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上章回顧和複習

我們先來簡單總結和複習一下上一章,原始章的內容。在上一章,總共講了這樣三個道理。

第一個道理是,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是為人之本,也是治人之本。人之所以失去經天緯地,治人治事之能,淪為平庸之人,是人的退化造成的。重新接通人的根本,也就是道德仁義禮,人才能重新變得超凡脫俗,成為聖賢。自己成為聖賢之後,然後才能獲得治人治事的能力,才能立功立事,給天下人帶來美好的秩序和生活。

第二個道理是,超凡入聖,具備了經天緯地治人治事的能力之後,若要立功立事,還要等待時機到來。君子得其時而駕,天人合發,可立絕世之功。

第三個道理是,如果時機未到,強行逆天而為,會遭致禍患。如果時不至,賢人君子,可以退而隱身,守道傳道給後人。

原始章在第一章,開宗明義提綱挈領地把《素書》的主旨都講清楚了。很多同道會問,那具體怎麼才能從普通人,變成賢人君子呢?後面的五章,都是緊緊圍繞原始章,給出的具體操作手冊。

第二章正道章,對應的是道。第三章求人之志章,對應的是德。第四章本德宗道章,對應的是仁。第五章,遵義章,對應的是義。第六章,安禮章對應的是禮。這是《素書》整本書的脈絡和結構。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鑑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在原始章,告訴了我們基本的原理。接下來,告訴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在本章,進一步具體的闡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賢人君子的三個品類。第一品賢人君子,為人之俊,也就是俊士。第二品賢人君子,為人之豪,也就是豪士。第三品賢人君子,為人之傑,也就是傑士。

之前有同道問,能不能具體的給出些對照標準,好知道自己的修為,到了那種境界。我們講完正道章,對這個問題,可以一目瞭然。

正道章的正和道,是指什麼意思呢?我們前面說過,《素書》整本書,都以人為核心。正是使之正的意思。類似於正本清源一詞裡,正的用法。道,是指人之所蹈的那個道。使人合於道,使人所行之道為正,正人之本,這便是正道之意。道正之人具體是什麼樣的呢?本章給出了具體的闡述。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德足以懷遠

關於《素書》中德的解釋,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如果還有清楚的地方,可以複習《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四講》。

有同道問,德具體是什麼呢?德無法具體的說它是什麼,因為德不形。我們可以通過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以類比。德是道用來生養萬物的一座房子,萬物如果失道,則會離德。離德就會被從這座房子裡面趕出去。

被趕出這座房子之後,道不載,德不府,就如同失去根的樹,如同被剪斷臍帶的胎兒,被道棄養後,這樣的人就會枯萎,就會生病。也就是莊子說的,被天所刑,被天所戮。

人們對道德通常有種誤解,認為道無所不包,德無所不容。即便是傷天害理的妖妄異端也要包容。實際上,是看書不仔細,才產生的誤解。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今舍慈且勇,死矣。老子還說,強梁者不得其死。這些都是說,人失道離德,道就會停止衣養他。他最後就會不得其死。

可見,道德對人既能生,也能殺。既能資,也能刑。側重道的生與資之功,強調講仁慈,這是儒家。側重道的刑殺之功,這是法家。儒之仁,法之刑,只是道的兩個側面。原本他們是一體而不分的。只指其一不知其二,或者只用其一不用其二,這都是不行的。就好比一張紙,我們不能只讓它存在一面,不存在另一面。

道何時生益萬物,何時刑殺萬物呢?靠德的作用。有德者,道生之資之。無德者,道殺之刑之。因此,福在於積德,禍在於悖德。

何以積德?老子說,就是要修煉合道。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德越積越厚,則所能蓄養之功,就會越來越博大。一開始以德養身,繼續進階一步,德更加深厚,就可以蓄養一個家庭。接著是一個鄉,再接著是一個國和整個天下。

就像造房子一樣,一開始是一個小房子,只能自己住。後來是一個大房子,可以讓自己的配偶和子孫都住在裡面。自己有了房子,然後是讓所有的人都能有房子住,這是德被天下。對於更大的天地,誰給天地蓋房子住呢?老子說,道給天地蓋房子居住,能容得下天地的這個至深至遠的德,老子說它叫玄德。

德足以懷遠,是說賢人君子,其德要能澤被天下,才能稱得上是德足以懷遠。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信足以一異

這句話並不是說,一個人只要能誠實守信,別人就會什麼都聽他的。生活中有那麼多的老實巴交的實誠人,別人都會對他言聽計從嗎?並沒有。這不符合現實中的情況。可見,這裡的信足以一異,不是這麼理解的。

這裡的信,是指德真,方能德信。合乎道則為真,合乎真則為信。只有真,才能成為唯一的,自然的,真實的道德判準。什麼是真呢?真又是以什麼為判準呢?以道為判準,以天為判準。

如果沒有唯一的真實的判準,大家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天下永遠都不可能形成太平的秩序。所謂的太平,就是天下統於一。

德足以懷遠,更深入一步,要能為天下統一道德。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莊子在《天下》篇中,對於道裂為百天下大亂的世道,感嘆道:聖賢不明,道德不一。

所謂的聖賢不明,是說德不足以懷遠。所謂的道德不一,是說,沒有足夠的賢能,來統一天下的道德,是以信不足以一異。一,統一之意。異,各種紛亂的一家之言,非大道之論,只是道的碎片,或者是不道的異端妖妄之說。

