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古代志怪故事——白骨精,黿殼亭

白骨精

處州(治所在今浙江麗水縣)地方多山。而麗水縣位於仙都峰之南。當地農民在此耕田種地,開墾荒地逐漸延伸到仙都峰的半山腰。可是,這仙都峰上多鬧怪異,農民們只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誰敢在夜晚還在田地裡幹活兒的。

那是個深秋季節。地主李某來到這莊子上,督促他的佃農們收割稻子。晚上,他獨自住宿在莊子房裡。佃農們擔心李某膽量小,就不敢實話實說,直截了當告訴他這山裡鬧妖怪。只是委婉地告誡他:夜晚最好是別出門兒。

那一天夜晚,月色甚佳。李某不禁走出門來,在山前鍍步賞月。忽然,有個白煞煞的怪物從遠處向他走來,步子踉踉蹌蹌,似乎忍耐著極大的悲痛。腳下踢趿有聲,樣子也很怪。李某嚇了一跳,快步奔回院子裡,隨手關緊了那道半截兒柵欄門。這功夫,那個白色的怪物已經追到柵欄門前。他打也打不開、跳也跳不過,就在那柵欄門前轉腰子。而李某進入院裡,覺得有了屏障,膽子也壯起來。他隔著柵欄門往外一瞧:追趕到門外的卻是一具白骨,肩上馱著一隻凸凹不平的骷髏頭,可怕又可惡。那白骨在柵欄外面轉了一陣子,顯得氣急敗壞起來,開始推搡、啃咬那柵欄門,隨之冒出一股腥穢難聞的惡臭。但是,他的進攻毫無效果。不久,忽聽一聲雞叫架白骨嘩啦一聲攤倒在地,化作一堆白骨,等到天一亮,那一堆白骨也不知去向了。

古代志怪故事——白骨精,黿殼亭

第二天,李某就向當地的農民打聽,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位農民對他說:“幸虧足下遇上的是這個白骨精,他本來就沒多大本事,所以,您才沒受到傷害。您若是遇見那個白頭白鬢的老太婆,她會幻化出一個酒館兒來,請您喝酒、請您抽菸。那酒喝兩口還沒多大關係,頂多不過是馬尿加了涼水;那煙可一口也抽不得,抽上一口,就甭想再有活下去的理由。這個鬼老婆子,只有在風清月朗的夜晚才出來作祟。她最怕笤帚,只要抄起笤帚來,準能把她打倒。但是,誰也摸不清這老婆子是個什麼怪物?”

古代志怪故事——白骨精,黿殼亭


【原文】處州地多山,麗水縣在仙都峰之南,土人耕種,多有開墾到半山者。山中多怪,人皆早作早休,不敢夜出。時值深秋,有田主李某到鄉刈稻,獨住莊房。土人恐其膽怯,不敢以實告,但戒昏夜勿出。一夕,月色甚佳,主人閒步前山,忽見一白物躄踴而來,稜嶒有聲,狀甚怪。因急回寓,其物已追蹤而至。幸莊房門有半截柵欄可推而進,怪不能越。主人進柵膽壯,月色甚明,從柵縫中細看,乃是一髑髏咬撞柵門,腥臭不可當。少頃雞鳴,見其物倒地,只白骨一堆。天明,亦不復見。問之土人,曰:“幸足下遇白骨精,故得無恙。若遇白髮老婦,假開店面,必請足下吃煙。凡吃其煙者,從無生理。月白風清之夜,常出作祟,惟用苕帚可以擊倒之。亦終不知何怪。”



黿殼亭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白先生官居川東道臺。白先生花費文銀一千兩,在蘇州買了個小老婆,寵愛非常。於是,帶著這個小老婆,一起返回川東任所,他們掛帆起航,一路來到鎮江(今江蘇省鎮江市。清屬鎮江府),月夜泊船岸邊。那位嬌嗔的小老婆打開船窗,探出身子從江面上舀水。沒料到,她那身白撖細膩的肉兒,早讓一個巨大的癩頭黿垂涎三尺,一口咬住f她的胳臂,將她拖入水中。白先生悲恨交加。他發誓:若不捉住這個癩頭黿,死也不能離開鎮江。並傳諭江上各戶漁民,請他們協助搜拿。白先生聲言:有能捉得此癩頭黿者,著賞銀一百兩。

常言說得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欲得其利者的情緒當然就特別高漲。船民們爭相把豬肚兒、羊肝兒之類的肉食套在五鉤須上作誘餌,然後把釣繩拴在一個空酒罈子上,使它浮游在水面上,晝夜不眨眼地盯著那酒罈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之後,有一家漁民的釣繩緊繃,空酒罈子急驟下沉,果然是鉤住了這個癩頭巨黿。幾十條漢子玩了命地往上拉,竟不能把它拖上岸來。船民們就把纜繩套在一個大石頭磨盤上,用四頭水牛拉著磨盤轉,終於把這個龐然大物絞上岸來。只見它那蓋子呈青黃色,黿頭竟有車輪大小,頭上佈滿了疙瘩。眾漁民手持鋒利的大斧,一齊向它砍殺。巨黿發出一聲聲喳喳怪叫,掙扎之際,把地面委蹭成一道深坑。過了很長時間,它才漸漸死去。人們剖開巨黿的腹腔,那可憐的小老婆腕上戴過的金手鐲依然還在,其他的一切已經不復存在了。

古代志怪故事——白骨精,黿殼亭

人們把這個巨黿碎屍萬段,架火焚燒。冒出來的那股臭味兒,飄散出去好幾裡。可是,那個巨大的黿殼方圓幾丈,堅硬如鐵,光亮如琉璃,大而無用,使人頭痛。有個人很聰明,他想出一個主意,就在這江邊上建造一座涼亭,用這個大黿殼作涼亭的頂子。這樣,既堅韌牢固,又別具一格,是個變廢為寶的上乘辦法。

他的主意果然被採納。時至今日,黿殼亭依然屹立在鎮江朝陽門外的大道邊上。

【原文】乾隆二十年,川東道白公,以千金買一妾,掛帆回任,寵愛異常。舟過鎮江,月夜泊舟,妾推窗取水,為巨黿所吞。主人悲恨,誓必得黿而後已,傳諭各漁船協力搜拿,有能得巨黿者賞百金。船戶爭以豬肚羊肝套五須鉤為餌,上系空酒罈,浮於水面,晝夜不寐。兩日後,果釣得大黿,數十人拽之不能起,乃以船纜系巨石磨盤,用四水牛拖之,躍然上岸,頭如車輪。群以利斧斲之,滾地成坑,喳喳有聲,良久乃死。破其腹,妾腕間金鐲尚在。於是碎其身,焚以火,臭聞數里。一殼大數丈,堅過於鐵,苦無所用,乃構一亭,以黿殼作頂,亮如明瓦窗。至今在鎮江朝陽門外大路旁。

《子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