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国产ANC降噪芯片三重奏——双管齐下、稳中有进、专利突围

虽然在苹果之前,已经有不少厂商推出了带有ANC降噪功能的TWS耳机产品,但10月29日苹果AirPods Pro对ANC降噪的加持,无疑才是真正引发整个ANC降噪芯片市场风潮的导火索。受此影响,接下来,越来越多的TWS耳机品牌都会相继为自身产品配置ANC降噪功能,ANC降噪芯片市场即将迎来更大规模的爆发,这也为诸如恒玄科技、紫光展锐为代表的越来越多国产芯片厂商创造了绝佳的契机。

单芯片将“称霸”ANC主流市场 “高中低”端场景本土企业耕耘有道

可以说,如今的整个蓝牙耳机市场,几乎都是由苹果带动的。在华为宣传ANC降噪之后,这块市场如今却成了苹果重点收割的对象,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让ANC降噪成为了当下每一个TWS耳机的卖点。日前的紫光展锐媒体沟通会上,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王泷就感叹到:“苹果的降噪的确做的非常好,过去我们主要谈Bose。但如今苹果的降噪比Bose的还要好,对比来看,Bose头戴的降噪最多能达到30db,但苹果却能做到40db。”足以见得苹果的降噪功力之深。

国产ANC降噪芯片三重奏——双管齐下、稳中有进、专利突围


这其中,无疑依靠的是苹果自研降噪芯片技术的加持,恒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拓展副总裁高亢表示:“ANC(主动降噪)作为一种可以显著提升噪音环境下消费者用户体验的技术,一直以来因为其较高的综合技术门槛,在普通消费人群中普及度并不太高。无疑,AirPods Pro依靠苹果的巨大影响力,会快速推进降噪耳机产品的普及,而且,为了适应小尺寸耳机,AirPods Pro采用了高集成度的SiP模组,以解决多芯片组导致PCB板过大的难题,但SiP模组又带来了高成本的问题,从而增加了主动降噪耳机普及的难度。因此,我们认为,‘蓝牙+ANC’的传统多芯片方案难以和AirPods Pro竞争,单芯片SoC成为技术的必然选择。”

的确,如今TWS耳机内部集成空间正日益紧张,而且随着手机大厂们的“集火”,TWS耳机的整机成本也正快速下行。尽管现在市场上有着“每卖出5台手机,就会卖出1台真无线耳机”的说法,但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待市场大范围普及之后,更有可能会形成“买手机送TWS耳机”的潮流。

这种形势下,作为TWS耳机整机成本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蓝牙芯片与ANC芯片分离的方案,不仅在整体功耗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集成空间以及整体成本也难以作为TWS整机市场的长期选择。高亢认为:“耳机空间越来越小,多芯片组带来功耗大、成本高以及调试麻烦等问题,所以单芯片方案是大趋势。”这也是为何当下,苹果、华为等一众蓝牙耳机终端厂商会一致拥抱单芯片或SiP模组方案的原因。

国产ANC降噪芯片三重奏——双管齐下、稳中有进、专利突围


比如今年初,华为最新一代的真无线耳机FreeBuds2的标准版就采用了一款单颗主控芯片的方案,在实现高性能的自适应环境降噪技术以及高音质的同时,整机成本和集成度也得到了大幅的优化。这颗单芯片的方案,正是出自中国本土的芯片厂商恒玄科技之手,高亢告诉记者:“目前为止,主流蓝牙ANC耳机采用的大都还是蓝牙芯片和ANC芯片分离的双芯片甚至多芯片方案。而恒玄是业内第一家实现蓝牙ANC单芯片量产的公司,并在OPPO、小米、华为等一流品牌客户中实现大批量出货,有着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

作为一项和消费者主观感受强相关的技术,这中间累积的实战经验和“know-how”是非常宝贵的财富,高亢认为:“任何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参与者,都需要踏踏实实通过一代代产品打磨,持续迭代优化,精益求精,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有很好体验的主动降噪耳机产品。BES恒玄作为在业界最早产品化量产蓝牙ANC单芯片的厂家,迄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经过和行业优秀客户一轮轮的迭代优化,目前已经处于这项技术的行业顶尖水平,无论是ANC降噪性能、功耗、还是大规模量产经验,都大幅领先于其它友商。”

国产ANC降噪芯片三重奏——双管齐下、稳中有进、专利突围


“同时,一款好的TWS主动降噪耳机产品,除了主动降噪性能和连接稳定性,智能语音也非常重要。作为一家深耕智能音频行业的本土半导体企业,恒玄科技在单芯片上集成了超低功耗智能语音唤醒和语音识别,为消费者提供可感知的最佳用户体验。”高亢进一步补充到。

