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春風十里-向陽尋夢

這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一片接一片,漫山遍野,綠綠茶園,春意盎然。一株挨一株,亭亭茶樹,錯落有致,在微薄的晨曦裡,連綿起伏地抖著嫩黃的尖兒,使勁地蔓延和蓬勃,蒼翠了一座山,生動了一條河,有風吹來,層層雲霧,就從那天地間,夢幻般徐徐展開,變奏出一幅幅“錦繡畫圖”……花兒在山中靜靜綻放,船兒在河裡輕輕盪漾,還有那林間不甘寂寞的鳥兒,舞動著翅膀悠悠歡唱。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還以為這是傳說中的“江南水鄉”。其實,這是秦巴腹地的漢江小城紫陽,是紫陽城邊的茶馬古鎮向陽!

春風十里-向陽尋夢

向陽,雖名不見經傳,卻有一個非常大氣而富有詩意的名字。我很喜歡。聽起來,就很舒服,一種春暖花開的感覺。山高水長,人文薈萃。君不見,漫山遍野茶香氤氳,一河兩岸鳥語花香,更有那中國絕無僅有的“北五省會館”佈列其間,將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結合得相得蓋彰,把古典建築與現代藝術陪襯得妙趣橫生,身臨其境,如夢如幻,可品茗論道,坐聽民歌,望天上雲捲雲舒,看山前花開花落,一時竟不知雲裡霧裡,欣欣然,其意氣洋洋者也,怎一個美字了得!

想著那醉人的綠,想著那明媚的暖,在這“三月江南花滿枝,風輕簾幕燕爭飛”的季節,我有幸去了一趟向陽。目的很簡單,不是遊山玩水,也不是訪古探幽,而是品茶。

去過陝南的人都知道,很有名氣。最名副其實的,不僅色香俱佳,而且也營養豐富,保健功效與文化價值頗受世人稱道。這與其生長的地理位置有關,更與陝南濃郁的風土人情有關。獨特的環境孕育獨特的物種,獨特的物種產生獨特的文化,這是自然法則,也是社會規律。我覺得,最能體現陝南文化特質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這裡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喝茶好啊,茶香四溢,可以醒腦提神、生津止渴、消食開胃,甚至成為深化民族感情、促進世界貿易、提升生活品味、推動文明發展的“綠色能源”。茶鄉、茶道、茶人互生共融,物質、精神、生態相輔相成,而要真正全面地讀懂茶文化的內涵,就不能不去向陽。也許,只有到了向陽,你才知道什麼是好茶,什麼叫茶好。說真的,我就是奔著這個想法而來的。

春風十里-向陽尋夢

看吧,一條條石板鋪就的長街小巷順山勢排開,一座座民居依江邊分佈,房與房之間石階相通、巷道相連。在漢江兩大支流任河和渚河的交匯處,突然拱出一個金碧輝煌的所在,那是向陽瓦房店的“北五省會館”。整個建築氣勢恢宏,沿南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戲樓、觀戲樓、鐘鼓樓、過殿、大殿,形成三進封閉院落。飛簷斗拱,雕樑畫棟,殿與殿之間飛簷飾物栩栩如生,一磚一瓦,無不見證著昔日向陽的榮耀。此地上通巴蜀,下接荊湘,依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繁忙的茶葉貿易,成為商旅馬隊市井。早在明清時,有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以及“北五省”商幫在此建有會館,通過這些商會將當地盛產的茶葉、麻、蠶絲、生漆、桐油、木耳、藥材等土特產運往漢口、上海、重慶、西北等地,日夜舟楫穿行、車水馬龍,被譽為“小漢口”。

需要說明的是,清代“北五省”屬全國通用的地區稱謂,包括直隸、陝西、山東、山西、河南五省,北五省會館就是由這五省商人共同出資修建而成的。當年捐資修建會館的商人後代,至今還保留著捐資票證,他們曾拿著票證來到會館尋找祖輩遺蹟。

當年,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此的茶商,用馬馱或人挑簍背,一路經西鄉、漢中到河西走廊,和以咸陽為出發點的絲綢之路相接;一路從任河進入四川到成都,再通過雅安地區的滎經境內的尊楗閣茶馬古道,就和西南地區的茶馬古道相連接,通向西藏、印度、緬甸等地。運輸茶葉使沿途每三四十里形成一個集鎮,“其民晝夜治茶不休”,達到“男廢耕,女廢織”的程度。

可惜,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因修建安康水電站,武昌會館、湖南會館、黃州會館被毀。好在解放初期,北五省會館被改作瓦房店糧站,作為辦公囤糧之地,使得其倖免被毀,成為六個會館中現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尤其上世紀五十年代,此館被作為糧倉,糧管人員為了防潮,在牆壁外五十釐米處安裝了夾層木板,才使得這些珍貴的壁畫倖免被毀。二零零七年八月,會館屋頂漏雨導致牆壁外的木板脫落,紫陽縣文物管理人員在查看災情時,發現了壁畫痕跡。隨後,經過陝西省及安康市考古專家現場勘察修繕,終使這些創作於清道光至同治年間的藝術作品得以重現光彩。

春風十里-向陽尋夢

仔細看去,這些壁畫內容確實不錯,多以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甘露寺等三國故事和中國古代節孝、神話故事為主要題材,其工筆手法精湛細膩,山水、草木、竹石、動物惟妙惟肖,人物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活。畫面如此宏大,雖經百年煙塵燻覆,但摸起來仍有凹凸質感。無論規模數量,還是保存完好程度、藝術水平標準等,皆國內罕見,屬目前陝西境內發現的最大清代建築壁畫,對研究商貿會館史、建築史、美術繪畫史、民俗文化史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其實,這些壯觀場景和商業傳奇,皆因茶而起。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穀……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這是史書關於秦巴茶區的最早記載。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是:過去,茶和大黃屬於最受夷人歡迎的東西,全世界也只有中國可以供給這些山珍。夷人對茶的歡迎程度,就像當時中原人對夷族交易物中的馬一樣。他們天生愛好牛奶和奶油,這種奢侈嗜好的結果造成了結便的毛病,這毛病只有靠大黃和茶才可洗他們的腸胃,恢復他們的精神,一旦把這些東西予以剝奪,便會馬上病倒,進而危及民族存亡。

