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接觸小兒推拿,還是源於一個朋友的推薦。她兒子上吐下瀉,經過兩個療程的推拿,好了。在朋友的推薦下,加了一個小兒推拿的微信群,後來,陸陸續續又在群裡看到了好多經過小兒推拿治好的案例。


小兒推拿有什麼作用?

以我的理解,小兒推拿就是中醫的一個分支,有病治病,沒病調理身體,還是很神奇的。

1.緩解寶寶病痛

很多寶寶過了6個月之後,就開始各種生病,感冒發燒、積食、腹瀉等等。有些早產兒,更是厲害,身體比較弱,經常性的這病那病。而且,有點病說來也奇怪,在醫院治不好,點滴、吃藥都不行,讓推拿師給推拿推拿,見效了,康復了。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我跟推拿師聊過一次,我問她為什麼給孩子捏捏手、捏捏腳孩子的病就好了呢,而去醫院卻治不好,這是為什麼?她說,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推拿就是通過被按摩與病處對應的穴位來達到緩解病痛甚至痊癒的,是從根源上來治療的,醫院卻是治標不治本。

對於這個推拿師的話我雖然不是完全認同,但是對她的推拿技師還是蠻佩服的,畢竟通過她的推拿,我閨女的腹瀉完全治好了。

2.提高寶寶身體機能 增強寶寶抗病能力

穴位是人身體上經絡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條件下,可以調陰陽、益氣補血。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還能夠增強免疫能力,保證寶寶的飲食均衡、正常成長。所以,寶寶多做推拿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增強寶寶抗病的能力。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小兒推拿的適用範圍

小兒推拿一般來說是針對0-14歲的孩子,也有說0-9歲的,其中,新生兒也可以做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具體怎麼做?

一、脾經(脾土)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①在拇指橈側緣末節,自指尖至指間關節橫紋處(用於直推法補脾經);②在拇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根(用於直推法清補脾經);③在拇指的螺旋麵(用於旋推法補脾經)。

操作:術者用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小兒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兒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將小兒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間關節橫紋處,稱補脾經(或補脾土);②將小兒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來回推,稱清脾經(或清補脾經)。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順時針方向為補,逆時針方向為瀉。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為後天之本,補之可補虛扶弱,補血生肌,進飲食,化痰涎,助消化,止瀉痢;清之可清熱利溼,消食化積。

主治:食慾不振,嘔吐,洩瀉,疳積,痢疾,驚厥,黃疸,溼痰,痿證,疹、痘不出,改變面色等。

說明:經實驗證明:推補脾經有以下作用:①對胃蠕動有促進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對澱粉酶作用不明顯。

二、肝經(肝木)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將小兒的食指面向上,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稱為清肝經(或稱平肝或瀉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稱為補肝經。一般100~500次。

作用:開鬱,除煩,平肝膽之火,息風鎮驚。

主治:目赤,昏閉,煩躁不安,驚風抽搐,口苦咽乾。

說明:肝經一般用清法,不用補法,若肝虛應補時,則用補腎經代之,為滋腎養肝法。因腎為肝之母,補腎即補肝。如肝實或不採用本穴,可用瀉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腸穴代之,因肝為心之母,實則瀉其子,心與小腸相表裡。

三、心經(心火)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將小兒的中指面向上,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稱為清心經;由指尖推向指根,稱為補心經。100~500次。

作用:清熱,瀉心火,補益心血,養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瘡,目赤,五心煩熱,驚惕不安。

說明:心經一般用瀉法,不用補法,因心火不能妄動。若心氣虛或不採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兒高熱並見兩顴腮部色赤尤甚,為火來爍金,可有劇咳發作,應採用瀉法,推1~2次後.多見兩顴腮色赤消退,對劇咳也可緩解。但對患有肺結核病的兩顴腮色赤者,用之無效。

四、肺經(肺金)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無名指掌面。

操作:將小兒的無名指指面向上,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來回推稱為清肺經;由指尖推向指根,稱為補肺經。100~500次。

作用:宣肺止咳,順氣化痰,疏風解表,清熱通便。

主治:感冒,發熱,咳喘,肺炎,肺虛,自汗,盜汗,便結等症。

說明:肺經一般用清法或瀉法,不用補法。小兒慢性腹瀉、虛寒瀉,應用本穴時應慎重,推清本穴時間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當,多見腹瀉加劇;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時,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見緩解後,應停用。自汗、盜汗及脫肛可用補法,對肺風喘急等症,禁用補法。

五、腎經(腎水)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線。

操作:將小兒的小指面向上,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由小兒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稱補腎經。100~500次。

作用:腎為先天之本,補腎經可補腎益腦,益氣助神,納氣定喘,溫下元,止虛火等。

主治:五更瀉,遺尿,尿頻,腎虛咳喘,驚風,癲癇,牙痛,骨軟無力,先天不足。

六、大腸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食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線。

