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上海博物館藏品

介紹古玉工痕的文章浩如煙海,難免看的眼花繚亂,還時常發生各說相悖的情形,究竟相信哪家之說?思考再三會頭昏目眩。凡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時,多為人云亦云,可信不多。

古砣工痕第一要義是“砂痕”,幸在好玉人中並非全都“葉公”,有人專門做了雕刻痕跡對比實驗《大揭秘——實驗驗證仿製古玉工痕》(注),這個我信真,所以也學一次拿來主義。

首先感謝源作者(未知“天宇樓33”是原創還是轉載)的勞動成果,讓我們在古砣工砂痕方面有據可尋,接下來拿來實驗成果——

我們來做一個雕刻痕跡實驗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首先,準備一塊玉料,用筆畫出兩個圖形。一個用古代工藝雕琢出來,一個用現代電動工具雕琢出來。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現代玉石雕刻所用的金剛磨頭,仔細看,在合金的鑽桿上沾滿金剛砂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解玉砂的材質有很多,多為較硬的玉石或金屬粉末

下面實驗開始

首先先用現代電動工具加工一個圓,製作很簡單,用時大約1分鐘。如下圖所示: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我們來看看工痕放大什麼樣,如下圖所示: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砣具走過的地方出現了一條一條的具有規律的痕跡,能明顯看出砣具在玉石表面加工時的順序,方向,加工過的痕跡比較粗糙。而且在工痕邊緣出現了崩茬。

為了模仿古代工痕,我又在原基礎上加上了掃把痕。下圖所示: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下面用解玉砂手工製作另一個圓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首先,用水把解玉砂調成漿,塗抹在需要雕刻的地方。用一根竹籤,蘸著解玉砂漿沿著畫好的輪廓反覆摩擦。直至磨好一個圓,用時大概三個小時。這個時間漫長枯燥。

做完的效果是這樣的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來看工痕放大效果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很明顯,在解玉砂的作用下,工痕表面留下了深淺不一,痕跡不規則的現象。這是因為相對與電動砣具來說,解玉砂在磨玉時是一種遊離狀態,哪裡有砂,哪裡就會產生磨損,但是主要著力點是在竹籤的作用處。由於每一次作用力是不均勻的,以此便出現了這種痕跡。而且邊緣處不見崩茬。

下面與館藏古玉的工痕做一下對比

館藏玉工痕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實驗工痕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怎麼樣?是不是很像了?這種工痕對於古玉收藏者殺傷力十分強悍!這就證實了這個結論,古玉的工痕並不取決於製作工匠或製作手法,而是直接取決於工具。利用現代工具無論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藝痕跡,這就好比一個書法家用鋼筆和毛筆寫同一個字,不可能做到相同,原因不在書法家,也不再於紙墨,而在於筆的差別。

原作者的實驗已經能夠完全分別出古砣工砂痕與現代電動工具砂痕的區別了,牢牢記住這個“點”,對以後實際的古玉鑑別,將會是大有幫助的。

注:引用自《個人圖書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12/13/17788473_614030964.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