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天長市三角圩漢墓群出土玉龍(天長市博物館)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上海博物館藏品

古砣工痕第二要義是“接刀痕”。

由於古玉的工痕直接取決於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現代工具無論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藝痕跡,“接刀痕”是古玉鑑識中又一重“點”所在,萬不可忽視。

古代砣機的砣具根據作工要求的不同,分為用於切割的大砣、雕刻窄細陰線的細砣、雕琢坡面寬線紋的斜砣及用於陽紋壓地的平砣等(圖1)。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1-1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1-2

古代砣具種類雖然有所區別,琢紋操作方法卻基本相同:圓盤狀的砣具是以邊緣部分琢磨玉料,砣具與玉料的加工面成夾角狀態,所以每次琢磨只可完成一道短線,必須分段連續雕琢才能逐步完成一個完整的切割或琢紋工序。因此,紋飾中長線的處理通常都會出現數道寬窄不一、末端尖收的短線銜接工痕,這就是古砣工必不可少的“接刀”工藝特徵,這種特徵在陰線的處理上尤為突出、在陰線的轉折處更加突出,甚至在弧線、近圓處常常出現工痕衝出界面的情況,這就是古砣工的“歧出”現象。由於工具的侷限,“接刀”是古玉製作不可逾越的工藝特徵(圖2)。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2-1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2-2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2-3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2-4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2-5

特別說明:上述圖2系列是目前講解古玉接刀工痕最清晰到位的一例,能夠讓玩者一目瞭然地全面理解古玉“接刀工痕”的內涵,所以本條在此特別加以引用;由於該圖被廣泛引用,現已難找到源出處,本條在此對源作者表示感謝,並且一旦發現源作者的地址,即作註解標識。

列舉兩例古砣半成品工痕如下:

一是浙江餘杭瑤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琮形器,器表平行線紋中多見寬窄不一、末端尖收的短線銜接工痕(圖3)。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3:良渚文化獸面玉璜局部

:

二是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器面弧陰線為一系列短線銜接形成,鳥眼多現歧出紋(圖4)。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4:西漢玉璧鳳紋局部

需要說明的是:“接刀”和“歧出”原本是因古砣具的侷限而留下的痕跡,是不得已的古玉製作的“瑕疵”,所以一般工藝精美的古玉往往都通過打磨而儘量去除“接刀”和“歧出”痕,使這種瑕疵痕似有還無,往往要通過仔細辨認才能找到其痕蹤(圖5)。所以說,古玉的接刀痕必須有,但他是隱藏的。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5

而現代仿古玉為了仿得“逼真”,往往刻意做出“接刀”特別是“歧出”,使這種“工藝”特徵歷歷在目,露出了仿工的“此地無銀”(圖6)。所以說,仿古玉的接刀痕經常有,而且是故意暴露的。

古玉學步(12):古砣工藝恁多高  莫忘陰線藏接刀

圖6

發暈了,有沒有?這是古今玉作接刀痕方面的“迷蹤拳”:有還無、無還有,有本應沒有,沒有才是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