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肺氣腫的檢查項目有哪些?肺氣腫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病史採集要點

1.咳嗽、咳痰等原發病症狀發生的時間,是否長期遷延、反覆發作,是否合併氣喘。

2.原有咳嗽、咳痰等症狀的基礎上是否出現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和勞力性氣促。患者最初多在勞動、上樓或登山、爬坡時有氣促,隨著病變發展平地活動甚至靜息時也感氣促。

3.有無合併肺部感染的歷史。合併肺部感染時常有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通氣功能障礙進一步加重出現胸悶、氣促加劇,肺氣腫的診斷為嚴重時出現呼吸功能衰竭症狀如紫紺、頭痛、嗜睡、神志恍惚等。

(二)體格檢查要點

1.早期體徵不明顯。

2.隨著病情發展出現肺氣腫體徵:胸廓前後徑增加呈桶狀胸,肋間隙變寬,呼吸運動減弱。觸診語顫減弱或消失。肺氣腫的檢查叩診呈過清音,肺下界和肝濁音界下移,心濁音界縮小或不易叩出。聽診雙側呼吸音降低,呼氣延長,心音遙遠。

3.合併感染時雙側肺底偶聞及幹、溼性囉音。

4.嚴重者出現紫紺、浮腫、頸靜脈怒張體徵。

5.劍突下出現心臟搏動,較心尖部位明顯增強,提示併發早期肺心病。

肺氣腫的檢查項目有哪些?肺氣腫應該做哪些檢查

(三)輔助檢查要點

l.X線檢查

胸部X線正位片可見胸廓擴張,雙側肋間隙增寬,肋骨變平,胸廓話動減弱,膈肌降低且變平,雙側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紋理稀疏。肺血管紋理外帶纖細、稀疏和變直,內帶血管紋理增粗和紊亂。心影呈垂懸位,心影狹長。部分患者可見侷限性透亮度增高,提示侷限性肺氣腫或肺大泡。也有部分肺氣腫患者因合併早期肺心病、肺動脈高壓表現為肺紋理增加,肺動脈增寬。胸部側位片可見胸廓前後徑增加,胸骨後間隙擴大。

2.心電圖檢查

一般無異常,有時可呈低電壓。

3.呼吸功能檢查對診斷阻塞性肺氣腫有重要意義。肺氣腫的診斷表現為:①通氣功能障礙如第一秒用力呼氣量佔用力肺活量比值FEVl<60%,最大通氣量低於預計值的80%,最大呼吸流量曲線中呼氣流量明顯下降。③肺活量下降,殘氣及肺總量增大,殘氣/肺總量比值大於40%,說明肺過度充氣。③部分患者表現出肺彌散功能減低。④經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後肺功能無明顯改善,殘氣量增高。

4.血液氣體分析動脈血氣分析常出現明顯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壓(PaC02)升高,並可出現失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5.血液和痰液檢查

一般無異常,繼發感染時似慢支急性發作表現。

(四)進一步檢查項目

胸部CT,可幫助區別肺氣腫的類型及綜合判斷肺氣腫的程度。

肺氣腫的鑑別診斷:

1.慢性支氣管炎 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咯痰,每年至少3個月,連續2年以上,部分患者伴有喘息。一般發生在中老年,有長期吸菸史。慢性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伴有喘息。體檢肺部可聞及幹、溼囉音。胸部X線檢查可見兩肺肺紋理增多。

2.支氣管擴張 臨床表現為長期咳嗽、咳大量膿性痰及反覆咯血,部分患者可有杵狀指(趾)。支氣管造影、胸部CT可確診支氣管擴張。

3.支氣管哮喘 臨床表現為突然發作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及紫紺,體檢可有呼吸音延長、雙肺明顯的哮鳴音,血氣分析及肺功能檢查有助於診斷。

4.肺結核 肺結核患者多有結核中毒症狀或局部症狀(如發熱、乏力、盜汗、消瘦、咯血等)。經胸部X線檢查和痰結核菌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5.肺癌 患者年齡常在40歲以上,特別是有多年吸菸史,發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覆發生或持續的痰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質發生改變。胸部X線檢查可發現有塊狀陰影或結節狀影或阻塞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療,未能完全消散,應考慮肺癌的可能,查痰脫落細胞經纖支鏡活檢一般可明確診斷。

6.矽肺 及其他塵肺有粉塵和職業接觸史。胸部X線檢查肺部可見矽結節、肺門陰影擴大及網狀紋理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