信足以一異,是說,聖賢之人,要能夠統一天下的道德。既然天下無二道,那麼出現了那麼多的學說和道德,必然大多數都只是道的碎片。甚至,是異端或者方術。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異端,是因為大道隱匿,異端才趁虛而入。只要聖賢神明,道德統一,異端必然會被消滅和剷除掉。道裂之後,也能夠復反如初。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義足以得眾

前面我們講,義是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如果賢人君子,能夠讓天下道德統一,賞善罰惡,立絕世之功,讓天下必然會恢復太平秩序。秩序恢復了,人人都能夠生活的更自然更幸福更安樂,自然而然的都會前來歸附。是謂,義足以得眾。

老子說,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人天然的渴望天下有道,因為天下無道,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過著一種精神流浪的生活,和現實中困苦顛沛的生活。合乎道德的自然而然的生活,才是人最適宜的生活,這是人的道德本能。就如同,離開家的人會特別的想家,特別想回家一樣。

之所以世與道兩相喪了那麼久,大家流離失所了這麼久,人們還沒有回家。是因為聖賢不明,沒有人還記得那座房子是什麼樣的,更是忘記了回家的路。

可見,本句並不是說,我講義氣,大家就都會服從我,都會聽我的,跟著我幹事業。這只是比較流俗的理解,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意思。《素書》講的是經天緯地之學,這個大前提,要時刻牢記。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才足以鑑古

大家都知道,讀史可以明智。但是歷史到底是什麼,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對於歷史的理解,現在流俗的觀點認為,歷史就是記載以前的人,所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這是對歷史最根本的誤解。

《尚書》講,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裡所說的執中持道,才是史這個字的本義。治國愛民,何以治之?當然是執中持道治國。歷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時之順逆,謂之歷;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濁,謂之律也。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迭相治也。”

天官通過天文觀測的圖法為基礎,製作曆法。觀象授時是農業的核心。史官通過史書,來記載、匡正、損益,並不停的修正人與天道的關係,並傳繼君王治國的道術,這個叫歷史。

我們看到的史書,都是過去朝代的史官記載並流傳下來的,把歷史稱之為過去的史書,也可以說得通。但是把歷史只理解為過去發生的人和事,這是說不通的。因為歷史的核心,在於記載君王以天道治國這件事。而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把所聞所見的一切都記下來。

歷朝歷代,聖賢如何執中持道治理天下,有什麼得失和經驗教訓,史官們都要記下來,給後面的君王提供正面的和反面的教材,作為其治國理政的參考。後世的君王,也可以根據這些史書,對前朝的制度,進行損益,來制定當朝的新制度。

賢人君子,以治國為志,他必然要學習和通曉之前的君王和聖賢們,是如何以天道來治國的。這需要非常卓越的心智,才能完成。首先,他自己得通道。其次,他得能從之前的君王和聖賢們以道治國的得失,得出經驗和教訓,並對其進行總結和損益。所謂損,去其蔽。所謂益,維其新。

有了這種心智,才能具備了足以鑑古之才。鑑古是為了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明足以照下

在上一章,我們講有道之人,只有得時,才能立絕世之功。不得時,也只能蓬累而行,沒身而已。可見,有了道術之後,能不能立功,得時是最關鍵的。

怎麼才能得時呢?《易經·革卦》雲:“君子以治歷明時。”治歷,既要治天文和曆法,又要治歷史。如此,才能明時。時,指天時。明,通徹明曉的意思。照下,是指通過對歷史的深刻理解,能夠對當前的社會,居高臨下地進行俯瞰和洞察。

天地運行,都是有周期的,這是天文週期。我們的文明,是建立在天文基礎上的,所以人文週期,也就是朝代興替,取決於天文週期。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對天文週期的推算,來得出當前人文週期的時間表。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對過往人文週期的推算,也可以得出當前人文週期的時間表。

對於能夠做到明足以照下的賢人君子,他們是俯瞰洞察當前的世紀,所以他們連算都不用算,是直接看出來朝代興替的。前面我們講,黃石公是怎麼預判出來秦要亡,以及又是怎麼預判出來漢將立的。他如果願意的話,直接看就可以看出來的。

對於得道之人來說,他們處在更高的層級,看王朝興替這種更低層級的人文現象,就如同一個人蹲在路邊看螞蟻那樣。明足以照下,是不是這麼講起來,非常的匪夷所思?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此人之俊也

古人把賢人君子,品類分的有很多。比如,豪、傑、俊、英、賢、聖,都是用來形容賢人君子的。區別在哪裡呢?在於能力的大小,和功德的大小。而且不同的典籍裡面,對這些字的訓義,是不統一的。

比如《白虎通聖人引辨名記》訓義,五人曰茂,十人曰選,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賢,萬人曰傑,萬傑曰聖。

《鶡冠子·博選》訓義,德千人者謂之豪。《淮南子·泰族》訓義,百人者謂之豪。而且,各個朝代,對於舉士納賢的選拔制度,和對聖賢之人的評價標準都不一樣。這裡我們以《素書》中的標準為準。

在《素書》中,並沒有採用這麼複雜的分類體系。而是把賢人君子,分為三大品類。最高的一品,便是俊士,是學道用道最優秀的人。其次是豪士,再次是傑士。按照《素書》中的標準,俊士便是指聖賢之人。是可以為天下立道德的人,可以為萬世開天平的人。

本一講,我們先講到這裡。下一講,再把正道章後面的兩段講完。

附《素書》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鑑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茍得,此人之傑也。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六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