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商家店鋪的幌兒

商家店鋪的幌兒

作者 | 李振仲

選自《這裡是白城》

吉林省地方誌資源開發立項項目

——

  在漫長的農耕時代裡,白城境內從事商貿、修理、加工、服務等業者為招攬顧客,推銷貨物,採用多種多樣的廣告,當時以招幌兒為表現形式。民間廣為流傳的俗語“敲鑼賣糖,各幹一行”,即是對招幌兒運用的生動描述。從事商貿、修理、加工等為群眾生產、生活服務的各類行業,有的開設店鋪、有的市集設攤,有的走鄉串戶,為招攬顧客,採用了實物、文字及標誌性等招幌兒方式,既適應了當時社會狀況,又方便了生產經營活動,形成具有白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隨著社會變革,經濟發展,一些招幌兒形式發生演變,一些流傳延續至今。

  實物招幌兒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貨物作招幌兒。如賣豬肉的將半扇豬肉懸掛在肉架上;賣糖葫蘆的將糖葫蘆插在用木棍、麥秸綁成的把子上。二是以器皿工具作招幌兒。打鐵的將爐子、風箱、砧子置於門外,並擺放打製的鋤頭,鐮刀、抓鉤等;文字招幌兒主要形式有三種:一是店鋪招牌。如旅店門前掛“安寓客商”,當鋪門外寫一“當”字,鹽店門外或影門牆上書寫“鹽”字或“鹽莊”。二是堂號招牌。如藥店“懷濟堂”“懷仁堂”,雜貨店“太順堂”,文具店“佔奎堂”等。堂號、招牌置於店的正堂或店簷下。三是以姓氏作店鋪或產品名稱。如×記飯館、×記包子鋪、×記鐮刀、×菜刀、×記鋤頭等。標誌招幌兒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商品象徵性招幌兒。如藥鋪門外牆上展示一膏藥圖形,二是行業象徵性招幌兒。如彈棉的門前掛一圓圈,周圍帶著棉絮;三是副產品作招幌兒。如釀醋的門前撒醋麩子,磨香油的門前曬麻糝等。

  走在白城子、洮南府以及各縣城的大街小巷,人們都會在商家的門前看到招攬生意的幌兒,有的鄉鎮也會看到隨風搖擺的幌兒。“走進小安廣,幾步一個幌兒”這句話,在白城流傳甚廣,說明過去安廣鎮掛幌兒的商家很多。30年後的今天,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過去商家的幌兒已被不鏽鋼、玻璃、塑料、木製等各式各樣的牌匾、霓虹燈、戶外視頻、電子滾動屏幕所代替,老舊的幌兒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過去白城老街的幌兒,仍然留存在老一代人的記憶中。

(一)白城商家掛幌兒的由來

  幌兒,原指布幔,又稱酒旗或曰“望子”“引子”,也稱“喚招”。時間長了逐漸擴展為各種行業標記的專稱。商業招幌兒是從懸幟、布挑發展演變而來的。懸幟,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就已出現。韓非子在《外儲說右上》一文中就有“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的記載。這不僅是對酒店經營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表明了當時人們已知道如何做商業宣傳了。

  中國早期的懸幟招幌兒形式基本相似,到後來才逐漸分化演變。布挑,是天津早期商號店鋪廣泛採用的一種形式,具有常換常新,造價低廉,製作簡便的特點。其多為彩布縫製,飾以布穗,用絲線繡店號及宣傳詞句。明清時期,天津招幌兒有了更為豐富的發展和應用。《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在遊天津楊柳青後曾賦詩道:“村旗誇酒蓮花白,津鼓開帆楊柳青。”這裡的村旗即是村頭酒店的招幌兒。清代詩人樊彬的《津門小令》中也有“津門好,水陸好生涯,桂蠹文犀洋貨局,天吳紫風估衣街,金粉認招牌”的記載。後來,天津的招幌兒逐漸流傳到地處關外的哈爾濱,又從哈爾濱流傳到白城。當年白城不同行業商家根據自家經營的特色,紛紛掛上不同的幌兒子,使人一目瞭然。20世紀初至80年代前,白城掛幌兒的商家其招幌兒特點是:

