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

儒釋道三家功法的綜合修持,有一定的階段及層次。“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這是指儒釋道三 大流派的修持內容而言。雖然名稱不同,卻同出一脈。早

在宋、元時期,就有人提出“萬乘如一法”,“心於萬象虛而通”(“趙孟俯書福源寺碑文”)。氣功的修持階段,就傳統功法而言,大略可以分為三大階段,各階段還有層次之分。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修牆補屋。

人間世以後,由於七情六慾與外因的干擾,精神氣血逐漸衰敗,真氣消耗、腎水不足、身體得不到真氣的溫養,而形成病變。逭階段的體質狀態,古人稱為五漏之軀,泛指體弱多病、已婚或年邁的人。練功之初,由培育元氣人手,通過一定的手段(動靜配合),聚氣充形、疏通經絡、宣合氣血、以氣運身等達到真元之氣充盈,精氣神三昧聚集成形,“內華外顯”,完成築基初步即修牆補屋的行功。(少林寺易武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這階段行功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據體質強弱、練功層次、學習的內容而定。首先要打通閉塞的經絡,採氣充實自身,減輕因真氣耗散出現的病症,解除痛苦以宜修真。練養兼行,不宜過勞。練功要留有餘興,動靜兼備,適當掌握行功尺度。進而培育元氣,使腎水周流全身,身心內外都能得真氣溫養,強筋骨、長精神,神清氣爽飲食則大增。這階段的行功,要注意調節飲食,

勞逸結合。須指出的是,“避谷”,即不進飲食的修持方法,需有一定的基礎,或有師承教授才可以,沒有人指導絕不可妄自行法,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第二是修真階段。

由於修牆補屋的行功有了成果,自然而然地轉入修真的階段,這個階段傳統術語又稱為“內外競發、勢必翻騰”,是出現功能的階段,這階段的層次較多也較複雜。

動靜兩種功夫的兼修,“內固其精,外全真形”。內固其精指丹田有元氣充實的實物感、溫熱感和振動感,久而行持,丹田中真元之氣衝騰振動,沿著固定的經脈穴道循經而走,潛氣內行,以達到有規律有行程的“太乙循經”。丹田之中最初的氣機振動,有溫熱周於自身,這個動觸現象,古人稱為“真氣發動”。真氣發動之後,根據不同的修持方式,有不同的運行路綫。真氣循經而走,多見於初學或多在靜功中出現,不同的運行路綫,將得到不同的結果。

通常談及的有道家的周天循經和佛家密法的中脈,傳統術語又稱“通天徹地”(即百會至會陰一條綫)。道家的“周天搬運”法,“元氣充騰”產生內動後,先向鎖錀壬、督、衝三脈的會陰海底陰蹻庫流注,衝向“尾閭關”,分為兩支至“轤轆關”(腰14椎兩側)。順督脈方向上行至。玉枕關”,而後循經百會,再由百會循面部、順壬脈下行,返至丹田。這個行氣循經過程因功法深淺之不同,運行的脈道多少也不問,或三條五條,或一條。還有人在行功中由壬脈起而督脈降,喻為“河車倒轉”,均屬“小周天”。“大周天”的運行,是在小周天的基礎上,繼而四肢同時流注。在此基礎上可以繼續修專修功,升降開合,二儀四象等。

修周天功時,須切記:要在丹田元氣充實的前提下,等待真氣發動,切不可急於求成,妄念行功,以至大毀。真氣發動之後,不論在丹田中的動觸,還是循經脈而流行的途中,絕不可用意念去導引,要用內視去跟隨,以順其自然。(氣功可以速效,但絕不能速成。)尤其是初學氣功的人,更要慎重。(少林寺易武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體內的元氣衝動,力量和流速都是難以抑制或掌握的。周身的“內景隧道”是循注二十部脈道交注循經的。正常人的脈道經絡也是通的,練功的人只是用法“固通”而已。如果丹田的真氣火候不足,沒有相當的基礎,用意念引動,產生“真氣外遊”,逭就是氣功出偏的開始。“真氣外遊”不得歸元,真氣停留在哪個部位,即會引起動觸,這種動觸現象不能說明氣功修持的層次,有的入以此來炫耀功夫高深,實在令人啼笑皆非。要遵古訓,依法而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氣功也是科學,來不得半點兒虛假,功夫的畏進,全靠自己的堅強信念、十足的誠心和頑強的毅力。

佛家的走中脈是使氣機按另一種軌道循行,自丹田上衝而起,從軀幹中流注、超膻中、越百會,修行有術者可在百會上一二尺高處,停留一氣柱或一氣團,古人稱為“一氣衝騰”、“玄珠飛擧”。功夫深者可有三顆珠球般的氣質光華懸在百會上,這就是“三花聚頂”。行功的最初階段,有人會在氣機上注時,感到衝力大,出現頭部脹痛,對此不必驚慌,可照常持功,在收功後做做頭部按摩。疏通一下結滯的經絡脈道,以佐助氣機便於下次行功。氣柱街起以後,也不要喜上眉梢,妄念用功,讓不成熟的氣機上街而散失,因開始的真氣衝騰、交注還沒有基礎,切不要拔苗助長,要循序漸進。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有人在行功中妄用引法,用意念導引,使氣上衝,在真氣沒有到火候時,氣能衝起,但不能歸元返還,散失殆盡。有的人氣機不振,不但沒有街出頭頂,在上衝之際,真氣外溢,洪害於頭部,引起浮腫、頭痛、眩暈或血壓升高,視力減退、頭重腳輕、氣機上浮等異常效應。這些異常情況給氣功事業帶來不良影響,使人們對氣功望而生畏、避而遠之。

