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比餘額不足更悲哀的是餘生不足

比餘額不足更悲哀的是餘生不足

親愛的,見字如面

我是宗柳伽

時光漫漫,人生海海

希望我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朋友

1

“這個時代,不缺算計,只差計算”

前兩天,一個剛剛畢業的姑娘在朋友圈裡求助,

求職的時候兩家公司同時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國內知名企業A:資源好,渠道好,是她嚮往的行業;

自媒體大號B:死守辦公室一畝三分地,但是薪資高。

剛畢業就面臨抉擇,是向金錢勢力低頭,還是為長遠考慮受苦。

她最後抵抗住了金錢的誘惑,選了A。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她肯定會選擇A的,

畢竟她是那種兜裡揣著幾百塊就敢揹著包北漂的姑娘,

住著青旅,吃著泡麵,拿著低於北京最低工資標準的薪水,

還能給我講她想要攢錢買房的宏圖大志。

比余额不足更悲哀的是余生不足

從那個時候起,我就覺得她是一個很會“計算”的姑娘,

工作,買房,結婚,生子,都躺在她的人生規劃圖裡等著被實現,

她是我目前為止見過最會設計人生的姑娘。

如果是你面臨這種選擇呢?是向金錢低頭還是為理想奮鬥呢?

是我,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A,

金錢不該成為困住夢想的束縛,而應該是夢想的推進器,

錢是會越賺越多的,可是人生只會是越過越少的。

如果說只和你談理想不談薪資的老闆是流氓,

那隻知道賺錢不知道實現理想的自己就是強盜,

老闆拿走的只是你的物質,你扔掉的卻是自己的一輩子。

2

在臺灣,22k是一個很普遍的說法。

意思是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只能領到兩萬二的薪水。

22k新臺幣換算成人民幣,大概4900元。

但是你知道嗎?你的人生不止這一個22k。

如果人平均年齡是82歲,大學畢業22歲,

剩下60年,一年365天,一共21900天。

你覺得22k薪資少,,但是你的人生“餘額”還不足22k,

你更應怕這個22k少才對啊!

人生只剩不到22K時,那你今天還要做你正在做的事嗎?

這就好比你擁有一張“人生儲蓄卡”,

大學畢業之後你的餘額是22k,之後每過一天數字就少一點。

最近金士傑主演的一則公益短片在社交網絡上爆紅,

名字叫《下一個十年,你會在哪裡》,

畢業季+勵志短片真的是一碗豪華版的雞湯。

比余额不足更悲哀的是余生不足

不僅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小白看的情緒激昂,

估計就連混了職場幾年的資深老油條都要老淚縱橫了。

從出生開始,我們學說話,學走路,學習用筷子,

這些成長就輕鬆的消耗掉了我們寶貴的十年光陰。

之後我們學寫字,學知識,學做人,

又花費掉了我們十年的人生“存款”。

之後呢?大學畢業,步入社會,

突然有一天聽到隔壁新來的實習生談論理想的時候,

才驚覺,原來你都忘了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了。

買東西時左右比較,

卻對浪費自己的人生如此慷慨大方,

寧願用它來等待衰老,也不去實現理想,你真的不會後悔嗎?

3

愛爾蘭有一位名叫Allan Dixon的小哥,

他現在的人生簡直像是開了掛一樣,

做著號稱全世界最好的工作,拿著每個人都羨慕的薪資,

而在2013年之前,他都是一個每天守著電腦的碼農。

直到後來,他參加了澳大利亞旅遊局的工作應徵,

他打敗了來自196個國家幾十萬的競爭者,

最終他拿到了這份“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的offer。

之後他在澳大利亞的野外生活了6個月,

拍拍照片,發發視頻,6個月過去領取了10萬澳元的工資(摺合人民幣53萬元)。

自打放飛自我之後,小哥就愛上了冒險的生活,

於是徹底辭掉了碼農的工作,當上了一名全職的冒險家。

這也讓小哥意識到,原來自己除了會寫程序之外,還有別的“特異”功能,

他發現自己很招小動物喜歡,尤其是澳洲短尾矮袋鼠,

打開他的ins,簡直堪比動物園,親親抱抱簡直像是他養大的一樣。

比余额不足更悲哀的是余生不足

之前那場6個月的冒險,不僅帶給他豐厚的薪水,而是徹底的轉變了他的人生,

不然他今天還是坐在辦公室裡,敲打著鍵盤,熬著夜喝著咖啡,

那麼你呢?對自己現在的工作還滿意嗎?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是什麼嗎?

或許你會說他命好,得到了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

可是這個機會也是他自己努力得來的,

我們什麼時候變成了坐等機會上門的人呢?

小的時候我們會為了一塊兒糖,而努力的背下一首唐詩,

現在卻要站在原地等著糖自己跳上我們的手心。

雖然我們未必能拿到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但是努努力,我們可以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不值得嗎?

4

大學畢業,22歲,人生餘額不到22k,

20多歲要做些什麼,才能不讓60歲的自己後悔呢?

其實上了十幾年的學,老師從沒教會我們怎麼看清自己是誰,

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多是知識、技能,

家長也好老師也好,你走出校門拿的薪資就代表著你的成就。

一路狂奔,工作、結婚、生子……

三四十歲的你,人生餘額不到20k,

家庭、孩子、事業看上去都不錯的樣子,

但是總覺得缺少些什麼,

你還記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嗎?

絕對不是在家相夫教子,也絕對不是在辦公室左右逢源吧!

除了洗衣做飯帶孩子,開會溝通做表格,你可能還會更多。

十幾歲,家長說專業要好找工作,你放棄了喜歡的中文去學了會計;

二十出頭,父母說工作要穩定,你去當公務員;

大家都說,三十歲前一定要結婚,你牽手了一個人…

你問過自己,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人生只剩不到22k,你真的希望自己活在別人的計劃中嗎?

與其浪費時間和熱情去走一條自己不喜歡的路,

不如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能離你想要的人生更近!

比余额不足更悲哀的是余生不足

想象一下——七八十歲的你,人生餘額不到1k,

你頻繁進出醫院,家裡的藥堆得像座小山,

你已經忘了早上的藥是幾點吃的,中午的飯吃過了沒有,

等待著監視器“嘀——”的一聲宣告你人生的結束,

那個時候,你回顧自己的一輩子,是平淡無奇,還是精彩無比,

每個人都擁有著相同的起點和終點,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要用有限的人生等待這個已定的結局,

明明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擁有一個無限的人生。

如果你現在正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朝著理想的方向努力,

那麼請堅持下去。

如果你現在正渾渾噩噩的生活,隨波逐流,

那麼請問你,人生已經進入倒數,你還要做你正在做的事情嗎?

比余额不足更悲哀的是余生不足比余额不足更悲哀的是余生不足

微博:宗柳伽

江湖人稱伽(jia)姐,也可以叫我伽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