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接到老朋友要來理髮的電話,遊淑君非常開心。

1元理发店 剪掉的是头发 剪不掉的是人情

遊淑君不僅有老顧客,也吸引了一些年輕人來剪髮。

1元理发店 剪掉的是头发 剪不掉的是人情

在九怡社區,這個沒有招牌的“一元理髮店”已歷經20年歲月。

1元理发店 剪掉的是头发 剪不掉的是人情

這把舊木梳已跟隨遊淑君20年,還在發揮餘熱。

1元理发店 剪掉的是头发 剪不掉的是人情

等待剪髮的老顧客對遊淑君說:“我今天就剪成你這種髮型。”

1元理发店 剪掉的是头发 剪不掉的是人情

理髮店雖小,但遊淑君的技藝和善心贏得大家的口碑。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但在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有一家存在20年之久的理髮店。老闆、店員始終都是一個人——今年69歲的遊淑君。對於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她一律只收取1元。顧客們都說,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店,遊孃孃給大家理髮,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鄭友/文 鍾志兵/圖

小店面

4日上午8點,幾經打聽,重慶晚報記者終於找到這家有人情味的店——在一條小巷中,小得連當地居民都叫不出名字來。

小巷裡有一座紅色房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原是重鋼託兒所所在地。現在這裡一字排開5間門面,遊淑君的理髮店位於第一間,沒有招牌,沒有店名,捲簾門已有鏽跡,一張幾近散架的靠椅放置在捲簾門左側。

“這是‘信號燈’,如果放在外面,表示今天要營業,反之亦然。”一位熟悉情況的居民主動給重慶晚報記者介紹。

10分鐘後,一位身著黑色針織T恤的老太,來到門前掏出鑰匙。她就是遊淑君,看起比69歲的年齡要年輕不少。

“哐當”一聲,店門打開。遊淑君熱情地招呼:“進來坐,就是店有點小。”

說“小”不是一句客套話,真的很小,6平方米。

鏡子、臺桌、吹風……與理髮相關的物件,幾乎佔據店裡大半位置,還有4張讓顧客排隊休息的方凳,剩下的地盤留給了升降椅和她理髮時站的地方。

“小點沒得啥子,租金便宜,現在不到500元一個月,以前就100元多點。”遊淑君笑呵呵地說。

老顧客

熟練地打開電熱水器,燒水,把毛巾消毒……遊淑君有條不紊地做著準備工作。

門外,已有顧客等候。轉過身,遊淑君發現是一個熟悉的身影。

“邱孃孃,你老人家今天啷個來了喲?”遊淑君趕緊招呼:“快坐,快坐。”

除了記得這位顧客姓邱以外,遊淑君還知道老人家今年83歲,在九宮廟住了大半輩子,前兩年才和孩子一起搬到九龍坡區楊家坪。

“差不多每次回大渡口,都是為了到遊孃孃這裡來理髮。”得知重慶晚報記者正在採訪遊淑君,邱老太主動介紹起來。

她說,每次都是自己搭乘公交車來,不想麻煩子女。在九宮廟車站下車後,穿過馬路,3分鐘不到,就來到陽明佳城小區旁的這條小巷。巷子還是原來的模樣,對在重鋼退休的邱老太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和親切。

“今天還是剪短麼?”

“嗯。”

一問一答,簡潔明瞭。

邱老太坐下後,遊淑君左手拿梳,右手上的推剪在頭髮上熟練地遊走,絲絲白髮順著她的指尖往下落。

在為邱老太理髮時,遊淑君拿出了一把有些泛黑的木梳。

“這把梳子還沒捨得丟嗦?”

“這個店開業時就有了,當時買成5元呢。跟了我20年,用著順手。”

重慶晚報記者這才注意到,邱老太所說的木梳,除了掉落一顆齒,骨架也已斷掉,用細鐵絲和木棒綁著。

邱老太說,現在自己住家樓下就有好幾家理髮店,不嫌車程顛簸到這裡來理髮,就是因為遊孃孃的小店裡,有一種在其他理髮店裡感受不到的情感。

遊淑君的店裡,除了木梳子,還有鏡子、坐凳、升降椅……,20年時間,都是如影隨形。

報到站

邱老太這邊還沒忙完,又有一名年輕男子來到店內。上午10點過,4個排隊的顧客已坐滿了方凳。

“我從讀書開始就在這裡剪頭髮,遊孃孃掌握得到我的頭型。”35歲的顧客張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遊孃孃最開始單剪只收2元一次,現在也只收7元。

