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零售大超市成了香餑餑

3月底阿里巴巴200多億收購高鑫零售部分股份,看重的就是高新零售旗下的兩大超市大潤發和歐尚,還沒等大家驚歎完阿里的大手筆,幾天後的4月2號阿里又花了將近600多億全資收購了餓了麼。阿里在零售領域的投資動作不斷,前前後面投資上千億,老對手騰訊也沒有閒著,不斷跟進。沃爾瑪,永輝超市,步步高,家樂福都有騰訊的身影,兩家在新零售的大戰已經開打了,前不久就有新聞報道沃爾瑪步步高超市暫停支付寶支付給消費者造成了不方便。這是個正常的商業競爭行為,臥榻之下,就像淘寶也封殺了微信,但到了這一步,足見爭鬥趨於激烈。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零售行業投資對壘

對比前幾年的光景,不免感觸頗深。回到幾年前,零售行業應該是想不到還會有如此值錢的日子,那時的零售行業正處於快速貶值的時期,不斷的被人看扁。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電商行業,發展如日中天,特別是雙十一,從2009年5200多萬的成交額到2015年的近千億的成交,瘋狂的增長速度更加襯托出零售行業的無奈,2015年1至2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累計下降1.0%,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2.5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開局最低增速。零售企業面臨經營成本的提高,包括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漲的物流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覺得零售行業要完了,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電商將不斷沖垮零售行業,超市,服裝店等等將迎來倒閉潮。開始確實也是這樣的,不斷有賣衣服的小店鋪關閉,即使是大品牌李寧也開始了關店潮,不少經營幾十年的老牌百貨店的一些門店也撐不住不得不關閉。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2016年6月24日,開業22年的老牌商場成都華聯商廈終因扛不住虧損徹底清場謝幕。

短短兩年時間不到,零售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讓阿里和騰訊如此瘋狂佈局看好?

行業整合

在瘋狂的電商逼迫下,零售行業進入了殘酷的寒冬同時也意味著零售行業將加速迎來行業洗牌以及整合,過去百花齊放的情景再也看不到了,更多的是看到行業集中度提高,零售新巨頭出現。越是殘酷的倒閉潮,這種變化出現得越快,行業轉型升級就越快。

果不其然,去年對全國26家代表性零售類企業營業收入增速的監測顯示,2017年1-9月收入同比增速達到12.2%,這是2011年(27.2%)以來首次回到兩位數百分比。2017年1-9月淨利潤的增速為51.9%,為近些年來最高。

殘酷的嚴冬將小企業清掃出局,一些小超市,小服裝店,小鞋店被迫退出為新巨頭開始加速擴張騰出空間。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9.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合併淨利潤18.17億元,同比增長46.28%。例如17年實現總收入585.91億元,同比近增長20%,利潤提高46%的永輝超市計劃2018年全年開出超級物種100家、永輝生活店1000家,這也是為什麼騰訊看重永輝的原因!

一旦行業整合,以前零售行業面對電商毫無招架的情景就很難再現了,力量對比開始變化。前些年電商可以依靠成本優勢衝擊零售,現在的衝擊已經不能造成那麼大的傷害了。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大超市成房地產宣傳招牌

行業集中度提高後,原先面臨的成本問題,將得到很大的緩解。第一就是租金,之前困擾零售行業的高租金承受不起!其實一定程度上小零售商沒有談判權,而像沃爾瑪歐尚這樣的大超市在地產商眼裡就是香餑餑,一旦入駐不僅能極大改善自己的小區居住方便度,更能宣傳自己小區的金字招牌使樓盤得到增值。有時候是地產商求著沃爾瑪歐尚等大超市入駐,在這種情況下,大超市擁有租金優勢!並且在得到租金優勢後,大超市往往會把一層或者部分分租出去,進一步降低成本。

物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大超市物流運輸量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面對物流有了很大的議價權,通常物流會給大企業很大的價格優惠,更何況運輸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小超市用小貨車拉貨的話,大超市是用卡車運輸,零擔和整車有著很大的價格區別。而電商是依靠主要是依靠快遞運輸到客戶手裡,快遞單件貨品的運輸成本遠高於物流。

平價銷售的基礎

電商衝擊零售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商品價格,衣服鞋子生活日用品前幾年相對於線下便宜不少,但是現在這種現象已經不明顯了。一塊錢兩塊錢能幹什麼,其實你可以在家樂福或者歐尚買一個正常大小玻璃杯,想要精美一點的也不貴6-7元的也有。歐尚的T恤便宜的有20多元一件,牛仔褲四五十元的也有,運動鞋100多元的質量也不算差。這個價格好像和網上差不了太多吧?為什麼能做到平價銷售,難道超市也不要利潤了?

