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Snapchat 推出聲音交互濾鏡:比創意,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Snapchat 推出聲音交互濾鏡:比創意,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Snapchat 推出一種新的濾鏡,這次 AR 特效會在你說話時產生反應,這是 Snapchat 的第一個聲音交互鏡頭。

Snapchat 在國外已經不是什麼小眾應用了,但這家公司的創意似乎從來沒有枯竭過,時不時就推出一些新奇好玩的功能。最早 Snapchat 的濾鏡玩法主要是自拍,人臉和 AR 貼紙產生交互,拍出各種可愛搞怪的特效。後來濾鏡玩法延伸到了後置攝像頭上,特效可以加到現實世界,和天空等不同的場景產生互動。最近 Snapchat 又推出一種新的濾鏡,這次 AR 特效會在你說話時產生反應,這是 Snapchat 的第一個聲音交互鏡頭。

江郎才盡?不存在的

目前只有一個濾鏡有這個功能,選擇濾鏡之後,鼻子上會有個桃心的形狀,臉的兩邊有 HelloKitty 一樣的鬍鬚,頭上還有兩個彩色的,像彩虹一樣的耳朵。這個濾鏡特效會對周圍的聲音做出反應,在你說話時,兩隻耳朵會變大,發光的光環也變得更亮,就像動漫人物做出的誇張反應一樣。比起只能根據表情,或者自己進行變化的濾鏡特效,這種聲音濾鏡可以和人產生更多的交互,玩法也豐富了許多。

從 Stories 到濾鏡玩法,Snapchat 被 Instagram 等大牌應用抄了個遍,不過說真的,並沒有看到 Snapchat 有江郎才盡的跡象。推出新功能-被抄-再推出更好玩的功能,這個過程已經重演了無數遍,Snapchat 每次都沒有讓人失望。其實前段時間 Snapchat 還推出過一種新的濾鏡玩法 Snappables,可以讓你用表情、動作、觸摸等方式來玩遊戲。濾鏡的傳統玩法都是拍視頻,而 Snappables 讓你可以用臉部表情和 AR 貼紙產生互動,用表情玩遊戲,服氣!

只要玩法不斷創新,用戶沒有理由不喜歡

相比之下國內的短視頻產品真的很讓人擔心,最早 musical.ly 推出了音樂短視頻的玩法,讓 15 秒的豎屏視頻和各種音樂結合,拍出有趣,易於傳播的短視頻。然後今日頭條推出抖音,也採用了這種玩法,並後來收購了 musical.ly。2017 年年底開始,抖音迅速爆火,互聯網巨頭們反應過來以後,也紛紛開始推出自己的短視頻應用,騰訊復活了微視,百度推出了 Nani 小視頻,阿里也即將推出獨客。從已經推出的微視、Nani 小視頻來看,從功能到內容和抖音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套路太多太俗,讓人沒有看的動力。抖音還有個表情尬舞機比較有特色,不過除了這個也沒有看到更多創新性的玩法。

Snapchat 推出聲音交互濾鏡:比創意,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抖音、微視、Nani 小視頻

其實去年抖音還沒這麼火之前,我們就關注並體驗了抖音,當時提到一個觀點:抖音的視頻能讓人一直保持新鮮,和豐富的拍攝方法有關。分段錄製、背景音樂、轉場、特效等相互配合,有無數的創意可以想象。作為商業化的企業,去推短視頻當然要考慮資源、渠道等優勢,但最根本的是要刺激用戶產出更豐富的內容。從 Snapchat 的經歷就可以看出,只要玩法不斷創新,用戶沒有理由不喜歡。

Snapchat 推出聲音交互濾鏡:比創意,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Snapchat 的 World Lenses

說回到 Snapchat 的聲音交互濾鏡,其實還可以有更多的玩法。現在看來 AR 特效只是對聲音音量做出反應,如果和語音識別結合,根據不同的話語做出不同反應,豈不是更好玩?贊助商提供的商業化濾鏡也可以用到這一點,比如現在常見的玩法是動動頭,張張嘴,然後出現相應的濾鏡特效,未來可以讓用戶說出一些話,展示相關的特效。

Snapchat 只要一直保持創新,就很難被淘汰。可以確定的是聲音交互濾鏡也會被同行抄走,但我們無法預知 Snapchat 還會推出什麼更好玩的濾鏡。當然,更希望的是國內的同類產品也能多一些自己的東西,不要只是無腦抄襲,或者微創新。期待這些有想法、敢想敢做的產品能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