張先生介紹,自己以前住在技光村,離遊孃孃的理髮店也就300多米。如今婚後搬到沙坪壩區小龍坎,仍不時開車回來剪頭。“價格便宜是一回事,主要是請遊孃孃理髮,早就成了我一種習慣。”

1966年,17歲的遊淑君進入大渡口飲食服務公司。雖是飲食服務公司,但也提供理髮服務。她便是從那年開始,入了理髮這一行。

到中午1點30分,遊淑君服務了7位顧客。其中兩位染髮的顧客,包括剪短、上藥水和染色,前前後後忙活2小時,每人也僅收費30元。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到店裡理髮的顧客,以中老年人居多。

用遊淑君的話說就是,自己的小店相當於一個報到站,“要是幾個月下來,某一個熟悉的老顧客都還沒來,我就曉得多半是走(去世)了。”

一元錢

重慶晚報記者還注意到,包括新工一村的李婆婆在內,兩位上了年紀的顧客,遊淑君只收了1元。

“歲數大了,都是70多歲的人了,又無兒無女。”遊淑君說,象徵性地收點錢,老人們才不會覺得丟了自尊心,也方便下次再來。

“剛開始時,大人理髮只要1角7分錢,小娃兒更是隻要1角錢。”遊淑君清楚地記得。

1998年,飲食服務公司的理髮店停業。公司原本給遊淑君安排了其他崗位,但幹了32年的老本行說丟就丟,難免有些不捨。糾結幾個月後,49歲的遊淑君選擇退休,並在現在的位置開了店,一轉眼又是20年。

自己開店,價格就靈活了很多。大約在18年前,遊淑君立了一個規矩,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一律免費。

原來,老家在長壽區的遊淑君,父母去世得早,自己跟著姨媽長大。特殊的成長環境,讓她深知困難人群的不易。

然而,好幾個熟絡的顧客因為她免費後,再也沒來過理髮店。後經打聽,才得知這些顧客感覺佔了便宜,心懷愧疚。就這樣,大約15年前,遊淑君開始象徵性地收5角錢,直至今天的1元。

52年光陰,遊淑君也從當年的青蔥少女,變成飽經風霜的老人。理髮店漲過幾次價,到如今的7元。對於特殊群體,還一直堅持著1元的價格。對於那些行動不便的老顧客,遊淑君在空餘時還上門服務,也僅收1元。

席不散

遊淑君膝下兩個兒子,今年分別是50歲和48歲。

長子許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母親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自己多次勸她不要開店了,“但她犟得很,根本不聽。”

最終,許先生想到一個折衷的辦法:母親繼續開店,每天早中晚餐由他供應,且中午飯一定要回家吃。遊淑君答應了。

“幾乎每天都有老顧客、老鄰居從外區過來。”許先生說,母親一邊給他們理髮,一邊聊天談心,感覺她活得非常充實,比每天閒在家裡看電視或坐在茶館打麻將好多了,“也算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

45歲的養路工康師傅,當天上午滿身塵灰地來到店內,除了7元的理髮費,刮鬍子的2元遊淑君沒有收。康師傅一直不停地道謝。

54歲的周幫群,是當天上午染髮的兩名顧客之一。“真的是物美價廉。”靠擺攤賣稀飯包子生活的她,文化程度不高,想不出更多的讚美之詞。

用技工村便利店老闆、經常到遊淑君店裡理髮的李先生的話說,也許遊孃孃剪得不夠時尚,不夠花哨,但她的剪刀下,流淌著一股溫情,這股溫情就叫“人都在,席不散”。

如果非要用大白話來闡釋這股溫情,那麼下面這段重慶晚報記者與遊淑君的對話,再適合不過了。

——“您每天理髮幾個小時?”

——“基本上冬天上午9點開門,其他幾個季節早上8點半左右開門,一般都是下午6點關門。當然,如果店內還有客人,就得剪完了再走。”

——“生活來源主要靠理髮麼?”

——“不,我現在每個月退休工資有2800多元,老伴過世得早,我也沒啥病,這些錢完全夠開銷了。政府政策好,以前每個月還要交稅,現在都給免了。”

——“有沒有考慮找個幫手?”

——“你看嘛,我連店頭(招牌)都沒得,服務對象幾乎清一色老顧客。人家都是衝著我來的,要是找個人的話,別人心頭會不舒服,我也不放心。”

——“每個月能賺多少錢呢?”

——“平均下來每個月2000多元的樣子。我都這把年紀了,錢真的不是很重要了。現在大家都住高樓大廈,可能很難體會到以前那份鄰里感情,這種感情,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