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支氣管哮喘、慢阻肺、肺結核臨床常用中成藥作用及注意事項詳解

支氣管哮喘由多種細胞(如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 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症導致氣道反應性的增加,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阻,並引起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和(或) 清晨發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一.蠲哮片
【藥物組成】葶藶子、青皮、陳皮、黃荊子、檳榔、大黃、生薑。
【臨床應用】
l。本品適用於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見呼吸急促,痰量多,色黃且粘,高調哮鳴音,舌紅苔黃厚膩的患者。
2.本品宜在飯後半小時服用,便於藥力發揮作用。

3. 支氣管哮喘發作期應聯合西藥治療。

【不良反應】 本品有腹瀉、腹痛的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
1.哮喘患者,見怕風,汗出,氣短,疲倦乏力,怕冷者禁服。

2. 服藥後如出現大便偏稀、輕度腹痛,屬正常現象,可繼續用藥或減少用量。
3.慎與滋補類藥物同用。
4.不宜與溫肺散寒類藥物合用。
5.年老久病體弱患者慎用。
6.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7. 孕婦禁用。
8.對本品成分過敏者禁用。
9.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發熱,體溫超過38°C.或出現喘促氣急者,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停藥,酌情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1日3次,飯後服用,7日為一療程。
二.降氣定喘丸
【藥物組成】 麻黃、葶藶子、紫蘇子、桑白皮、白芥子、陳皮。

【臨床應用】 本品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峰喘急性發作期,見喘息,咳嗽痰多,痰色白,胸悶,不能飲食,舌淡苦厚膩色白的患者。
【注意事項】
1.本品不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見怕風,汗出.氣短,疲倦乏力,怕冷者。
2.慎與滋補類藥物同用。

3. 孕婦禁用。
4.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5. 對本品成分過敏者禁用。
6.本品含有麻黃,高血壓、心臟病、青光眼患者及運動員慎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7克,1日2次。

三. 固腎定喘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附子(制)、牡丹皮、牛膝、補骨脂(鹽制)、砂仁、車前子、茯苓、益智(鹽制)、肉桂、山藥、澤瀉、金櫻子(肉)。
【臨床應用】
1.本品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氣短,活動後喘息加重,四肢末梢涼,顏面浮腫,下肢腫脹的患者。
2.服藥時間以空腹或飯前為佳。
3.若同時見感發熱有急性感染徵象者,應暫停服用。

【注意事項】
1.咳嗽,呼吸稍急促,痰量名,色黃且粘稠患者禁用。

2. 不宜與清熱瀉火類藥物同用。3.孕婦禁服
4.對本品成分過敏者禁服。
5,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 克,1日2~3次,可在發病頂兆前使用,也可預防久喘復發,一般服15天為一療程。

四. 麻口
【藥物組成】麻黃、膽南星、桑白皮(蜜制)、萊菔子(炒黃)、苦杏仁、白前、黃芩、五味子(醋蒸)。
【臨床應用】本品適用於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見咳嗽、痰多稠粘、胸悶憋氣、呼吸急促,喉中痰鳴,發熱或不發熱,舌苔黃或黃白、或舌質紅的患者。
【注意家項】
1.不宜與含人參等滋補類中藥同服。
2、本品不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見怕風,汗出,氣短、疲倦乏力、怕冷者。
3.服藥期間應食清淡食物,忌食辛辣厚味,忌菸酒。
4、孕婦忌用,
5.心臟病、高血壓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1日3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COPD),是一種破壞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徵的疾病,氣流受限通常早進行性發展並與肺對有害顆粒成氣體的異常炎症反應有關。

五.苓桂咳喘寧膠囊
【藥物組成】茯苓、法半夏、桂枝、陳皮、龍骨、牡蠣、白朮(麩炒)、甘草”(蜜炙)、苦杏仁、桔梗、生薑、大棗。
【臨床應用】
1..本品適用於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見咳嗽,痰多清稀,喘息胸悶,氣短的患者。
2.與西藥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同時服用可形成難溶解吸收的絡合物,使藥效降低,建議錯開服用時間。
【不良反應】偶有口乾及胃部不適。

【注意事項】
1.咳嗽伴明喉腫痛者或心煩手足心熱者禁用本品
2.胃部不適者宜飯後服用。

3.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4.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應慎用。

5..服用一週病證無改善,應停藥,酌情治療。
6.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發熱(體溫超過38°C,或喘促氣急,或咳嗽加重,應停藥,酌情治療。
7.兒童、孕婦、體質虛弱者慎用。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1日3次,10天為一療程。

六.百令膠囊
【藥物組成】冬蟲夏草發酵菌粉。
【臨床應用】本品適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免疫功能低下,見咳嗽,喘息,咯血,腰背痠痛,舌紅少苔的患者。
【不良反應】個別患者服用後胃部有輕度不適,建議飯後服用。
【注意事項】
1.凡心煩,失眠,心慌,口千口臭,便秘,舌紅苔黃不適於服該藥。
2.不宜與感冒藥物同用。
3.服藥期間忌食不易消化食物。

