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庫裡剛進NBA的時候不夠驚豔?

庫裡剛進NBA的時候,就其表現而言,其實已經相當驚豔。

  • 新秀第一年,場均17.5分5.9次助攻4.5個籃板,43.7%的三分命中率,場均投進2.1個

  • 新秀第二年,場均18.6分5.8次助攻3.9個籃板,44.2%的三分命中率,場均投進2.0個

但這個數據放在當時的整個聯盟中橫向比對,就算不上突出了,特別是那兩年實際上還屬於科比、艾弗森、麥迪以及卡特這四大分衛的統治時期(儘管已經是末期了)。另外,雖然庫裡的三分球高產高效是一大亮點,並且其技術足以媲美當時的任何頂尖射手(比如雷阿倫,其職業生涯的三分球場均數據是40%+2.3,而庫裡在新秀賽季就有趕超他的勢頭),但2009-2012的三年,實際上還是屬於以傳統打法為主的時代,人們見到更多的依然是陣地戰的低位肉搏、內線廝殺,覺得牛逼的還是那種無所不能的低位背身一對一強吃,而對於三分球在進攻中所處地位的態度,尚未到完全倚重的地步。

當然,需要補充的一點是,09-10賽季的最佳新秀泰瑞克-埃文斯,以及10-11賽季的最佳新秀布雷克-格里芬的光芒四射,一定程度上也讓史蒂芬-庫裡黯淡了不少。埃文斯是庫裡的同一屆新秀,其新秀賽季場均貢獻20+5+5,是勒布朗-詹姆斯之後的第一個拿到此數據的球員,在當時被一度被無數的專家媒體預測為“下一個小皇帝”;而格里芬則在傷停了一個賽季之後,用恐怖的彈跳和猛烈的砸筐怒扣詮釋了“新型的暴力美學”,吸引了一大票人的注意力,其新秀賽季場均22.5分+12.1個籃板+3.8次助攻,打得完全就像一個統治聯盟多年、正處於巔峰期的明星球員。

庫裡則在11-12賽季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低谷。腳踝上嚴重的傷勢,讓他只打了26場比賽,便草草地宣佈賽季報銷。那個賽季,他的場均數據下滑到了14.7分。從此以後,當人們談到這樣一位全明星級別的頂尖射手時,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其脆弱的“玻璃人”體質。隨後,正值新秀合同年的庫裡,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迫接受了4年4400年的“童工”合同。

在同位置的球員中,庫裡1米91的身高確實算不上高大,並且比起那些籃下的肌肉男們,庫裡的體格就尤顯瘦弱,同時庫裡年復一年的娃娃臉也讓人們低估了他的能力與價值。而這也是當初人們忽略他,覺得他並不是一個表現非常驚豔的球員的原因。

多說一句,其實關於這一點,早在當初上大學的時候,庫裡就曾遭遇過。當時,庫裡在申請大學之前,曾去過杜克大學的訓練營試訓過,雖然表現足夠好,技術也紮實,但因為身材、體格以及臉蛋的原因,被當時的杜克大學認為身體條件將無法適應NCAA的強度而遭到拒絕。最終萬般無奈之下,庫裡只能去了名不見經傳的戴維森學院。後來的故事則相當勵志,大二時期的庫裡便帶領著母校在NCAA的錦標賽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殺進了8強,成為一匹史詩級的黑馬。要知道,庫裡沒來之前的戴維森學院,基本就沒怎麼在NCAA這樣的大舞臺上贏過比賽。

大部分人開始熟悉庫裡,改變對庫裡的認知,也許都是在2013年。這不僅僅是因為13-14賽季的庫裡第一次進入了全明星首發的陣容,克萊與格林的成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還有伊戈達拉的加盟。而這一切有利的因素疊加在一起,讓勇士逐漸升級為一支風格與眾不同的強隊。到了2014年,隨著科爾入駐金州,對勇士的戰術進行了細化分工,深度改革,進一步強調傳切、無球掩護以及轉換三分,勇士至此便逐漸引領著時代的潮流,成為小球時代的先鋒官。然後便是,“庫日天”、“庫有引力”等一切的庫吹稱號慢慢流傳開來,庫裡也用一手漂亮的轉化三分以及無視一切出手環境的持球三分,徹底驚豔了球迷,也征服了球迷。

而對於射手地位的重新定義,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的庫裡開始的--“原來,三分球的觀感、破壞力以及對於比賽的影響力竟然能有如此之巨大!”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庫裡剛進NBA的時候不夠驚豔?

【寫球評的三少爺】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