正因如此,夷人對茶葉十分依賴。茶能解毒去病,可以解油膩、助消化,若控制了茶的供給,就等於控制了夷人的生活,所以茶葉自唐朝以來不但成為中原王朝與夷人之間的大宗經貿產品,而且也成為內地與邊疆、西域地區保持友好關係的物質手段。“茶馬互市”,因此而生;向陽茶山,就是佐證!

這一貿易活動,不僅維護了當時中國邊疆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夷夏之交,義利之辨,寅賓尚忠信而篤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而且也成為唐宋以來歷代王朝採取“安邊興國”的重要策略。通過“茶馬互市”,既滿足了封建王朝對戰馬的需要,又為朝廷提供一筆鉅額的茶利收入解決軍費之需。為此,許多夷人開始學習中國文化,對華夏民族倍增嚮慕之心,友好往來、和平發展的作用遠遠超過了經濟意義。

“蠶絲素為夷人所重,至茶葉則夷人更以之為命,是中華之所以能制外夷在此,而外夷之受制於中華亦在此……與夷人交易,茶葉為先”。隨著茶的傳播,華夏與番夷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合作。通過貿易、思想等滲透,最終獲得番夷在心理上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心也隨著茶而發生空間上的轉移,最後形成一個無形的茶葉疆域與茶葉貿易圈。這不能不說是茶的魅力所在!

唐宋至清,紫陽茶葉年年入貢,遂成天下名品。《新唐書》記載的“金州土貢”有麩金、茶芽、椒、乾漆、麝香、杜仲等,國家檔案館珍藏的《大清徵茶令》是記錄紫陽茶的歷史物證。自大唐帝國第一個“茶馬互市”催生中華第一條“茶馬古道”後,這條商貿之旅便在陝甘境地綿延,最終匯入“絲綢之路”,紫陽茶便是這條古道上流通的重要物品。

從一項數據可以看出,茶葉能夠帶來的效益到底有多大:清初,全國茶葉產量為235萬擔,到光緒年間增至450萬擔,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用於出口;嘉慶年間(1796-1820),政府茶葉財政收入僅為57萬兩白銀;從1867到1894年,即便英國人大量輸入鴉片,中國茶葉的出口額也能與之相平衡;1880到1894年,茶葉關稅收入達到了5338.9萬兩,年均449萬兩,茶葉確實為大清財政帶來很好的收入。根據1871-1873年的外貿統計,中國平均每年出口值為11000萬元,其中茶葉出口值為5797萬元,佔52.7%。而福州口岸輸出的茶葉價值又佔全國茶葉的35%至44%,福州港僅茶葉出口一項,就佔全國出口總值的20%左右,成為中國港口的執牛耳者。

不得不說的是,隨著英國人在印度進行茶園種植實驗開始,國際茶葉市場就發生嚴重改變,茶葉不再屬大清王朝的獨有之物。這份長期被中國人寄予厚望的細軟之物,一旦“專利共享”,無形的茶葉長城便頃刻倒塌,從此“以茶制夷”、“以茶富國”的夢想成為歷史煙雲。

儘管如此,昔日“茶馬古道”留下的點點滴滴仍在惠澤著向陽茶人。隨著鄂、川、湘、皖為主的大量移民遷入陝南墾荒,帶來先進的茶葉種植、製作技術,向陽茶山依然以與眾不同的品性,源源不斷地為這個世界奉獻著自己的精華和使命。

春風十里-向陽尋夢

今天,我心懷嚮往,輕輕漫步在馬幫曾經走過的斑駁商道上,能感覺到,耳邊依稀迴響著噠噠的馬蹄聲,還有那身強力壯的牙子客圍著貨物細細盤算,他們拉下袖子,時而兩手靠攏一言不發,時而捏指頭論價。叮噹叮噹,鈴聲由遠而近,淳樸勤勞的山民在趕著馬隊運板石……

偶爾從山谷深處升起一縷青煙,青煙下幾間石板老屋,一籬野花,木窗內幾條燻肉,三五老人坐在泉邊石頭上談笑風生。他們身旁,曲徑幽巷,門匾石雕,浸透著幾許歲月滄桑,訴說著多少陳年舊事。最後一聲長嘆,往昔不堪回首,唯有淡淡茶香縈繞心頭……

山路彎彎,暖陽拂面。空氣清新,溪下山林,不經意間,可見峰巒下、石徑上、雲深處、松竹間、洞泉旁,一個或幾個青袍道士、海清僧人、山中樵夫,或頭戴斗笠,或一襲蓑衣,或一管洞簫,或竹杖芒鞋,悠哉遊哉,逍遙而過,向蒼茫走去。

“桃花未盡菜開花,夾岸黃金照落霞。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林立風中,我想著清代興安知州葉世倬的詩句,面對靜美如畫茶山,思緒萬千,心口時時湧起一種說不出的聲響:向陽,向陽,春風十里,夢入茶鄉!

作者簡介:鄭長春,筆名老槍,1975年2月生,知名青年作家、資深傳媒人,現為中國青年文藝學會顧問、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供職於陝西省委政法委《政法天地》雜誌社,著有紀實文學作品集《急紅眼的中國人》、散文集《激情碰撞》、《古鎮遺夢》、《賒店物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