飯店 飯店的幌兒子一般用膠合板做成圓筒,形如面籮大小,纏上各種布條,下垂布穗,掛於店外。

理髮店 理髮店門外掛三色條布幌兒或三色條旋轉木幌兒,有的還寫上“朝陽取耳,燈下剃頭”等廣告語。

胭脂粉鋪 店門前擺著或掛著梳子和篦子。

客棧 店外掛一把柳條笊籬,配一紅布穗。這是由白城早先客店晚飯只備麵條而引發沿用的。

茶館 白城茶館的店外都掛個水壺,水壺下方繫個紅布條,有的茶館兼賣開水,外邊掛個木牌,木牌上書“好白開水”字樣。

錢莊 白城大多數錢莊外邊掛一疊銅錢,似柱狀的模型,中間飾一大銅錢,上有“源流元寶”等字樣,下系紅布穗。

車馬用品店 店外掛有鞭子、馬鞍等車馬用具。

煙店 掛方黑木牌,上書或刻“煙魁”字樣。“魁”即表示菸葉品質上乘,另有掛大煙袋為幌兒的。

鞋店 有用方木牌畫高靴和平底鞋的,或用木板製成靴之實物形狀,掛於門外。

顏料莊 店外屋簷下排列有序地掛起長約60釐米,杯口粗細的大棒槌。棒子周身漆塗各色橫道道,在風的吹動下,棒子相互碰撞,發出清脆悅耳、類似木琴的聲音。

修錶店 在門前掛一個大表盤模型為幌兒子。

切面鋪 掛一直徑三四十釐米的圓桶,下部周圍垂吊黃紙條,紙條時常更換。

澡堂子 門外掛一塊用生鐵鑄成的雲牌,長約70釐米,寬約30釐米,水燒熱後敲響雲牌引人前來。

當鋪 多用黑漆木匾,方形,書或刻金字“當”。還有在門外左右掛粗黑的辮子幌兒,下垂大錢模型。

膏藥店 掛菱形木牌,漆白色,上繪膏藥狀黑色圓形,每塊膏藥板間用木製的魚形分割開。魚是一種吉祥的標誌。還有的用一塊白布周圍繡縫邊飾,中心同樣繪以黑色圓形。

饅頭鋪 用一根木棍插上一個木製饅頭模型。也有門前放一籮筐,擺上幾個木製饅頭模型的。

麻繩店 用幾種麻繩捆紮好直接掛於店外。

醬醋園 幌兒子有方木牌和扁平葫蘆形木牌等不同形式,上寫“醬園”“醬”“陳醋”等字樣。

酒莊 在店外掛一酒葫蘆,系一塊紅布穗條。

修車鋪 門口掛一箇舊車圈為幌兒。

  過去白城的商家,如福豐達、匯源湧、遼北飯莊、靖安茶社都有自己獨特的幌兒子。白城的老商號也有在幌兒上寫字的,如藥店在幌兒上寫上所賣的藥:“丸散丹膏,參茸飲片”等等;如茶葉店宣揚自己的貨好,在牌幌兒寫上“清潤肺心,香氣宜人”;如酒店在牌幌兒寫上“太白遺風,陳年老酒”;也有以便宜來招客的,如小飯鋪的“家常便飯,經濟小吃”;有誇耀信用的,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等等。小小招幌兒內藏無限商機。白城過去的幌兒代表的就是一種商業招牌,也就是賣什麼吆喝什麼。招幌兒是白城人生活中極富文化的一種商業現象。

(二)飯店掛的幌兒

  說起老白城商家的幌兒,人們最難忘記的是飯店的幌兒。飯店的幌兒猶如一朵朵絢麗多姿的小花,點綴在社會經濟生活的百花園中,呈現著特殊的風采和魅力,反映了白城的民俗與風情。

