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特朗普簽署涉港法案 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嗎?


特朗普簽署涉港法案 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嗎?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

QUESTION

直新聞:就美國總統簽字通過所謂涉港法案,今天外交部再度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提出抗議,外交部、港澳辦等國家多個部門及港府也嚴正發言堅決反對,管先生,你對此如何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上週曾在節目中作過預判,鑑於目前國會參眾兩院驢象兩黨都在操弄“香港牌”,眾議院彈劾特朗普進程行將收尾,下週就將正式拋出彈劾報告,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總統跟國會尤其是民主黨叫陣的底牌有限,簽字放行涉港法案是大概率事件。事態也是如此演進的,特朗普在美國感恩節假期前一天簽了字。

今天美國駐華大使被再次召見,這是他在短短四天內第二次因涉港法案被中方傳召,當面聽取副外長鄭澤光的嚴正交涉與強烈抗議。

實際上,無論是美國國會上週拋出所謂涉港法案的合併文本,中國官方反應被媒體稱為“七箭齊發”,還是今天的“五連擊”,中國在香港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非常明確,高度一致,那就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利亞出席金磚峰會時談到香港問題時,權威闡述的“三個堅定不移”: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定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這“三個堅定不移”,就是中方面對美方所謂“長臂管轄法案”的信心與底氣,也是《人民日報》評論痛批法案“一張廢紙”的信心與底氣。

個人印象裡, “一張廢紙”上次成為網絡熱語是在三年前,恰恰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那次是談南海。2016年7月,前國委戴秉國在華盛頓一次智庫會議上警告,聽說南海仲裁結果很快就要出來了,出來就出來吧,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一張廢紙。

實際上,三年多來南海局勢持續向好的發展演進,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特別是和菲律賓的外交轉圜與升溫,也確實坐實了所謂仲裁結果是廢紙的研判,我相信,同樣一幕也會發生在美方所謂涉港法案上。

特朗普簽署涉港法案 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嗎?

耿爽表示,美方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此舉嚴重干預香港事務,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決反對。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QUESTION

直新聞:現在外界都高度關注,中方將採取怎樣的反制措施,今天在外交部記者會上,國內外記者也就此多次發問,你如何前瞻?

ANSWER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注意到,今天在中國官方及港府的一系列聲明中,在表達嚴厲譴責堅決反對之外,一個核心訴求是敦促美方不得將該法付諸實施,以免對中美關係和兩國在重要領域的合作造成影響。我認為這是我們作前瞻的一個關鍵。

現在外媒的最大關切,是反制措施會不會和中美經貿磋商相關聯,這實際上是全世界的共同關切,也是利益關切,因為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一旦中美貿易戰持續到明年,全年將給全球經濟帶來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的損失,所以這是經濟不確定大環境下的最大不確定性,《今日美國報》今天的報道標題就直接傳遞了這種關切:貿易談判進行之際,特朗普簽署涉港法案。

今天也有外國記者直接把問題拋給了耿爽,追問中方實施反制措施的時機,是否和中美經貿磋商有關?我認為耿爽的回應很高明,給出很有邏輯遞進關係的兩句話:首先,他重申了中方的堅定立場,敦促美方不得將該法付諸實施,以免影響兩國關係以及重要領域合作。接著,他請提問記者保持關注,該來的早晚會來。

我注意到,白宮就所謂法案發布的聲明,某種意義上也在對外釋放區隔議題的信息,也就是希望媒體不要將這貿談與香港問題掛鉤,聲明表述原文是這樣的,法案中的一些條款,會干預到美國總統根據憲法授權主持美國外交政策的實務。說白了,特朗普的意思就是,外交權在美國總統手裡,法案通過可以,但如何執行怎麼實施,那得總統說了算。

所以在美國,法案通過是一碼事,會否執行如何執行是另一碼事,過往也有不少所謂法案,一通過就被鎖進櫃子,成為不折不扣的“櫃子法案”“抽屜法案”。

我個人認為,貿易爭端應該是商業領域的可談判事項,如果過度政治化,被過多議題裹挾,在中美關係處於關鍵當口、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的大背景下,談判協議的空間,會被全面壓縮。今天《紐約時報》也這樣報道,說美中兩國都在試圖將香港問題與雙邊貿易談判分開。

特朗普簽署涉港法案 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嗎?

QUESTION

直新聞:那麼美方所謂法案通過,會對香港發展有影響嗎?

ANSWER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還是之前那句話,即使法案落地,甚至出現最壞一種可能,美方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強行付諸實施了,香港的天也根本塌不下來。首先,美方這種舉動就是不折不扣的自殘行為,因為美國資本、產品與技術要進入中國市場,要實現利益最大化,香港是一個最便利的超級門戶。

前段時間美媒爆出一個消息,國會山不是有一些反華議員在鼓譟什麼金融脫鉤嗎,但以美國公務員為主體的養老基金卻不管不顧,還是盯上了中國資本市場盯著中國投資標的,為什麼?因為放眼全世界,能夠提供超預期超穩定回報持續跑贏大市的,還不就是中國市場中國機遇嗎?而像美國公務員養老基金這樣的超級機構,要想投資中國,取道香港是最佳通路。所以《今日美國報》今天的報道說,法案將打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完全是危言聳聽。

雖然現在香港市面並不平靜,但阿里集團不是說回就回、重返港股了嗎?而且作為今天全球最大的股市掛牌項目,阿里在港交所的上市表現確實驚豔到了無數投資者,這和美國所謂涉港法案有一毛錢關係嗎?更何況,美國涉港法案大概率將淪為“抽屜法案”,付諸實施的可能性不高,又會對香港帶來什麼實質損害呢?

所以在我看來,真正禍害香港、令“東方之珠”沉淪的,是至今仍未受到有效遏制、全面掃蕩的“暴”與“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峰會上談及香港問題時嚴正表示,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這個最緊迫任務一日沒完成,香港的長治久安、繁榮穩定就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