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打幼時起,就十分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淡然。或者坐在庭院望雲捲雲舒,或者看遠方暮色四合,抑或看裊裊炊煙自煙囪頂緩緩升起,像極了一隻慵懶恬淡的貓。


兒時的我,在外婆與外公的庇護下長大。於我而言,他們是及其重要的,佔據了我童年的諸多回憶。鄉下與城市自然是不一樣的。鄉下阡陌交通,狗吠雞鳴。城市高樓大廈,偶爾淡漠疏離。在鄉下成長的我,對於這方人,對於這片鄉土,有著深深地眷戀與依賴。

春日裡的時候,吃完晚飯,我會和外婆一起搬著小竹椅坐在庭院裡,真是愜意極了。晚風襲來,杏花的香氣也隨之而來。杏花淡淡地,不爭也不搶,開在外婆的庭院裡。幾朵花瓣湊在一起,等待著春的臨幸。或有嬌嫩的花瓣抵不住,便輕飄飄的落到了地上。可是卻不染一絲塵埃,依舊清雅。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外婆的手藝極好。春日裡的香椿是最新鮮,最喜人的了。我那時最歡喜這一刻了,看著外婆將嫩油油的香椿摘下,放進小籮筐裡。回家洗淨,切碎,將香椿與蛋液混合放在碗裡,鍋底刷點油,就這麼“譁”一聲倒入鍋中,庭院裡頓時有了香椿的氣味。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夏日也好。庭院外的池塘滿是荷葉,荷花也多,或者潔白,或者粉嫩。外婆的庭院總是被香氣裹得嚴嚴實實的,不論是杏香或者是荷香。夏日裡最妙的是喝一碗荷葉銀耳湯了,既順應了時令,又能一解夏日的燥熱。外婆總是很貼心的為我把煮好的荷葉一一揀去,雖說是一碗荷葉銀耳湯,但端上餐桌的,卻總不見荷葉的身影。於是我就放心大膽的吃銀耳,不須擔心吃著多餘的荷葉,荷韻悠長,潤我心田。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夏日似乎隨意一些,外婆不讓我吃涼,又總將整個紋理清晰的西瓜放在剛剛打上來的清澈井水中。我常常吃半個,一勺一勺的挖著吃。吃起來,涼絲絲,甜津津的。有時也會炒上一盤青椒蛤蜊,火辣辣的口感與整個夏天交相呼應。

到了秋日的時候,天氣有了一絲絲涼意,外婆便不再允許我經常到庭院玩了。而這個時候,池塘裡的蓮子正好成熟。剝開綠色的外衣,一個個喜人的蓮子便蹦了出來。蓮子微苦,可我不覺得,總是很喜歡吃,或許是因為有荷葉的清香吧。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推開窗子,庭院白茫茫的一片。時有麻雀駐足,構成了天地間的絕景。冬日臘梅幽香,於不經意間鑽進人的脾胃,餘韻悠長。


若歡喜,來採菊可好


我的外婆離開我很久了,可我依然像從前那般眷戀著她,愛著她。因為她,我才覺得這人世間竟有這樣絕美的鄉村景色,如一個世外桃源一般,滋養了我的一切。

謹以此作獻給我的外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