操作:將小兒食指固定於術者左手虎口內,以右手拇指外側緣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稱補大腸,自指根推向指尖稱瀉大腸,來回推稱清大腸。100~500次。

作用:補之固腸澀便,瀉之清利臟腑之溼熱,平補平瀉導積滯。

主治:積食,口瘡,痢疾,洩瀉,肛門紅腫,脫肛,翻肛,便秘。

說明:大腸有固腸澀便之功,但水瀉(即溼熱瀉)時,應以利尿為主,推大腸時先用瀉法、清法,等尿多後再用補法;裡急後重時先用瀉大腸,症狀緩解後改為清大腸或補大腸。虛證、脫肛者要用補法;翻肛、肛門紅腫、便秘者用瀉法或清法。

七、小腸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小指尺側緣,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線。

操作:患兒立掌,術者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側握小兒四指,使其小指尺側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稱清小腸(或稱利小腸或推小腸)。一般100~500次,若單獨推小腸,可推1000次(如無小便時用)。

作用:分別清濁,瀉熱利尿。

主治:水瀉無小便,尿頻,尿閉,尿少,口瘡,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八、小天心(魚際交)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手掌根正中處,大、小魚際之間凹陷中,陰陽池交界處。

操作:令小兒掌心向上,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節背面搗之。揉100~500次;掐3~5次;搗5~20次。

作用:通竅散結,暢通經絡,安神鎮驚,清熱利尿,明目,矯正筋脈的拘急或偏勝。

主治:感冒發熱,神昏,煩躁不安,驚風,抽搐,癲癇,失眠,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疹痘欲出不透,解顱等症。

九、陰陽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手掌根部,小天心穴的兩側,拇指側為陽池穴,小指側為陰池穴。

操作:術者以兩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兩側分推,稱分陰陽;自小天心兩側的陰池穴、陽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稱合陰陽。100~300次。

作用:分陰陽有調和臟腑,平衡陰陽的作用;合陰陽有利痰散結的作用。

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紅白痢疾、腸炎、驚風、抽搐、洩瀉、嘔吐、黃疸;痰涎壅盛、胸悶咳喘。

十、板門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魚際平面。

操作:使小兒大魚際暴露,術者用右手拇指來回推之稱清板門;以指端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做揉法,稱揉板門。100~500次。

作用:清熱涼血,止血除煩,消食化積,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慾不振、嘔吐、洩瀉、感冒發熱、高熱不退、陰虛內熱、疹痘潮熱不退或疹痘後低熱、煩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齦紅腫、光面舌、苔厚等。

十一、內勞宮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掌心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稱掐揉內勞宮;以中指端點患兒手掌中心處,微用力後迅速抬起,稱點內勞宮;在掌心中滴幾滴涼水,以指端逆運內勞宮,或從小指掌面運到掌心,稱運內勞宮或水底撈明月。揉100~300次,運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熱除煩,瀉心火。

主治:一切熱證,發熱,口渴,心煩不寧,睡眠不寧,口瘡,目赤,小便不利。

十二、內八卦(內八方)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手掌內。取法:以左手為例,掌根在上為北,以內勞宮為圓心,以內勞宮到中指根橫紋的2/3處為半徑畫圓,內八卦即分佈在該圓上。

操作:術者左手託小兒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側緣在穴上推運,順時針方向推運稱順運內八卦;逆時針方向推運稱逆運內八卦。操作時應蓋住或輕運離宮。100~300次。

作用:開胸化痰,利氣利膈,消食除脹。

主治:咳嗽痰喘,嘔吐,食積,食慾不振,腹瀉,腹脹,煩躁不安等。

十三、四橫紋(南派又稱小橫紋)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橫紋處,即指掌交界處。

操作:使小兒掌心向上,用拇指橈側緣從食、中、無名、小指根橫紋逐個來回推之或掐之,稱清四橫紋(推四橫紋)或掐四橫紋;推四橫紋亦可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橫紋處左右來回橫擦。每個橫紋推50~200次(獨穴用需800次)或掐5~8次。

作用:調中行氣,和氣血,消脹滿,退熱除煩,散瘀結,引臟腑之熱外行。

主治:腹脹,口瘡,唇裂,傷食,疳積,食慾不振等。

說明:四橫紋為本派常用穴之一,常用於消腹脹,治口瘡,尤其以治療上下唇的潰瘍面效果好。

十四、小橫紋(南派又稱掌小橫紋)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橫紋之下,掌橫紋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兒掌心向上,術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稱揉小橫紋。100~500次。

作用:清熱散結,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證,口舌生瘡。

說明:本穴對呼吸系統疾病效果好。

十五、腎頂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處。

操作:術者以左手虎口夾住小兒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稱揉腎頂。100~500次。

