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那麼,可能很多人認為北京是說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其實不是。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比如:天熱難耐,想表達這一想法。

普通話:天太熱了,真受不了這天氣

北京話:這天兒也忒特麼熱了!


相較於普通話,北京話的兒化音較重,句子尾音會上調,而且很強調又重又長的吃音。真正的普通話其實比北京話要“省舌頭”。

那麼中國哪裡的普通話最標準呢?就在北京隔壁的小縣城。從北京往東北方向出發,路過密雲,進入河北的第一個縣便是河北承德的灤平縣,這也是我國的普通話之鄉,全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這裡村口樹下的大爺開口可能就是播音腔,瞬間秒殺眾人。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為什麼一個小縣城會成為普通話的“定錨地”呢?這一切需要從明朝說起。

明朝,狠人朱棣被建文帝的“削藩”惹毛了,一路從北平打到南京,自己做了皇帝。後來由於北方邊患起,而且是自己的根據地,所以做出遷都北京的重要決定,並下令將古北口外的居民和軍隊全部撤回長城以內,以鞏固統治。灤平縣剛好在長城以外,這一帶成為了無人區,此後200多年杳無人煙,當地的方言基本消失殆盡。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長城是遊牧與耕種的分界,也是繁華與荒蕪的分界

明朝滅亡,清兵入關,他們因為就是從長城外而來,所以著手開發長城外的土地。康熙爺更是在承德建立了避暑山莊,灤平成為了皇家在北京與承德之間往返的重要通道。這和高鐵沿線能發展起來是一個道理。

康熙爺極為推崇漢文化,在旗人中大力推行“北京官話”。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語境,北京是國際都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官員、商人、學子,他們也帶來了自己的文化與方言,所以在北京的“北京官話”很難達到沒有其他語言干擾的程度。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承德小布達拉宮

而灤平卻陰差陽錯的做到了。康熙爺鼓勵旗人從京畿等地再遷到古北口外開發荒地,荒廢了200年的灤平做為離北京最近的無人區成為首選,而且在京城與避暑山莊這條御道旁置辦房產符合今天鏈家的標準。

皇家在灤平建了二十四莊,包括五條御道、八大行宮、二十四黃莊等清朝的組織機構,先保證了四通一平。各種旗人隨後跟進,在灤平大力發展房地產。此時的灤平,幾乎是旗人的天下,是說“北京官話”旗人的天下。沒有外來文化干擾,所以沒有兒化音、省字等現象,語速適中、字正腔圓、直接清晰。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哪裡?

承德市區

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以熱河省省會(如今劃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採集地,制定標準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於是形成了今天的普通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