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連載第43講成本法與權益法|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上篇筆記我們認識了長期股權投資,知道了長期股權投資和作為金融資產記錄的股權投資有什麼不同,瞭解了長期股權投資的三個類別,知道了三種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成本法、權益法和合並報表。還有一種是歸入金融資產核算的股權投資。這篇我們就具體介紹一下成本法和權益法。

連載第43講成本法與權益法|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首先,來看看成本法和權益法的概念。

成本法顧名思義,就是投資的價值總是等於最初的投資成本,被投資企業的盈利虧損都不反映在投資方的報表上,只有被投資企業分紅,會作為投資方的投資收益。

當然,按照成本法記錄的長期股權投資有減值問題,也就是每年年末要進行減值測試,如果認為發生減值,就要計提減值準備,這個減值準備會降低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同時也會記錄“資產減值的損失”,從而減少當年利潤。如同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減值一樣,長期股權投資做為一種長期資產,也同樣適用資產減值(長期資產減值)一旦計提就不得轉回的要求,但是同樣,企業如果把已經計提減值的長期股權投資賣掉,就相當於把計提的減值轉回了。

比如某上市公司有一項2720萬的長期股權投資(指賬面價值),該公司把這個投資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這樣它的賬面價值就減成0了,之後把這項投資以2720萬的價格賣掉,賬面價值2720萬的投 資賣了2720萬,本來是沒有賬面利潤的,但是由於第一年計提了2720萬的減值,這項投資的賬面價值就變成0了,把賬面價值為0的投資按照2720萬賣掉,就會產生2720萬的投資收益。顯然,第二年2720萬的投資收益來自第一年減值2720萬帶來的損失的轉移。第一年計提2720萬減值的情況下,第一年利潤因此減少2720萬,這樣的基礎上才導致第二年確認了2720萬的投資收益,所以這仍然是一個利潤在不同年度之間進行轉移的一種方式。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不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狀況每年調整,比如持有被投資企業15%股權,如果被投資企業當年盈利1個億,投資方就記錄1500萬元的投資收益,同時長期股權的價值也增加1500萬,因為相當於投資方對被投資企業增資了1500萬。

但是如果被投資企業將1億利潤中的5000萬元作為股利發放,投資方持有15%股權就會獲得750萬元的利潤,這時股利750萬相當於是把750萬的投資從1500萬增資中拿回來,所以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就應該在剛才增資1500萬的基礎上減少750萬,但是分紅不影響這個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

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成本法和權益法不一樣,具體來說,我們會發現二者在利潤方面的差異主要在於被投資企業的利潤是否影響投資方的盈利虧損。在成本法下,投資收益只跟被投資企業分紅有關,而與被投資企業的盈利狀況無關,就好像在投資方和被投資方之間建了一道防火牆,將二者的利潤隔離了;權益法則不同,在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的盈利乘以投資方的持股比例,直接記錄為投資方的投資收益,被投資方的分紅反而不作為投資收益記錄,所以投資方和被投資企業利潤是直接連通的。

連載第43講成本法與權益法|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在長期股權投資價值方面,成本法和權益法也有很大區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始終等於初始投資成本,唯一產生影響的是減值;而在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每年根據被投資企業沒有分配的那部分利潤進行調整。因為我們記得它是先把被投資企業的盈利乘以持股比例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但是分紅的部分要減掉,所以它是沒有分配的那部分利潤乘以持股比例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

當然,權益法記錄的長期股權投資也有減值問題,在減值方面,成本法和權益法具有相同的原理,只是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已經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盈虧情況調整了投資的價值,所以需要進一步計提減值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不過,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被投資企業一直虧損,甚至超過了原始投資怎麼辦。比如最初投入1000萬佔有某公司10%股份,被投資方每年虧損5000萬,10%就是500萬,這樣第一年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就要因為被投資方的虧損而減少500萬,第二年繼續減少500萬,兩年下來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就減為0了,第三年被投資企業又繼續虧損,那長期股權投資豈不是要變成負數了?會計準則規定這個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最多減少到0就不再減少了。

由於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差異,一些公司可能會根據二者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選擇投資時的持股比例。比如上海汽車就曾經將持有的通用汽車的股權比例從19%增加到20%。

這是因為一般而言,人們將20%作為是否能夠對被投資企業施加重大影響的界限,在舊的會計準則中,20%以下的持股按成本法記錄,按新的會計準則,低於20%的持股按金融資產記錄,但是因為通用汽車不是上市公司,公允價值難以取得,所以這個金融資產可以按初始投資成本計錄,這樣一來,本質上在新舊準則下對這種投資的會計處理是非常相似的。通用汽車盈利狀況良好,但是持股19%時,在新舊準則下都是按初始投資成本記錄這個投資,通用汽車的盈利就不會體現在投資方上海汽車的報表上,此時增持1%的股份達到20%,就可以將核算方法變成權益法,從而通用汽車盈利1億時,上海汽車記錄2000萬的投資收益。當然,也有上市公司將原來持股20%的投資減持1%,變成19%,在舊準則下這樣做可以達到將會計核算方法從權益法改變成成本法的目的,在新準則下這樣做可以把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改為金融資產,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體現被投資企業的盈虧。

總結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了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含義,特別是對比了兩種方法對利潤數字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的不同影響。我們知道成本法和權益法最大的區別是被投資企業的盈虧是否影響投資方報表,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的盈虧不影響投資方利潤,但是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的盈虧會直接反映在投資方的報表上。

再加上新會計準則將沒有控制權、共同控制權,也沒有重大影響的投資作為金融資產核算,如果被投資企業為非上市公司,實際上還是以初始投資成本記錄投資價值,因此,企業在確定持股比例時,也要考慮不同持股比例對應的會計處理方法及其產生的會計數據的差異。

本文由派可數據整理併發布。

(全文完)

連載第43講成本法與權益法|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連載第43講成本法與權益法|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