作用:收斂元氣,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盜汗,解顱、水疝等。

十六、腎紋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小指掌面末節橫紋處。

操作:術者以左手虎口夾住小兒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稱揉腎紋。100~500次。

作用:散瘀熱,引內熱外行。

主治:目赤,熱毒內陷,內熱外寒,高熱手足涼等。

十七、運水入土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腎水穴)至拇指橈側緣指尖(脾土穴),沿手掌邊緣成一條弧線。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穴推運至拇指橈側緣指尖。100~300次。

作用:健脾助運,潤燥通便。

主治:多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瀉痢疾、便秘、疳積等。

十八、運土入水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自拇指橈側緣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腎水穴),沿手掌邊緣成一條弧線。

操作:自拇指橈側緣指尖開始,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穴推運至小指掌面指尖。100~300次。

作用:清脾胃之溼熱,補腎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於新證、實證,如溼熱內蘊所致的少腹脹滿、洩瀉、痢疾、小便赤澀等。

十九、總筋

學學簡單的小兒推拿,小病小災再也不用去醫院了!

位置:在掌面腕橫紋的中點。

操作:術者左手託小兒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稱揉總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稱掐總筋或掐揉總筋。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瀉熱散結,通調周身氣機。

主治:心經有熱,驚風,夜啼,潮熱,口舌生瘡,實火牙痛及一切實熱證。

說明:本穴為治療口瘡主穴之一,尤其對舌尖及舌面口瘡糜爛療效好。

小兒推拿的特點

1、簡單易學,方便易行

小兒推拿操作簡單,易學易懂,只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規律,反覆操作練習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

小兒推拿是一種自然療法,不需要任何器械、藥品及醫療設備,只是依靠成人的雙手在小兒體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不受醫療條件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實施。不僅操作方便,而且節省費用。

2、見效快、療效高

臨床證明,小兒推拿對小兒常見病、多發病都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於消化系統疾病效果更佳。對許多慢性病、疑難病也有比較好的療效。

3、安全穩當、不易反彈

只要對疾病診斷正確,依照小兒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進行施治,一般不會出現危險或不安全問題。應用小兒推拿療法治療疾病,不會出現反彈及任何併發症。可以說,小兒推拿在正確操作的前提下,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

4、沒有毒副作用,利於疾病康復

小兒推拿是一種單純的手工理療手法,治療中避免了某些藥物中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同時也糾正了藥物中因劑量不適而對患兒身體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或危害,是一種有利無害的治療方法,完全符合當今醫學界推崇的“無創傷醫學”和“自然療法

”的要求。

5、治病去根,不易復發

慢性病復發的根本原因在於疾病所涉及臟腑或氣血功能下降。推拿療法根據中醫基本理論,對於易反覆發作的慢性病,都可以針對病因,通過手法施術,加強氣血循環,恢復其臟腑功能,所以能達到治病去根的目的;對於急性病,本來其機體功能就沒有多大損失,又加之按摩過程注意了功能的調治,更不會遺留病根;反覆發作病症,可因人體素質的調補減少再發機會。小兒推拿網提示:對於身體虛弱者,不僅可以治癒已發疾病,同時也提高了免疫功能及健康素質。

6、小兒不受痛苦,易於接受

兒童生病,應用其他療法時,小兒都要遭受痛苦,就是服藥,小兒也難以接受,經常給疾病治療帶來麻煩;同時,常因小兒不能和醫生配合而影響療效。應用小兒推拿療法,小兒不會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種享受,能夠消除小兒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恐懼心理。

7、預防保健,適於家庭

小兒推拿除了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外,還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經常給孩子做保健推拿,可以增強小兒體質、提高小兒的抗病能力,非常適用於家庭。

小兒推拿的禁忌

1.皮膚有傷

小兒推拿最忌諱的就是寶寶皮膚有傷,不管是燒傷、燙傷還是不小心磕破的傷口,不宜做推拿。特別是生了疥瘡的孩子,推拿時千萬要避免碰到受傷的地方。

2.急性、烈性感染性疾病

如寶寶患有丹毒、蜂窩組織炎、骨髓炎等急性感染病的孩子不宜做小兒推拿。

3.骨折、創傷性出血

骨折、創傷性出血還沒痊癒的孩子不宜做推拿。

4

.癌症及危重病症患者

患有癌症以及危重病症的孩子不適宜做推拿。

5.急性出血傾向的患兒

如紫癜、血友病等患兒,抑或推拿可能導致出血風險者都不適宜使用小兒推拿。

家裡有小孩子的親可以嘗試下自己學習下簡單的小兒推拿,最起碼一些常見病症的推拿手法要學會,隨時隨地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推拿,沒必要有點不舒服就去找專業的推拿師推拿了。省時省事還省錢。最近我們兩口子也在學,可不是想成為推拿大師,純粹就是為了孩子!推薦下我學習小兒推拿用的書:

涉及中醫。可以探討,嚴禁胡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