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我省聯產承包到戶第一人:李雲山

我省聯產承包到戶第一人:李雲山

李雲山帶著記者參觀整齊美觀的新社區。

我省聯產承包到戶第一人:李雲山

李雲山的3個筆記本記錄著身邊的變化。

核心提示

1978年的一個冬夜,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村民將鮮紅的手印,按在了分田到戶的一紙契約上,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半年多之後的1979年9月,陝西省南鄭縣紅茶人民公社鐵匠街生產隊(現為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鐵匠組)也開始了分地分田、包產到戶。1980年9月,中央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即1980年75號文件,肯定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到1981年底,全國農村已有90%以上的生產隊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到1983年底,全國農村基本上實行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當年帶領鐵匠街生產隊實施包產到戶大膽舉措的是生產隊隊長李雲山,他因此被稱為“我省聯產承包到戶第一人”

6月初夏,陝南漢中到處一片綠色。

通往四川的省道從南鄭區紅廟鎮穿街而過,街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從街道一直往南就是曾經輝煌而略顯神秘的鐵匠街了,大街上顯得自然而平靜……

生產隊“當家人”的記憶:

“村民愛面子,只在晚上去別的村借糧”

李雲山,出生於1942年,17歲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學習國畫,20歲響應號召參軍入伍,1963年再次響應號召回鄉務農。當時的紅廟鎮稱為紅茶人民公社,李雲山會畫畫,所以出板報、寫標語、畫毛主席像就成了他的主業。1979年下半年,當上生產隊長的李雲山決定將公社田地分給每戶村民耕種。

在李雲山家的客廳,76歲的老李向記者講述1979年9月那次偷分公社田地的情景——

“那時候,耕地是公社的,牛是公家的牛,連人也叫社員,別說想把田地分到每戶,就是一根草繩用爛了也別想拿回家。成天喊公有制,可是大家都吃不飽啊,幹活都是你哄我,我哄你的。”

鐵匠街人自古都有做生意的習慣,可在當時從上到下實行“割資本主義尾巴”,做生意可就是投機倒把的勾當,弄不好再給你頭上扣個“資本家”的帽子,餓得沒法的村民只好偷偷摸摸地幹一點。“全村人都沒有吃的了,窮,還好面子,於是很多人只有晚上去別的村借糧吃。”李雲山比畫著說。

據李雲山講,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鐵匠街生產隊的社員是上工遲到,分工亂鬧,記工計較,成了全公社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穿衣靠救濟,用錢靠貸款,插秧靠上面。在一次縣上召開的村鎮縣三級幹部會上,有縣上領導很不留情地指責說鐵匠街的稻子割完了,全縣的糧食就收完了;鐵匠街的秧插完了,全公社的播種就結束了。

1977年到1979年初,鐵匠街生產隊社員一個勞動工才值9分錢,一年下來,村民們分的糧食不夠吃不說,工分錢也被提前預支光了。1978年底,原來的生產隊隊長因為首先不能讓大家吃飽,被迫辭職。

36戶村民深夜做出的大膽舉動:

把耕田分了自己種糧食

1979年2月,當時的公社書記鄒義軍告訴剛從部隊回來的李雲山:“讓你當隊長,只要想辦法讓大夥吃飽就行。”本身對治理村子窮困面貌已有些想法的李雲山則直截了當地提條件說:“要幹也行,但一是不得干涉我工作;二是我只幹三年,把村民生活弄好就辭職。”看到村民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李雲山一直很心酸。“那陣子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在想如何讓鄉親們儘快吃飽肚子。”老李說。

在看到村民把自家自留地務弄得非常好而集體田地卻只見幹活沒有收成時,李雲山就思謀著把地分給每家每戶去種,但當時的形勢是沒有人敢對這做法拍板的,說是“犯法呢”。後來駐村工作隊的胡忠貴經不住李雲山的死纏硬磨就默許了,但最後一再聲明:“如果出事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

當年6月,經過李雲山和幾個社員連續幾晚上偷偷地協商、醞釀,李雲山把生產隊36戶的150多名村民分成了三個作業組,以糧食產量給各組記工分,把地裡的紅苕估產後分給各家各戶,由各家各戶自行收穫折算成口糧。秋收後,李雲山決定把旱地分到各家各戶作為口糧地,得到了全體社員的一致贊同,因為每家每戶有吃的了啊!儘管李雲山也擔心上面來查私自分地,但他再也不用為社員出工不出活而煩心了,社員們就像照顧自留地一樣種著地裡的莊稼。

當年秋天,鐵匠村的旱地玉米、豆子等作物大獲豐收。“同樣的人,同樣的地,產量翻了一番。”李雲山說。

但在後來的勞作中,由於秧田沒有分到戶,插秧時個別社員出工不出力的老毛病又犯了。李雲山便找工作隊商量著想把水田也分到戶,在同幾個骨幹村民聯繫時,大家紛紛搖頭說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那時來來回回的運動實在是讓 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害怕。

在經過幾次激烈的爭論,李雲山最終和村民達成一致:秘密分田耕種!這個大膽的決定距離黨中央75號文件早了整整一年,此刻,歷史的時鐘將鐵匠街生產隊的“大膽分田”行為定格在1979年9月!

