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菏澤“最牛班級” 10餘人高考總分超680

自6月24日山東省高考成績公佈後,菏澤一中高三·57班捷報頻傳,該班級43名考生中,1名考生獲得北大免試資格,1名考生以697分的佳績進入理科全省排名前50,10餘名考生總分在680分以上。一時間,該班級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是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異於常人,還是老師的教育模式不一般?帶著種種疑問,6月26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菏澤一中,進行調查採訪。

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學生感受到愛、溫暖和力量

在今年的高考中,周若晨以697分的成績進入理科山東省排名前50,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在周若晨和其母鄭海玲看來,與老師的關心、關愛和默默付出密不可分。

周若晨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高三學習十分緊張,也不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每次他都會第一時間找到任課老師或班主任,而老師給出的方向性指導總會讓他豁然開朗。“他的班主任就像媽媽,對學生的關心不亞於家長。”鄭海玲說,正是有了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讓學生感受到愛與溫暖。

學生和家長口中的這位班主任名叫程曉芳,6月26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菏澤一中一間會議室內與學生交流填報志願的注意事項。提起在今年高考中“打了勝仗”的高三·57班,程曉芳難掩內心的喜悅。“學生們都很優秀,但前期,他們的成績並不理想。”程曉芳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在一次高三聯考中,該班只有1人在全市排名前五,3人在全市排名前十,且名次均不靠前。儘管成績很不理想,但是,作為班主任和其他的任課老師,他們從不氣餒。

程曉芳表示,這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人人爭先、拼搏進取是常態。“孩子們非常刻苦勤奮,經常是我攆著他們走出教室、放鬆休息,這就為佳績的取得奠定了堅實基礎。” 程曉芳說。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班主任,程曉芳也有著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獨特的方法,因材施教,教學理念也有所不同。比如,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保證為學生提供寬鬆的環境,減少對他們的干擾,但同時又不能缺少陪伴,時刻讓學生感覺到陪伴、溫暖和力量。而個性化作業的佈置在她看來十分關鍵,尤其在考前一個多月,各任課老師要更加註重高質量的選題,逐漸加大學生的做題量。

合理、詳實的規劃,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

高三生活十分枯燥無味,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每個班級都會出現問題,有問題是正常的,但作為班主任要早發現、早治療。”擔任多年高三班主任的程曉芳說,當了解到學生早讀效率比較低時,她便向學生承諾,每天早上6點10分,自己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迎接每一位學生的到來。早讀課上,她還詢問學生讀書的內容,並間歇式提問。“要和學生多溝通,多交流,瞭解第一手資料。”程老師說。

談到心態問題,程曉芳說:“作為學生的家長,更要放平心態。”她建議學生家長不要糾結於孩子某一次的考試成績,要為孩子提供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要相信孩子。而考生自己,平時學習要有合理、詳實的規劃,充分利用時間,及時調整疲憊期,學會與老師、家長溝通,減輕心理負擔,堅定理想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

高考前,每個學生的心理壓力都非常大,及時幫助他們心理疏導和相互陪伴顯得尤為重要。程曉芳說,高考離校前,她送給每名學生一個“助考神器”,裡面不僅有10元“幸運幣”,還有她親自給學生寫的信件,信中根據每名學生的性格、優勢等進行分析,加以鼓勵,並對應考注意事項予以提醒。“我要求他們在考試前一天和家長一起拆開。”程曉芳說,高考結束後,不少學生和家長反映,這種“助考神器”讓他們很感動,也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信心。

“陪考也很重要。”在採訪最後,程曉芳表示,高考期間,菏澤一中在我市的各考點專門配備了帶考老師,帶考老師見到自己的學生後,或微笑,或揮手,或擁抱,或擊掌,讓考生充滿力量,勇氣和底氣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