  白城飯店的幌兒是用薄木板或薄鐵片圍成的一個圓形,大小和農村篩面的籮差不多,象徵著篩面的籮與蒸饅頭的籠屜;幌兒的圓圈外側系三根繩或畫三道槓,代表天、地、人;上邊繩上繫有各色的紙花或布花,寓意燒麥與花捲;幌兒的圓圈下面用布條做穗,形象地表現下鍋沸騰的麵條;紅色穗代表豬肉;藍色穗代表牛羊肉。幌兒的最上面有一個鐵鉤,鐵鉤下是一個小圓筒,掛幌兒時用一個木杆插到鐵鉤下的小圓筒裡,掛上後一抽木杆就完事了。摘幌兒時將木杆插到鐵鉤下的小圓筒裡,往上一排就摘下來了,非常方便。白城飯店的幌兒從顏色上分有紅色、藍色,紅色表示為大眾飯店;藍色表示為清真飯店。說起紅幌兒的來歷,在白城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洮兒河北岸的一個漁村,有對夫婦倆人開了一家小飯店,專做各種鮮魚,為了引來行人的光顧,這對夫婦用了一隻破籮筐掛在樹枝上,招攬生意,這招果真奏效,生意日漸紅火。誰知同行非常嫉妒,用豬血潑在籮筐上,以示嚇唬客人,結果適得其反,紅紅的顏色十分醒目,夫婦倆生意更紅火了。從此,凡漢族人經營的飯館都開始掛紅色幌兒子。清真飯店,即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民餐館,掛藍色幌兒子,有“清淨無染”之意。

  飯店幌兒的數量很有說道。有的掛1個幌兒,有的掛兩個幌兒,有的掛4個幌兒,在白城最多就是掛6個幌兒。當然,在比較大的城市也有的飯店掛8個幌兒的,但一般人不敢進去。

  在白城,掛1個幌兒的飯店,基本是小吃、粥鋪、冷麵店,備有應時的大眾飯菜,有多種小鹹菜出售,主食都是米飯、花捲、饅頭、餅、粥、麵條,副食是家常炒菜和酒。

  掛兩個幌兒的飯店是大眾飯店,價格比較實惠,備有白酒、啤酒和各種炒菜。一般都是桌挨桌的大眾餐廳。小桌能坐四五個人,大桌能坐七八個人,能炒十幾種菜餚,煎炒烹炸和地方菜餚都能做,小本經營,基本不賒賬。

  掛4個幌兒的是中檔飯店,不但店內設有普通座還設有雅間,除經營各種炒菜和地方風味菜餚外,還有雞鴨魚蛋類各種特色佳餚。同時還能做套菜,套菜有六盤小套菜和十盤大套菜兩種。掛4個幌兒的國營飯店宴請七八個人下館子,花10元錢就能點一個十盤的大套菜,被請的人酒足飯飽,請客的人被誇出手大方,也很有面子。

  掛6個幌兒的是高檔飯店。店裡除了有普通座和雅座外,能包辦酒席,接待婚禮、喪禮宴請,並能做八大菜系中的某種菜系,還能接待公務宴請。廚師基本都有級別,有自己的特色菜,但價格比其他飯店貴,一般百姓消費不起。

  白城飯店的幌兒是等級的一種標誌。它好比無聲的語言,表達出種種意思。飯店掛幌兒與否,表示是營業還是打烊。幌兒子掛出,表示飯店營業,幌兒子摘下,就表示關門閉店了。你要找地方吃飯,只需站在街頭通街望去,奔有掛幌兒的飯店用餐就行了。如果滿街飯店的幌兒都摘了,那你也沒地方下館子了。白城飯店掛幌兒除了具有最原始的標識性功能外,還因為白城冬天冗長且寒冷,餐館門前不能站人接客,大門也不能敞開迎客,為了表示餐館“正常營業”,就掛出了幌兒。