“開完會專門告訴每個社員,要保密,給誰也不能說!”事過千秋,但李雲山回憶起來的神情看起來仍然很沉重。

李雲山做法獲得肯定:

“他是敢吃螃蟹第一人”

在分地到戶過程中,李雲山組織社員還偷偷將生產隊的田地分成三等九級平均分配,集體的農具按市場價折舊後分到一戶或幾戶社員手中,社員在完成了公購糧後,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土地分到戶的當年,全隊的播種進行得很順利,由原來的最後一名一躍成為全公社頭一個完成夏收、夏插和夏糧入庫任務的生產隊。根據當地相關資料記載,1980年秋,鐵匠街生產隊糧食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收成,給國家交售的公購糧是一年前的4倍,剩下的糧食也夠村民吃了。

但就在同時,有人把鐵匠街生產隊告到了縣委,說是人吃飽了,卻把集體的地分給了個人,大隊的牛也快被累死了。

當地一位老幹部回憶:“當時上面還派了工作組來調查,縣上有領導曾想讓把個人收穫的小麥和油菜籽一顆不少地收歸集體,甚至還有個別領導想以破壞生產罪抓人問罪。但當時的區委書記李萬堂明確提出,鄧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講話中已經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解放幹部和群眾的思想,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同時也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對於鐵匠街生產隊出現的新問題,還是應該看結果,看群眾是否擁護;並稱贊李雲山是敢吃螃蟹第一人。”

南鄭區委一位幹部告訴記者說,從史料記載上看,當年的鐵匠街生產隊提前分產到戶是相當成功的,村民富了,有吃的了,生活狀況也好了,當時還有很多村子都偷著去參觀學習呢。原南鄭縣紅廟區委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鐵匠街生產隊將田地分到戶,說實在的,當年的領導都是捏了一把汗的,但在當時全省其他地區還沒有人這樣做,為此我們還受到地區以及省上表揚了的!”

李雲山說,當年在知道村民將村裡的田地偷著分了種植的做法得到“公社以及地區領導的肯定之後”心中喜悅,連夜到幾個老哥們家中相互告知,“一高興還弄了點苞谷酒就著自己做的泡菜祝賀了一下”。

提起39年前因為種地卻差點被抓而之後又被領導肯定做法的事,村民老趙感慨萬千:“知道被上面表揚後,大家種田的勁頭更足了,而老李則一再強調不敢把地荒蕪了,一定要高質量務做,記得老李說‘糧食種好了,大家才不會餓肚子嘛’!”

“39年前的生活對於鐵匠生產隊人來說是苦澀的,但這幾十年來都是在逐步好起來的,這不能不歸功於那次私分耕田種!”老李的大兒子說。

老李記錄的變遷:

從生病硬扛到受益農村醫療保險

採訪中,李雲山拿出了藏在箱底、已經發黃的3個筆記本:“這一般是不讓別人隨便看的!”老李笑著告訴記者說。

隨手翻開,就看見筆記本里的《病苦》:鄉村五月人倍忙,又收又插又搶場;無油無鹽無人問,誰能管誰肚飢荒;苦旱暑熱終累病,怎能求錢去藥方……落款是1979年6月25日。從這些筆記本上記載的內容記者得知,這是細心的李雲山老人記錄了近三十多年來發生在自己身邊或者附近村組的事情,有順口溜,有日記,還有隨筆。李雲山說,現在生活可好了,吃穿根本不用愁,可是農業社那陣子,人多窮苦啊,婦女生娃娃都是由赤腳醫生接生,大小病只能硬扛著。

老李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快40年了,我看著鄉親們由生病硬扛到自己掏錢治療再到現在的看病還能報銷,日子一個比一個過得好,都說早知道偷著分地也是改革,還不如那會兒多搞些名堂呢。

“農村合療徹底解決了農民看病的難處,村子裡的每個人都參加了農村醫療保險,不用再為看病發難了!說句心裡話,三十多年前就根本沒想過會有現在這好日子!”在一旁的老李大兒子笑著說。

現今的社區小組:

村民人均收入超1.6萬元

昨天,紅廟社區主任張平向記者介紹說,現在的鐵匠街是社區的一個小組,共有206人,基本上都在經商、外出務工、搞運輸和種植茶葉等;村裡通了水泥公路,也通了自來水,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存款,村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16800元,還湧現出了40多個好公婆好媳婦呢!

在張平的引領下,記者眼前呈現的是座座拔地而起的小洋樓,街面上商鋪林立,叫賣聲、吆喝聲充滿耳朵,大街上一片繁華景象。

之前鐵匠街的命名來源於很多匠人在此地靠打鐵器謀生,有的還把生意做到了外地。“但現在基本沒有人弄這傳統手藝活了,都去搞其他的了!”李雲山不無遺憾地說。

李雲山就住在一幢四層的小樓內,牆上到處掛著自己的畫和裝裱好的書法作品。“上下四層,每層都有衛生間,還有客廳,都是我設計的,花了20多萬呢!”李雲山自豪地說。他指著不遠處悠閒喝茶打牌的幾個老人說:“鄉親們如今生活都好著呢,不愁吃不愁穿的!”

在落日的照耀下,放眼望去,昔日的老鐵匠街已經不復存在,替代它的是整體如一的新街道和村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