中國服務升級、服務在線、服務現代化的紅利。美團未來的想象力就在這裡。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企業家精神: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在談到自己的戰略的時候,美團點評招股說明書裡這樣表述,“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為更多的商家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及有選擇地尋求戰略合作、投資和收購”。這三個“更多”顯示了美團的勃勃雄心,它要做一家世界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不過,美團也因此一直受到業界質疑:面對那麼多競爭對手,可能在每個品類都做強嗎?何時能夠實現規模化盈利?

美團點評自己的回答是,“美團點評平臺自我強化的網絡效應及相關經營優勢使得美團點評能夠利用低用戶獲得成本及增長的用戶黏性進行有效競爭”。“我們的優勢在於——顯著的規模與網絡效應;剛需、高頻服務領域中家喻戶曉的品牌;覆蓋消費者生命週期價值的一站式平臺;助力商家取得成功的多元解決方案;最大的同城即時配送網路;專利和創新技術;富有遠見及強大執行能力的管理層。”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而從最近二三十年互聯網巨頭的歷史看,美團點評的發展,暗合了一些成就大業的關鍵因素:

  • 1、用戶的偏好才是企業的邊界。阿里和亞馬遜一開始經營的品類也不多,但最終都採取了全品類的覆蓋戰略。美團要做一站式的平臺,不可能循規蹈矩自我設限。事實上,美團在所有新進入的品類中都能迅速對原有的領導者提出強有力挑戰。
  • 2、有遠大未來的企業往往暫時不考慮當前控制的資源條件。它們不是根據現有的資源,在ABCD中選出一個答案,而是從未來的大趨勢中發現自己可能擁有的最大機會(The best dreams wins),由此開始補充自己還沒有的資源。亞馬遜用世界上最大流量的河流來命名自己,阿里巴巴創業時就提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都說明了想象力的價值。美團曾經提出過要做“服務業的亞馬遜”,everyservice platform,聽起來是天方夜譚,但正是這個“大未來”引領美團不斷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 3、堅持在低毛利環境下提供高價值服務,以此建立競爭壁壘。
    從商業模式角度看,本地生活服務的顯著特徵是毛利率極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美團創立之初就制定了“三高三低”的原則:高品質、低價格;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美團的商業模式是通過規模實現盈利,而規模的基礎,既包括需求的數量、頻次和剛性程度,也受服務價格的約束。通過用科技普惠大眾,雖然毛利低,但當美團實現每天服務幾億人次、十億人次的時候,其商業模式的價值和威力將畢現無疑。因為“三低”,美團至今保持著艱苦樸素而又堅韌不拔的精神,王興沒有獨立辦公室,出差住經濟型酒店,很多和美團高管接觸過的人都評價他們有“清教徒精神”。

通過深度思考,洞見未來,超越暫時的資源約束的侷限;通過腳踏實地點點滴滴的奮鬥,鍛造強悍的執行力和靈活反應能力。美團點評這種“頂天立地”的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將有更多贏的機會。招股說明書中說,“在用科技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道路上,我們既往不戀,縱情向前”,最後這八個字,王興曾多次使用,足見真正讓美團牽腸掛肚的,不是昨天和今天,而是明天。一切都剛剛開始。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做改變世界的新一代

在美團點評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轉型、消費升級的新信號,即把數字化、智能化的力量深度融合到國民經濟之中,提升各個行業的效率,造福人民的美好生活;我們也看到了新一代互聯網英雄的遠大抱負、創新精神和不折不撓的拼搏勇氣。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王興是福建龍巖人。父親對他有很深的影響。父親是家中四個孩子的老大,高中就輟學,摸索如何種田養家餬口,擔負家庭的責任。改革開放後他辦了水泥廠,後來成為當地最大的水泥企業。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王興回憶說,他父親在龍巖經濟開始發展前好幾年就說,將來中國製造的隧道和橋樑都會用到他生產的水泥,“他說的時候神情非常嚴肅,但我看到了他身上的那種自豪感。”王興很動情:“他曾經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該輪到我了。”

在和母校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交談時,王興說,他有一個小目標,就是到2021年清華110週年校慶的時候,美團點評可以朝著建設世界一流的企業方向邁進。

美團點評上市是移動互聯網年代中國新興互聯網公司的一個“成人禮”,成年後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更復雜的商業環境,也需要更多的耐心、遠見和執行力。

但比起財富數字,美團點評更大的價值可能在於,它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級創新“中國造”的新的可能。父輩們在中國製造中流了無數血汗,今天的新一代理當奉獻出更多的聰明、熱忱和創造力,用新技術新模式助力中國製造成為中國創造。

Be the change that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甘地的這句話是王興所喜歡的格言。你覺得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怎樣發生,就不要等待別人讓它發生,你可以積極地去促成改變。改變世界,也在這個過程中成就一個更好更理想的自己。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美團上市與新一代使命:世界級創新“中國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