  最有趣的是,白城任何飯店沒有掛三個幌兒的,為什麼呢?因為白城人把“三”念成“仨”,“仨幌兒”的諧音就是“撒謊”,誰願意上“撒謊”的飯店吃飯,或做“撒謊”飯店的老闆呢。所以,白城沒有掛三個幌兒的飯店。更有趣的是,白城為啥沒有掛八個幌兒的飯店,因為掛八個幌兒就是星級飯店了,而且老白城人有個說法,敢掛八個幌兒的飯店,就等於做了這樣一個承諾,只要你說得上來的菜,人家就能做。假如挑戰者來了,說了廚師做不出來的菜,那人家就有權利摘掉你家的兩個幌兒。記得20世紀80年代,有一個多事者上白城一家掛6個幌兒的飯店吃飯,他點了一道菜“白燕落沙灘”,廚師沒明白箇中的玄機,不會做,結果被摘下兩個幌兒。後來廚師才弄明白,“白燕落沙灘”這道菜,其實就是“雞刨豆腐”,一個家常菜,只不過被多事者換了個學名,就把廚師整懵了。這個摘幌兒的故事給白城百姓茶餘飯後增添了笑料。

(三)理髮店掛的幌兒

  在過去的白城,除了街頭各家飯店的幌兒吸引人們的眼球,再就是各理髮店的三色幌兒了。最早白城理髮店的三色幌兒是紅、藍、白,後來有的理髮店也採用紅、藍、黑三色幌兒了,黑色代表頭髮。

  說起理髮店的紅、藍、白三色幌兒,還有一段故事淵源。話說19世紀初葉時,法國一個邊境小鎮在深夜時突然遭到鄰國軍隊的侵略。最先發現敵情的是一位理髮店的老闆,如果按常規通知鎮上的頭領和全鎮人,肯定會耽誤時間,為了最快的速度通知大家,理髮店老闆急中生智,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放火燒自己的理髮店。這火如同烽火,是迅速集結的強烈信號。村民們從睡夢中醒來,立即參加到戰鬥中去,打敗了鄰國侵略軍。捨棄自己家業而保衛國家的理髮店老闆受到法國政府的特別表彰,允許他的理髮店可以用法國國旗做招幌兒。法國國旗是紅、藍、白三色,時間長了,理髮店嫌國旗太大,還因為國旗是布料,禁不住風吹雨打,經常更換,於是,就更改成木質的紅、藍、白三色幌兒,其他的理髮店紛紛效仿,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旋轉的,十分惹人眼目。

  19世紀中葉,法國人來到中國上海做生意,一些理髮匠也跟著來到上海,在上海灘開起了理髮店,門口掛紅、藍、白三色幌兒,時間一長,這特別的理髮店招幌兒就在中國流傳開來。至於何時傳到白城已經無法考證了,反正白城市海明路有理髮店就有三色幌兒了。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對頭髮的留用非常嚴格,連男人都要留辮子,理髮業並不興盛。後來在辛亥革命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洪流中,理髮便成了一個龐大的行業。當時江蘇省揚州理髮業最興盛,揚州剃頭匠到上海灘後就仿效法國理髮店掛招幌兒,並改制成一根三色棍立在門口做招幌兒,再後來改造成旋轉的燈管狀招幌兒,現在的三色燈成了全國理髮行業的招幌兒,使人一望便知美髮店。

  說起理髮店的三色招幌兒,在白城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文革”時期,鎮賚縣城很小,用鎮賚人的話說“放一個二踢腳,從北頭能蹦到南頭”。那時鎮賚縣城有兩家理髮店,兩個出名的“劉大發師”和“李大發師”分別在大理髮店和小理髮店“掌刀”。那時的人不光理髮,還要修面,即用剃刀刮鬍子,這是一個技術活。如果刮不好,給顧客刮出血容易讓人砸了幌兒子。當時這兩家理髮店不但有三色招幌兒,而且還用木板夾上塊方布,寫上“理髮”二字,掛在門口。理髮人多,先領號,後理髮。“文革”極“左”思潮極盛時期,說話必須“語錄化”。比如走進大理髮店後,對著發號的服務員說:“鬥私批修,我要理髮”。服務員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給你15號”。一次,一個農民上大理髮店理髮,他不會背毛主席語錄,人家不給他理髮,他一氣之下要摘大理髮店的幌兒,幸虧大家“要文鬥不要武鬥”的一陣勸阻,才保住大理髮店的幌兒。當然,這樣的極“左”對話沒幾天就煙消雲散了。可人們卻把它當作趣事流傳下來。理髮店的三色招幌兒真的給人留下了很多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