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銳評」建議教育部:中學教科書應該刪除張中行的文章|賀希榮

「銳評」建議教育部:中學教科書應該刪除張中行的文章|賀希榮

中學教科書應該刪除張中行的文章

賀希榮

西元2018年5月17日

前日,書院一個讀初一的孩子來跟我說,她們語文教科書上有個“BUG”。詢問之下方知原委。

「锐评」建议教育部:中学教科书应该删除张中行的文章|贺希荣

教育部人教版七年級(初一)的語文教科書,第82頁,收錄了張中行先生的《葉聖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其第二自然段中寫道:

“這有時使我想到《論語》上的話,一處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一處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兩處都是孔老夫子認為雖心嚮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葉聖陶先生卻偏偏做到了。

「锐评」建议教育部:中学教科书应该删除张中行的文章|贺希荣

這就有點意思了。

首先,孔子說“則吾未之有得”、“何有於我哉”,不過是謙辭。對於熟讀《論語》的人,這應該是常識。

在《論語》中,舉凡孔子回答別人說“不知也”、“則吾不知也”、“未之學也”,都是孔子表示拒絕或否定的一種委婉回答,而並非孔子真的不知道答案。而凡是孔子自況,說“我無能焉”、“吾未之有得”、“何有於我哉”,都是表示謙虛。

張中行先生將孔子的自謙坐實為孔子“心嚮往之而力有未能”,實在差之遠矣,穿鑿甚矣。

如果說孔子竟然於君子之道無所得,孔子竟然做不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則整個中國文化傳統中還有誰能當得起這兩句話?

依照張先生的理解,“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難道可以理解為孔子真的犯下了過失?

曾子稱昔者吾友(注者們一般認為這個“吾友”是顏淵)“有若無,實若虛”,張先生是否需要稍微體悟一下聖人的謙德?

第二,張先生曲解《論語》雖然很不應該,但將葉聖陶先生和孔子比,甚至認為“葉聖陶先生卻偏偏做到了”,就更過分了。

言下之意,似乎葉聖陶先生還勝過孔子,抑孔就是為了揚葉?真是不知量也。

難怪初一的小孩子認為這是個BUG。不知道葉先生地下有知,面對張先生的這種評價會作何感想。

以文化意義言,孔子相當於基督教的耶穌、佛教的釋迦摩尼、伊斯蘭教的默罕默德。張中行先生見過西方人將任何人比於耶穌麼?

「锐评」建议教育部:中学教科书应该删除张中行的文章|贺希荣

葉聖陶先生固然是中國近現代的著名教育家,說他是孔子之道的遵行者與實踐者,是完全可以的,但直接拿他來和孔子比,甚至說他高於孔子,簡直就不知所云了。

引用《論語》中子貢的話:曾不知天之不可階而升,曰月之不可逾乎?!難怪說近世中國人多無敬畏之心。

我建議教育部在修訂教材的時候,刪除張中行先生的這篇文章。實在有辱斯文。

作者簡介:賀希榮,西曆1971年生,湖南雙峰縣人。先後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本科)、北京大學(碩士)、中山大學(博士)。現任教於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