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您血壓還是有點高,平時多注意,我給您開的降壓藥得按時吃。如果身體還有什麼不舒服,您再給我打電話。”結束了上午的第二個問診,流村鎮老峪溝地區鄉村醫生張德鳳立即趕往下一個地點。腳下的路,張德鳳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從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她已經在大山深處的道路上奔走了31個春秋。

“我基本上是每天早晨出門,中午12點左右回。距離近的,一上午能去三四家;距離遠的,像長峪城村,騎車路上來回就得2個小時,一上午可能就只能去一個地方。”張德鳳說。

雖然是老峪溝村人,但張德鳳的看診範圍並不僅限於本村,其他4個統屬於老峪溝地區的村——馬刨泉、長峪城、禾子澗、黃土窪都在她的工作範圍內。

張德鳳說,地處深山區、出行不便是困擾村民外出就診的最大問題。“如今在山區生活的村民以老人居多,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要是突然遇到個頭疼腦熱的,別說是去昌平、市區,就是去鎮裡的社區服務中心來回也比較困難。”行醫31年來,無論是她家的座機號碼,還是她個人的手機號,附近村民幾乎無人不知。“只要是村民找我,我都會去。”

立志成為一名鄉村醫生,源於張德鳳14歲時的一段經歷。“一天半夜,家裡人發高燒,我一個人往返於村衛生室和醫生家,來回8裡地,最終才請到了醫生看診。”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而醫療條件有限、求醫無門帶來的焦急和無奈也深深印刻在了她的心裡。

中學畢業後,張德鳳自願在村醫務室幫忙。1987年,經過培訓考核,她正式成為一名鄉村醫生。此後,為方便村民看病,在村委會的支持下,經區相關部門審批,張德鳳成立了老峪溝村衛生室,地點就設在自己家。衛生室面積不大,東屋兩間房一間是輸液室,一間是藥房。“平時村民看病,方便來衛生室的就過來,不方便的話,給我打電話,我就過去。”

從成為鄉村醫生的那一刻起,張德鳳就給自己定了要求:凡是自己能治療的,一定盡全力醫治;自己無法處理的,要到現場看看情況做出基本判斷,幫助聯繫醫院,讓病人儘早到醫院就醫,絕不讓病人的病情延誤。

長期徒步走山路、冬天迎風騎車看診,讓張德鳳患上了風溼病,膝蓋總是隱隱作痛。但這份工作卻早已成為一種責任和堅守。“今年我61歲,還能再幹不到10年。只要村民有需要,我願意一直幹下去。”

“今天感覺怎麼樣,還難受嗎?”

“還行,就是有點兒發燒,還得麻煩你幫我輸液。”

上午,張德鳳又來到一位已高位截癱40餘年的村民家中。由於長期臥床,褥瘡嚴重,張德鳳一有空就來探望,幫其拿藥、輸液。“他一不舒服就會給我打電話,我也盡我所能幫他治療。”張德鳳說。輸好液後,背起醫藥箱,張德鳳趕往上午最後一位病人家中……

在昌平,像張德鳳這樣的鄉村醫生有301名,他們堅守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第一線,為278個村的村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張大夫在自家衛生室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1976年,張大夫高中畢業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張大夫高中畢業證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1976年,張大夫在老峪溝村衛生室,牆上的“赤腳醫生堅持戰鬥在農業學大寨第一線”宣傳畫時代感很強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1980年,張大夫與流村中學老師王府林結婚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1980年,獲得赤腳醫生證書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赤腳醫生證書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1987年,獲得鄉村醫生證書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鄉村醫生證書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1989年,獲得刊授學院證書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徒步去農戶家中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院內有一副棺材,家人已開始為病人準備後事,張大夫一直堅持治療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張大夫工作中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張大夫工作中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張大夫工作中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張大夫冒雪徒步3公里到黃土窪村為村民看病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生,她一直把藥箱子當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昌平鄉村醫生張德鳳:堅守深山 初心不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