在靜功中,除了周天河車、中脈而外,還有其他的運行規律,但因修持的層次所限,沒有廣為人知,這些運行過程古人概括為“太乙循經”。靜功的姿式和手印直接影響修持的內容及循經的路線。如兩手相搭掌心向上,拇指相對的指印,古人稱之為。(少林寺易武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元明執印”,它的運行路綫,對初學者說是先啟動“太陰肺經”,“肺主均衡”,左右兩臂的氣機交注輪轉,然後帶動周身氣脈,使腎水升騰而起遍佈周身,潤澤臟腑百骸。這個過程古人喻為“水撞金輪”或“金水顯真”。當然,這些氣機的交注循行,陰陽氣脈的運轉,只能在行功中細心體會。

氣機內注的動觸,真氣衝騰的景象,是潛氣內行的內動,並非形體動。一定要注意用理智控制形體,使形體不隨內氣的振動而動,這樣即可避免出偏,保證真氣循行的正常交注。

靜功中還有另一層次的感受,這就是靜功中出現的光點,或是環狀、片狀、面狀光等,或時現時消、顏色各異的氣。可結合內景參悟,各家說法不一,可在專修的層次中印證。

內固其精,外全真形以達到修持的內外如一行功,就動功而言,外全真形的體現頗為多見;靜功中的內華外顯,寓於氣質形神之中。動功中的全形之術,是由初步的採氣煉形開始,日久積功,使元氣聚集,充騰振動,使“動靜兩骸”的功夫形成突變。即採氣充形的行功,促使丹田之中真氣發動,以至氣催形動、“內外顯化”賦以靈動。這是“以氣化力”的外全真形階段。這階段的行功,古人喻為“太乙蟾遊陰陽顯化行功”,簡稱“遊樁”、“運椿”。此階段的行功,是在修牆補屋,採氣全形,真元之氣衝騰的基礎上出現的太乙萌動、靈動。即真氣在循經導脈的陰陽氣機交注時,“內有真力,外示神形”的“內外競發、勢必翻騰”的階段。是在動、靜、椿功的基礎上,“積久呈真”而產生的氣機交注,以內氣催動外形循經化力階段,演示出有典範有規律的行功。這些行功融於內力的運轉,化成動靜的陰陽顯化之靈動,體現出內力運行時的“公轉與自轉”。真氣沿一定的經脈交注,“陰陽轉化、剛柔相濟”,正是“百家騰躍,終人環中”。 這種合於自身的氣機運轉,體現出了武技內功仁的精湛內容,隨著日月的循天,遊樁的運行也日新月異,由簡至繁、由動而靜,復而始之。其行功順陰陽,合數術,正如古人所言:“大道至簡至易,至柔至剛、博大精深”。“太極生萬物,生化無有窮期”。這階段的行功需長年累月地修持,達到“性命問證,內外雙修,內外如一”。

在此,須指出的是,上述階段的行功必須在真氣充騰的基礎上。真氣不足不可開遊樁。因內力不足,稍有動態便會有虧氣之感。沒有真功實力,不可妄自玩笑。

近幾年,社會流行功法引出了“自發功”一詞,通過一定層次的鍛鍊,使體內陰陽未分的混元之氣產生振動、繼而抖動、竄於周身(或曰氣衝病灶),使人失於常態。(少林寺易武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對不動者也導引其動,認為動就好。真氣引動出遊,有失其度,“以偏助偏”。初動時,覺得越動越有力,動後舒適,精神亦好。殊不知這種動觸正是真氣顯於。陽剛外越”階段,內力引動,力大,“意不可止”,故人失去常態。動過一段時間後,外遊的真氣耗散了(因氣機引動,內外競發,很難使其歸元),人也不動了,或出現固真氣衰損面產生不適之感。古人曾經對“誤用法訣”、“引動以耀”。的失誤進行過批謬,謂之“蘿得千金”、“火燃空釜”、“曇花一現”。對行功,一定要注意陰陽氣脈流注是否平衡,是否符合於身體的經脈穴道、合於自身的氣機運化,只有做到陰陽平衡,才能對練功者有益無害。

氣修持的第二階段是內外競發、出現功能的修真階段,它包含多種層次的行功。是自然運化而演示的,為了少出偏差和不出偏差,在練功過程中,儘可能不去追求某種境界、某種功能,更不要帶著不健康的思想練功。功能是自然出現的,不是追求得來的。有了慾念,不能很好地人靜;容易進入幻境,走人歧途。《大成捷要》中指出,貪求小術會誤了大成就,或雲:人到無求品自高。(少林寺易武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通過練功調節自身,治病強身是最現實的。很多人不考慮自身現狀盲目地發氣治病,不知道氣功的修持是有一定依據,有一定順序的。身體衰弱、疾病纏身的人要聚的是保全自身。未成年的孩子和青年學生,正處於學知識、畏身體的階段,更不要為他人發氣治病或探病,要把重點放在開發智能上,早日成材,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應有的貢獻。

氣功修持的第三階段,是在漫長的“修真證法”中脫化出來的。古人把這個層次的高深境界喻為。真我飛舉、身外化形、羽化飛昇,開慧證真、乘虹高架、摩尼真境、顯妙圓通”等等;依我們的學識及目前所處環境很難探索。前兩個眉次的修持對大眾是有益的、有價值的。也是現實的、可以做到的。高深層次的修持,有造詣的氣功師及有志於探索東方文明的學者也不妨一試。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儒釋道三家功法的三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