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囧媽》︳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全文1850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囧媽》︳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電影《囧媽》我很喜歡看,裡面的親情和感情都打動了我。看的時候我就在想,黃梅瑩飾演的媽媽和徐崢飾演的兒子徐伊萬母子關係為什麼會這樣呢?

媽媽是那麼愛自己的兒子,甚至在心理對兒子說,“我活著就是為了你”。

但媽媽的愛沒有得到兒子的理解。娘倆在火車上爭吵時,兒子徐伊萬說,“我不用你管我的事兒。在你眼裡,我所有的事情都是問題,婚姻是問題,身材是問題,接不接電話、生不生孩子都是問題。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了,我不是你養的寵物啊……我受夠了你的教導,受夠了你的強迫症……”

《囧媽》︳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後來我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因為媽媽一直在對兒子採取控制型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特徵就是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一味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甚至不惜用威脅、懲罰的手段。

這本書作者、美國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女士說,控制型媽媽教育孩子帶來的後果,就是這些孩子長大了,要麼特別懦弱,總需要被管教;要麼就是模仿父母,變得有很強烈的控制慾、很霸道。

而影片中徐伊萬長大後就成了後者,變得對袁泉飾演的妻子張璐有很強的控制慾。記得影片的開頭,兩人因為一個檯燈的事出現爭吵,張璐就說,“這就是我們兩人的問題!你心裡面有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

既然當控制型的媽媽不好,那應該當個什麼樣的媽媽呢?

金伯莉·布雷恩女士說,要學會當一個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的媽媽。也就是允許孩子自由輕鬆地表達情感,而不受任何壓抑或否定。

《囧媽》︳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關於情感引導式教育,她給出的方法是:

第一步,播下種子。就是要提前讓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及你對她的要求是什麼,她知道怎樣做是可以的。比如,你要讓他洗澡,最好是提前跟他商量,不要不顧及他的感受,臨時命令他。

第二步,觀察判斷。

目的就是找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原因和需求。比如,孩子在商場鬧著要買玩具。你不要馬上拒絕孩子,而要首先要了解他為什麼想要這個玩具。

第三步,聆聽傾聽。聽孩子講他想買這個玩具的理由時,最好要蹲下來眼睛與她平視,以便進行眼神的交流,讓他知道你是在專心地關注他。

第四步,體察理解。承認並接受孩子的情緒,並幫他說出此時的感受,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和你繼續平靜地對話。比如,即使不想給他買這個玩具,也要表示對孩子的理解。你可以說,“我知道你非常喜歡這個玩具,而且這個玩具對你也很重要。”

第五步,同情幫助。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走進孩子的世界,幫助她解決問題。你可以繼續說,“但是這裡的價格比較貴是嗎,我們回家後在網上找找可以嗎?”

布雷恩女士說,當你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時,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孩子的好朋友,成為了孩子眼中最好的玩具。而孩子們則通過與你的親密相處和溝通,更能學會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更能學會尊重對方、接納對方,而不是控制和索取。

遺憾的是,徐伊萬在失去了張璐後才幡然醒悟,他在給張璐的短信中說,“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像我對你一樣。

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你就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囧媽》︳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最後再說點題外話,其實,直到故事的結尾,包括提前預告的兩個彩蛋,我都盼望劇情能出現反轉,使徐伊萬和張璐能破鏡重圓,重新開始他們的愛情生活。

特別是劇中徐伊萬兩次扔結婚戒指的情節,一次在火車上跟娜達莎在一起時,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沒忍心扔;第二次在謝爾蓋舅舅家時,戒指扔了出去卻又反彈回來。我都以為這是為他們感情和好做的鋪墊,但遺憾的是,都不是,最後的結果還是分手。

《囧媽》︳不要再當控制型的媽媽了

後來,我又回看了張璐在美國的酒店裡給徐伊萬的短信,發現這裡已經說的非常明瞭了。她說,“本來我都想好了,打完那通電話就和你斷絕聯繫。但現在有幾句話我想對你說,直到昨天你向我坦白,我才意識到,我一直忽略了你的感受。我甚至都忘了,我們曾經都相愛過。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愛一個人就是願意全心付出,後來才發現,有時候就算付出也難免互相傷害。

我曾經很努力想變成你心目中理想的妻子,但我真的做不到。在這段婚姻裡我們都付出了很多,但都失敗了。當初結婚前你媽跟我說你是個倔孩子,有自己的脾氣,今後就拜託我了,但最後我還是讓她失望了。我們是真心相愛過的,我們有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但現在我們真的不可能了,還是要謝謝你,希望你一切都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