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考研兒,每一個故事,都是漫漫長夜

0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若干年以後,嘉軒走在送考的人群中,準會想起父母帶他去高考考場的那個遙遠的清晨。當時,偌大的考場人頭攢動,有大批的警察和保安在維持秩序,有錯過考場的人在默默啜泣。一道冰冷的鐵閘門隔絕了兩個時空,裡面的人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外面的人在誠心祈禱、忐忑不安。

嘉軒明白,人生中的挑戰總是一觸即發,就像西遊記中的升級打怪,正所謂:眼睛一睜,開始競爭。逆風的地方,才適合飛翔,每一次的搏擊長空,都是使命的輪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每個人對於詩和遠方的定義不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渴望程度不同。年輕時的放任與曠逸,讓人們或多或少都在抱怨當下生活的枯燥無味,平淡無趣。其實將憧憬和美好寄託在未知的遠方,如果說是這一種精神的追求,倒不如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藉口。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02

世界那麼大,清歌且徐行

曾經轟動全國的辭職女教師“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引發全國人民熱議。詩和遠方,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可是,是否意味著放棄當下的生活,就能過上所謂的詩和遠方的美好生活呢?嚮往的生活,當真就那麼容易唾手可得?

嘉軒是一個很有抱負的青年,因為對當下工作的不滿,說工作的待遇太低,每天辛辛苦苦的教書育人,卻換來三餐不定。他多次在閒聊中希望去深圳大展宏圖,獨立自主。終於有一天,他在沒有辦理任何手續下居然不辭而別。後來聽朋友說,他在深圳發展並不好,因為當時未辦理手續,很多檔案無法提取,更何況大城市對於這一行業的要求較高,為了生存,現在在一傢俬企工作,加班加點常事,生活過得並不如意。

很多人就會說,那位辭職女教師不是過得很好嗎?她和丈夫經過幾個月的旅行之後,兩人努力規劃青少年心理培訓中心嗎?是的,你看到的信息往往是經過網絡媒體精心策劃包裝的一面,另一面的艱辛與磨難,大多數人並不瞭解。

嘉軒的遭遇說明,為了找尋自己內心的平衡,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需要不斷的積蓄力量,豐滿自己的羽翼,才能達到搏擊長空的標準。

嚮往的生活,是一種無止境的精神追求。世界那麼大,清歌且徐行。

這句話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如此走心,是因為大多數人對當下的生活,是那麼的不滿意。因為不滿意,所以想逃離,把希望寄託到一個未知的虛幻中,以此來消解對當下生活的無能為力。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03

當下的力量,簡單而真實

嘉軒懂得,詩和遠方,並不是放棄或逃離當下,而是需要調整自己處世的心態,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在生活中不斷做好平衡,在平衡中收穫喜悅和幸福。

與其在“詩和遠方”裡麻醉和幻想,不如在接納和行動中活好當下。

茅盾曾經說過“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只抓住了現在,用我們現在的理想,做我們所應該做的。我特別喜歡這一句話。

其實,一個人在求得基本生存條件後,如果能做到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學會放棄,依照自己的愛好去尋找、創建並享受自己的空間,也許這才是能“活好當下”的前提和關鍵。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活好當下,簡單而真實:認真地看喜歡的書,快樂地家人相處。在工作和生活中平衡自己。不需要回憶太多,不需要規劃太遠,簡單、快樂、真誠、健康地活著,就是“活好當下”最好的釋義,因為只有好好地活著,才能感覺到什麼才是當下活著真正的好。

只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喜歡的話語,快樂地生活,去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嘉軒是文都考研集訓營中閱歷比較豐富的職場人士,他對於學習力的提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嘉軒說:“人生的奔跑,不在於瞬間的爆發,而在於途中的持續。

很多時候即使累了,也不要輕易停下腳步。因為我們放棄的,不只是一個人生事業的機會,更是一份責任、希望和夢想!每天送給自己一個禮物,那就是學會尊重、感恩、自我鼓勵!

人生的難關險灘那麼多,多咬牙堅持一會兒,明天的太陽照常會升起。

為保護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

逆風飛翔,找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謝謝你,還在,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