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衛人過大年之正月十三泥塑火燒判官

漫話中衛風土人情

《中衛人過大年•正月十三泥塑火燒判官》

中衛人過大年之正月十三泥塑火燒判官

舊時,正月十三,為增加元宵節日氣氛,中衛還有個年俗,靠街臨面的空場子、尤其是南操場(原中衛市場、現朝陽百貨餐飲娛樂城)等處砌有泥塑空腹下跪秦檜夫婦、後又有汪精衛的“火燒判官”,也叫“火燒漢奸”等賣國賊泥像。泥像七竅相通,冒煙出火,十分有趣。

火燒判官的泥像,是按人物造型設計,由泥水匠用土墼子空心砌好、外面抺泥,七竅留洞眼,後底座留火口,點燃煙煤或是柴火,夜晚燃燒,火焰從七竅吐出。據云:“火燒判官,為揚其威嚴,火燒秦檜夫婦,則為彰其奸惡”。這一有趣的泥塑判官,招惹不少頑童用坷垃打鬧嬉笑,並唾棄痛斥。

據王富強老先生記述:抗戰期間,中衛曾建立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立於大街之申明亭前。是年春節,例塑判官,忽一日抗日傷員大呼曰:“何不塑漢奸汪精衛夫婦之像,跪於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 ” 即塑二人像,男跪左,額上刻:“汪精衛”三字,面敷白灰,以表其奸;女跪右,額頭上刻“陳璧君”三字,面施脂粉,以狀其賤。泥塑雕像腹中燃火,通宵達旦。眾人或批其頰,或唾其面。邑紳(中衛名流)劉佩黻(fu)過而見之,大笑曰:“此誠社會教育之佳劇也。”乃索紙筆為書一聯:“姦夫心肝太冷,內燃爐炭方能熱;賤妾臉皮過厚,外抹脂粉更顯醜。”喜喜作諷刺聯語,此聯音韻對仗雖未全佳,卻合民心,舒民氣。聞之杭州岳廟有聯雲:“正邪自古同冰炭;譭譽於今見真偽。”由大眾觀之,秦檜陷害忠良,而汪精衛出賣祖國,汪之罪大於秦,宜乎更為人所唾棄矣。

火燒判官,七竅出火,面目猙獰,憎惡至極,連燒三晚,痛斥解恨。節後正月十六被燒透的泥像拆除、破碎,拉到地裡當農家肥。以表中衛人的正義和愛國行為。

火燒判官,是中衛人以泥塑的形式獨創的泥塑燈,再現中衛民俗文化的精緻和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