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橋。

《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一九三四年十月作)

卞之琳的《斷章》,全詩瀟灑就那麼四句。橋本身是一道風景,橋上的行人、車馬,橋下穿行的船隻,流淌的河水,這些風景在橋上人的眼裡,而橋又在橋外人的風景裡。

橋有通行之用,亦能觀賞。人天生不喜歡孤獨,想盡辦法來解決人與人的交通問題,架橋是一個絕好的辦法,本來各自孤立的群體,因為橋而將此岸與彼岸連接起來。解決了通行的問題之後,古代的能工巧匠又將智慧與美學賦予在橋的建築上,位於河北趙縣洨河上的趙州橋,又稱安濟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面寬10米,兩側42塊模仿板上刻有龍獸狀浮雕,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趙州橋。

除了解決通行之用,體現人類文明與建築美學兩方面之外,我認為橋還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斷章》中所描述的,橋成了一道風景,或者是觀賞風景的平臺,在觀賞中,你可以獲得審美的愉悅或藉此傳遞深重的感情。

古老的荒野石橋,連青苔也有年齡,鐫刻著潺潺的時間痕跡;彎彎的月亮下面是彎彎的小橋,一支流淌在心裡頭的童謠。歸田後的辛棄疾驚喜於“路轉溪橋忽見”,陸游報國無門落寞在“驛外斷橋邊”,最難耐白石道人“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的淡淡感傷……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貴州省荔波小七孔橋。

橋不僅好用、好看,還有故事,故事裝載著橋或者人的心思與記憶。

1937年的7月7日,北京盧溝橋炮火連天,鐵騎蹂躪。那是一個黑色的日子,永遠忘不掉的民族災難國恨家仇。也就是在那一年,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的長驅直入,中國現代橋樑之父茅以升和他的同事們含淚炸燬了親手建造還不足三個月的錢塘江大橋,直至抗戰勝利才又修復通車。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被炸斷後的錢塘江大橋。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如今的錢塘江大橋(錢江一橋)。

橋還有生活的道理,流水一般地訴說,勝過了汗牛充棟的經書。

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古時候一條洶湧的大河兩岸分別有兩個村子,一個村子富裕,一個村子貧窮。一位遠道而來的出家人打算在河上建一座橋,讓兩岸的人相互往來。聽說這件事後,窮村裡的人為之歡呼,富村裡的人卻堅決反對。出家人費盡心思多次勸說無果,橋終是沒有能夠建成,出家人也只得遺憾地離去了。不久,恰逢乾旱天災,河水也早已乾涸。窮村人實在過不下去了,便一呼百應蜂擁至對岸搶劫富村人家的糧食。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惡戰,死傷無數。劫後餘生的富村人開始反思了,他們主動在河上建了一座石橋,讓兩岸的人們互通往來,貿易和勞動力也有了良性互動。從此,兩個村子和睦相處了很多年。

還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說一個村上的人南瓜種得特別好,參加地區每年一度的比賽獲得了金獎。第二年,農人把自家的南瓜種子分送給了全村人,有人說他很傻,他笑笑說,人能夠知道南瓜的品種優劣,可那些給南瓜傳粉的蜜蜂卻是分不清的啊!那些說他傻的人恍然大悟,交口稱讚他的瓜種得好,人品更好。

從這樣的生活故事裡,我們懂得了心橋的架設才是最為緊要的。友誼之橋、誠信之橋、援助之橋、愛情之橋、親情之橋,如此等等的心橋把個體與世界連成一片,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心曲流淌、心花綻放,實在絢爛至極、高尚至極。

橋的隨想:卞之琳的《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劍雨》劇照與臺詞:我願化身為石橋。

站在橋上有清風徐來,俯瞰橋下現碧水漣漪。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報了橋上人的多情,橋是風景,是自然純真的美,同時也成為了人類心靈的一道歸宿,帶著深深的情感慰藉。而景外有景,畫中有畫,林語堂先生從另一個方面說:“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人生百態,有快意的歡笑,也有失意的苦惱,有空曠的徘徊,也有不盡的哀思,人在風塵世界中發現詩意,進而給普通生活的畫面賦予個體主觀的印記,然後在心底生輝、昇華。而與此同時,你也有可能在不經意之間裝飾了別人夢中的思念和溫馨。

(完)

結語:《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是一首精緻的哲理詩。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