歐尚沃爾瑪這種大超市的採購成本是遠遠小於電商的。大批量標準化的商品,生產廠家更喜歡歐尚沃爾瑪這種大客戶,一個單就夠幾個月忙活的,雖然利潤不高,但是總價高而且風險也遠小於小客戶。

覆蓋人群更多,客流量增多

以前電商依靠的不僅僅是價格還有覆蓋能力,線上平臺加上發達的快遞系統,能夠將商品送達至全國大部分角落,在這樣的情況下線下的超市受制於覆蓋面積無力抗爭,但是現在消費者出現了聚集現象,大家開始都往大城市靠攏了,特別是這幾年城鎮化建設加速,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大了不少。假如一個沃爾瑪能覆蓋3公里左右的面積,幾年前可能因為客流量少,客單價需要高才能達到一定的利潤,但是現在城市新小區主要是密集的高樓盤,同樣的面積居住人增加了不少,同樣是3公里,但是覆蓋的人多了很多,客流量增加了很多,這樣即使客單價和利潤率都下降了,但是總利潤還是提高了。更何況現在公交系統比以前發達了不止一星半點,特別是地鐵方便省事,再不濟還有滴滴打車,一個大超市覆蓋的面積比幾年前增加不少。考慮到中國的人口基數,城鎮化還沒完成,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密集,未來超市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與之相反的是電商,雖然這幾年的電商銷售額依舊在增長中,但是比銷售額增長更快的是運營成本。隨著分工的細化,人力成本增長,特別是隨著電商商家數量猛增,競爭加劇,推廣成本猛漲!阿里巴巴不斷猛增的利潤背後是商家真金白銀的廣告。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體驗優勢,電商很難具備

衣服手感怎麼樣?質量如何?穿上去的感覺?這些是電商很難提供的!冰鎮的飲料,鮮榨果汁,需要考驗手藝的商品,這些也很難提供給消費者。還有一些隨機的時效性需求,電商依然不能提供。例如突然某個時間段想吃某種零食了,而且是過時不候,一旦過了時間這個需求就消失了。突然臨時起意,想要某個商品,馬上要得到,京東再快也不如旁邊的超市方便有效。

超市演變成了具有客戶粘性的生活平臺

以前零售單純的是出售工業商品的,工廠加工好包裝好的食品,飲料,各種生活日用品等等。衣服我們需要去服裝店,水果蔬菜我們需要去菜市場。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超市完全演變成了一個生活平臺,衣服,水果,海鮮樣樣俱全,而且提供加工服務。例如肉你要切碎切絲,超市師傅可以提供,買魚也能去鱗剖肚。甚至各種麵食,熟食都包含了,包子,麵條,麻辣燙,各種烤雞烤肉一一俱全。相對於傳統菜市場,這裡的環境更好,衛生條件好,透明度高,價格相差不多,但各種質檢,日期,產地齊全更放心,一站式購物體驗,加上消費者大超市的信任感,更容易形成用戶粘性。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用戶粘性一旦形成,會習慣性在超市一次採購商品,慢慢減少網購,這對阿里的淘寶是很大的衝擊。

淘寶搞了一個天貓超市來應對這種衝擊,可惜發展了幾年,天貓超市業務上比不上友商,2016年還曾兩度換帥,先是在7月份,原沃爾瑪中國出身的江畔取代金誠作為天貓超市總經理,然而不到半年,當年12月江畔就被調任,天貓超市的重要性也在內部逐漸淡化。

就像前面所講,用戶體驗上超市天生具備優勢,如果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選擇超市依舊是個更好的選擇。而且超市不再侷限於單單線下了,零售巨頭已經將觸角延伸至線上進行反擊。沃爾瑪投資了京東,還收購了不少線上電商企業,高鑫零售17年下半年收購飛牛香港等等,加上不少超市已經提供了滿多少元送貨的服務,相當於自建短程物流了。如果讓它們線上佈局完成,大超市的品牌信任度以及完善的售後服務優勢,線上線下完全打通,對於電商平臺的衝擊可想而知。