4.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5.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慎用。

6.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7.服藥四周症狀無緩解,應停藥,酌情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克,1日3次。

七.固本咳喘片
【藥物組成】黨參、白朮(麩炒)、補骨脂(鹽水炒)、茯苓、麥冬、五味子(醋制)、炙甘草。
【臨床應用】本品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見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活動後加重的患者。
【注意事項】
1.本品僅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發作期不宜服用。
2.服藥期間忌不易消化的食物。

3. 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慎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6.服藥期間,若患者發熱體溫超過38.5°C,或出現喘促氣急,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停藥,酌情治療。
7.服藥四周症狀無緩解,應停藥,酌情治療。

8.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1日3次。

八. 蘇子降氣丸


【藥物組成】紫蘇子(炒)、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陳皮、沉香、當歸。
【臨床應用】本品適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見呼吸急促,胸協滿悶、痰多色白、粘稠易咳,舌淡紅蒼白的患者。
【注意事項】
1.本方偏於溫燥,若支氣管炎患者表現為乾咳少痰、咽乾咽痛、口乾舌燥、舌紅無苔或痰黃,且粘稠,舌紅苔黃膩者忌服,
2.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核、肺心病等咯吐黃白粘痰咯血的患者慎用。
3.孕婦慎用。
4用藥期間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5.用藥三天,症狀無改善,應停藥,酌情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1日1-2次.

九. 蛤蚧定喘膠囊(丸)
【藥物組成】蛤蚧、紫苑、麻黃、瓜蔞子、苦杏仁(炒)、紫蘇子(炒)、黃芩、黃連、鱉甲(醋)、
百合、石膏(煅)、甘草、麥冬。

【臨宋應用】
1.本品適用於慢性阻寒性肺疾病,見咳喘,氣短,動則加重,兩顴色紅,咽乾、自汗,睡時汗出,舌紅苔少的患者。


2.同時應用強心苷類藥物時需注意,本品含麻黃鹼成分可增加地高辛、洋地黃等強心苷類藥物的吸收與敏感性,使其毒性增強。

【注意事項】

1.咳嗽新發者忌用本品。

2.本品含有麻黃,高血壓、心臟病、青光眼者及運動員慎用。

3.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4.服用三天病證無改善,應停止服用,酌情治療。

5.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應慎用。

6.兒童、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用法用量】 膠囊劑: 口服,一次了粒,1日2次; 丸劑:口服,小蜜丸:一次9克,1日2次; 大蜜丸:一次1丸,1日2次。

間質性肺疾病是以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為基本病理改變,以活動性呼吸困難、胸片瀰漫性浸潤陰影、

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不同類疾病群構成的臨床一病理實體的總稱。

十. 人參保肺丸
【藥物組成】川貝母、五味子(醋炙)、人參、罌粟殼、玄參、枳實、甘草、陳皮、砂仁、苦杏仁(去皮炒)、石膏、麻黃。

【臨來應用】本品適用於間質性肺疾病,見咳嗽久不愈,氣短,乏力,喘息,動則汗出,易感冒,舌胖,邊有齒痕,苔薄白的患者。
【注意事項】
1.服藥期間不宜飲濃茶及同食蘿蔔,以免影響療效。
2.咳嗽伴怕冷怕風發熱者忌服。
3.本品含罌粟殼,易成癮,不宜常服。


4.本具含麻黃,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及運動員慎用。
5.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6.兒童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日2-3次。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低熱、力、食慾減退、消瘦、盜汗、咳嗽、咯血等為主要特點。

十一. 抗癆膠囊
【藥物組成】矮地茶、百部、穿破石、五指毛桃、白及、桑白皮。

【臨床應用】
1,本品適合與化療藥物聯合治療肺結核,能減少化療藥物的不良副反應,並能提高化療對耐藥性結核病的療效。
2.本品治療肺結核需與標準化療方法聯合應用。
【注意事項)
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服。
2.服藥期間忌菸酒,忌食辛辣、溫燥之品。
3.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粒,1日3次。

十二. 結核丸
【藥物組成】龜甲(醋制)、百部(蜜炙)、鱉甲(酷制)、紫石英(煅)、地黃、熟地黃、天冬、北沙參、牡蠣、阿膠、龍骨、麥冬、蜂蠟、熟大黃、白及、川貝母。
【臨床應用】
1.本品適用於肺結核,見咳痰咳血,咽乾,午後或夜間自覺身熱,睡時汗出,心煩,手足心熱,舌紅苦少的患者。
2.建議用本品治療肺結核時與標準化療方法聯合應用。

【注意事項】
1.外感引起的發熱怕冷,咳嗽,咯痰色黃且粘者忌用。

2. 忌菸、酒及辛辣、生冷食物。
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服。

4..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 5克,1日2次。[規格] 每20 丸重3.5 克。

希望文章對大家有益,關注天天醫學,認為有點道理,請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