紫光展锐王泷也表示:“降噪这件事,我们除了芯片以外还有算法技术,我们的芯片也能通过与领先的算法厂家合作,通过第三方合作的算法去解决一些更高端的问题,比如说赶超或者接近苹果的水平。”这也是目前国内芯片企业在主动降噪上的流行打法,通过在芯片端集成自有的主动降噪(ANC)算法,同时额外兼容第三方算法,以更大程度上为客户及市场提供差异化。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强力算法的加持,本土芯片企业在ANC降噪方案上也能够做到对标“高中低”三端市场,与国际大厂在更大的舞台上展开正面角逐。

本土企业PK国际大厂:专利是绕不开的大“门槛”

尽管在ANC降噪领域,本土芯片企业如今算是拿到了进入这块市场的“门票”,并具备了对标“高中低”端不同档次TWS耳机市场的实力。但面对国际巨头固若金汤的专利堡垒,编者认为,本土企业仍稍显薄弱,需进一步加强在核心技术端的研发,力求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专利,逐渐累积并打造出自己的一套专利库,才能真正避开国际大厂的专利压制,在主动降噪市场稳若泰山,与国际大厂正面角逐。

在专利领域,国际大厂实力究竟有多强?仅从2017年的全球关于耳机降噪的专利榜单排名来看,美国BOSE的申请数量就雄踞榜首,而排名第二到第五的企业包括1979年创造了“耳机文化”的日本索尼、世界公认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德国森海塞尔、为消费电子市场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半导体芯片的全球领先公司英国欧胜微,以及美国苹果公司(苹果早在2014年就以30亿美元收购了Beats,苹果也借助着Beats进入了高端耳机市场)。虽说近两年,国内企业在专利申请上增长迅速,但仍难匹敌Bose、索尼等一众国际巨头。这些国际大厂手中掌控的大量的专利技术,也让本土企业想要绕开他们,开发自主的解决方案是相当困难。

国产ANC降噪芯片三重奏——双管齐下、稳中有进、专利突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亢就多次强调“ANC是一项强调积累的应用技术”这么一句话,其中所指,既有实战经验的积累,更有核心技术的专利壁垒的构建。对于专利问题,王泷也强调:“降噪领域,专利是比较大的问题,其实走在前面的BOSE、索尼、苹果等国际大厂已经拥有了很多的专利,比如索尼就用了苹果的监听模式,而苹果的降噪就是索尼的专利。”这些都是国内厂商绕不过的门槛。

以索尼为例,在音频领域,索尼如今已囊括大量的专利,王泷指出:“今天做音频技术,可以说很难与索尼去竞争,因为索尼有大量的专利。有些产品,可能索尼能够对市场出售,但这不代表其他厂商就能够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无法在专利层面上去绕开索尼。同样,在降噪领域,BOSE是最早开发降噪技术的企业,也累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索尼也有自己的产品,但索尼也同时有其他方面的专利,这两家公司可以说是竞合并行的。”

正如2014年,Bose就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了针对苹果子公司Beats的专利侵权诉讼,在此诉讼中,Bose指控Beats的降噪耳机侵犯了其5项专利技术。除了Beats以外,去年Bose也针对Misodiko公司、Phonete公司、TomRich公司以及万魔声学四家中国公司发起了专利诉讼,指控这几家公司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耳机听筒及其组件侵犯Bose专利权,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以万魔声学为例,根据公开信息显示,1MORE万魔美国公司的iBFree耳机被指控侵犯了Bose的多项专利,主要涉及耳机听筒和耳机降噪技术,包括852专利的第1、5、7、9、14项主张;Bose590专利的第1、3、4、6、7、10项主张和853专利的第1、2、3、6、8、10、11项主张。

这也进一步说明,在音频领域尤其是当下最具“卖点”的降噪技术上,本土企业在核心专利这块仍然比较薄弱,当面对国际大厂的专利压榨时可能不堪一击。更不用说在处于贸易战时期的当下,随着接下来TWS耳机市场的全面爆发,ANC降噪产品也必将大卖,不少国际大厂为了进一步吞噬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除了在技术和营销上打出优势以外,更进一步的选择可能会采用专利工具来对中国竞争对手进行正向压制,以达到扼制中国ANC降噪芯片甚至更多零组件供应商的崛起并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

因此,编者认为,当前形势下,从芯片到耳机零组件领域的本土供应链企业更应积极做好防备,以时刻提防沦为国际巨头的专利这一强有力“商战武器”下的“炮灰”。与此同时,加强自身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和努力也十分必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一步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专利库”,如此方能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TWS耳机降噪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技术积淀的过程,毕竟创新技术的研发是一项投入周期长且见效慢的投资,但只有真正能沉得下心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得成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