同樣電商平臺也看好零售的未來,所以我們看到了電商平臺這幾年開始建超市了。阿里的盒馬鮮生馬不停蹄在全國開店,蘇寧精品超市“蘇鮮生”2018計劃新開50家,京東生鮮超市“7Fresh”,計劃3-5年將開1000家店。

阿里要花大價錢做零售企業的大股東,而騰訊只是佔5%左右的股份,為什麼兩者投資方式如此不同?

如果僅僅是因為線下支付入口,阿里完全可以像騰訊一樣小投資但是謀話語權,只要支持支付寶不用微信支付就OK了。因為阿里擁有的是電商平臺,新零售巨頭將來衝擊的是電商和阿里是正面競爭,而騰訊擁有的是流量衝突不大,只需防禦阿里佈局就好了。對於阿里來講,既然天貓超市打不贏,那就乘著你們羽翼未豐收了你們!

零售巨頭們不滿足於做商品的採購商,佈局整個產業鏈

從關店潮到新零售投資大戰,零售行業如何進化的?

歐尚自有品牌

永輝2017年認購930萬股星源農牧股份,5月17日,在四川彭州投資建設“四川永輝供應鏈現代產業園”項目,投資總額為10億元。同時分別投資人民幣5000萬元在合肥和崑山各設立全資“彩食鮮”中央加工子公司;沃爾瑪擬斥資3.1億美元全現金收購男裝電商網站Bonobos。擁有客戶基數,苦心經營多年建立的品牌度信任感,再加上產業鏈上的投資,零售巨頭不僅在價格上更具優勢,並且開始自建品牌謀求更大的定價權。例如永輝服飾,自有品牌,歐尚部分日化品和文具用品自創的品牌“大拇指”以及沃爾瑪的惠宜。

零售巨頭也可以進化成廣告平臺

零售巨頭也能成為廣告商,而且相對於傳統的廣告平臺更接近客戶,更能提供體驗服務,特別是推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信任感。

傳統的廣告平臺是什麼?互聯網,比如搜索引擎,電商平臺,門戶網站等等。傳統媒體,各大電視臺,各大報紙,電臺等等。大部分平臺都距離消費者比較遠(甚至好多商品做完廣告後還是要依靠大超市上架鋪貨),也不具備商品鑑別能力,甚至不承擔商品出現問題的後果,這種信任感不是那麼得牢固。而超市巨頭就是作為商品採購平臺起家的,鑑別商品的好壞,提供商品售後是它們的基本能力。大超市更接近客戶,建立的信任感更強。只要未來城鎮化繼續,全國人口繼續集中到城市,零售巨頭就能覆蓋到大部分人群,具有了良好的傳播效應,這時超市更有可能成為更好的廣告平臺。

很顯然,現在的超市巨頭正在做,比如我們到超市有一部分區域屬於新產品推廣區,這裡會有售貨員主動給你推薦新產品。現在很多新品牌,新公司都選擇了商超推廣這條道路,看重的就是消費者對超市的信任感。

除了推銷外,超市的貨品擺放本身就具備廣告價值

如果有質量很好的產品想定位於高端,但是屬於新品牌或者新產品?是不是可以考慮和大超市合作,在各種品牌各種品類琳琅滿目的商品中,讓自己的品牌和其他大品牌擺放在一起?想要消費者更容易注意到,將新產品擺放到顯然的位置。這麼多商品,能排在前面是不是類似於直通車?設立品牌專區,讓部分商品集中展示在黃金位置,是不是類似於鑽展?一旦零售巨頭具備了很大的影響力,深度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它們的商品海報相當於傳統紙媒的廣告作用。這在根本上就動搖了電商平臺盈利的根本(依靠產品推廣廣告獲得收益),企業跳過互聯網,跳過騰訊直接和超市合作推廣同樣會影響騰訊的廣告收入。

有可能這才是阿里和騰訊入局新零售的根本原因,不只是為了移動支付入口!零售存在顛覆電商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