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陽氣充足的人什麼樣?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五十九。(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原文是:“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精”是精華的“精”,“筋”是筋骨的“筋”。這段話的原意是什麼呢?就是陽氣的功能,生化精微,可以養神;柔和之氣可以養筋,這就是它的原意。在這裡需要講解的是,“精則養神”很多人講陽氣怎麼又與精和神連在一起呢?後世的醫家有很多註解,現在比較推崇的是王冰的註解。(今日頭條 )王冰註解為:“陽氣者,內化精微,養於神氣,外為柔軟,以固於筋。”他是這個意思。他認為陽氣的作用和表現一個是可以內化精微,可以養神;另外一個是外為柔軟,陽氣疏布的地方的筋骨特別柔軟,“以固於筋”。

我們看這個自然現象就會發現,陽氣足的人是什麼人呢?是三歲之前的兒童,也叫純陽之體。這個兒童有什麼表現呢?第一是精氣神特別充足。人的一身的精神集中於眼睛,小朋友的眼睛永遠是亮亮的,瞪的圓圓的,非常有神采,反應也非常敏捷,小朋友這個精氣神從眼神能看出來,精氣神非常旺盛。這就是陽氣足的表現,所以叫做純陽之體,可以養於神氣。

我們看陽氣足的人,另外一個表現。小朋友三歲之前的兒童,屬於純陽之體,身體的陽氣特別足,他渾身的筋就特別柔軟、柔和、有彈性。我們這個手使勁一攥拳,就會發現,在這個小臂內側,就鼓起來兩條筋,老百姓叫筋,實際上這就是韌帶、肌腱,我們全身力量是由筋而產生的。(今日頭條 )《黃帝內經》認為筋是肝所主,肝氣、肝血充足了之後,筋就柔和。肝又藏血,所以,筋骨柔和的人血氣就充足。

小孩有一個特點,就是陽氣足,筋骨非常柔軟。比如,下腰、壓腿、抻筋抜骨等等一系列的動作,我們成年人可能做不到,或者說通過鍛鍊才能做到,或者做得非常費勁,小孩很輕鬆就能做到,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陽氣充足。陽氣充足的一個表現,就是筋骨柔軟、有彈性。很多人認為筋骨柔軟不就是沒勁嗎?其實是不對的。大家注意,一定要糾正這一點,很多人認為“柔”是指的無力的意思,不對。柔恰恰是有力,小孩的手的握力非常強,小朋友抓東西抓得死死的。好多大人使勁才能把它拿下來,什麼原因呢?他的握力特別強。這叫“終日號而不嗄”,小手握固,這都是老子講的,講的是嬰兒狀態,手有一個特點叫握固,握著一些東西非常穩固,說明他的握力非常強,隨著年齡的增大,握力會越來弱。在西方用一種方法衡量這個人衰老程度,就是看這人的握力,握力下降了之後,說明這人的肌肉,身體機能在下降。小孩陽氣足,筋骨柔和,筋骨非常有勁。

陽氣其實就是能量,能量的一方面是養神,叫做“精則養神”;另外一方面,筋骨柔軟,叫做“柔則養筋”。所以,我們看人的一生,從小的時候精神非常充足,筋骨非常柔軟。隨著年齡的增大,精神就開始弱,尤其是人過了中年之後,會看到這個中年人的眼神比較暗,尤其是亞健康或者生病的人,我在門診上遇到特別多的就是人過了40歲,過了中年之後,則“陰氣自半”,陰精就損失一半了。他的眼神不像年輕人那麼旺盛,那麼亮亮的,不是那種狀態了,就暗淡了,沒有精氣神旺盛的感覺了,這是從神上來看;另外一個,筋開始縮,筋一縮身體的運動就會受限,就是下腰、彎腿、壓腿,還有就是使勁用胳膊夠不著後腦勺,胳膊從後背去往下夠,這就下不去了。(今日頭條 )人要是上了歲數,過了五十歲之後,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叫“五十肩”。我這幾天在門診上遇到好多例這樣的患者,“五十肩”——也就是肩周炎,患者特點,第一個是抬胳膊,最嚴重的是胳膊抬不起來,穿不了衣服,輕一點的是能穿上衣服,但是梳不了頭,再輕一點的就是能梳頭,但是胳膊往後背,背不過去,這就是三個程度。這是什麼原因呢?用中醫的眼光看來,這叫筋縮,大家注意這叫筋短了。

本來是小孩的時候,沒有筋骨病,小孩子“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充足怎麼樣?筋骨柔軟,氣脈通達沒有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大,陽氣不足,陽氣一旦衰弱,沒法用陽氣精微來滋養筋,也就是說氣血不足,血液的流動,身體的血不能濡養筋脈了。就是體內的血不能濡養筋脈,不能供養經脈之後,筋就乾枯,乾枯之後就萎縮,就好比橡皮水管,一開始的水管還有彈性,怎麼彎都行,輸水、運水都特別好,但時間一久了之後這水管皮就乏了,就硬了,往下彎,彎不動。這就是人體的筋,因為長期消耗,這些筋就像水管一樣沒有得到保養,天天暴曬,風吹日曬,天天的消耗。比如說人到中年之後,焦慮、工作壓力大,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經常坐在電腦前一動不動,一坐就是一天;還經常上網,看電腦、看手機;有的人工作狀態很晚,還熬夜;有的人還喜歡喝酒;還有房事太多,等等。這都是消耗精,消耗陽氣,消耗精微,第一個就是它縮短了之後變硬,不柔軟了。

第二點是沒有勁。昨天我治療了一個患者,年齡49歲左右,一位男性。他就是肩周炎,我教他一些動作幫助他恢復。但他是一個腦力勞動者,坐在電腦前沒有時間運動或運動的很少,我教他“內撥外擺”這個動作,就是專門的鍛鍊筋骨;還有就是雙手往前擰的動作的時候,在指導他動作的時候,他肌肉都是鬆弛的,無論是大腿上的肌肉,還是上臂胳膊上的肌肉都是很鬆鬆垮垮的,沒有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從看診一直到走,我和他交流的這段時間,一直是沉著臉色,我說:“你是不是有不開心的事?”他說:“沒有,彭博士,不是不開心,也不是不高興。就是感覺這人一天到晚沒有意思,高興不起來。”(今日頭條 )這什麼狀態?就是陽氣不足,高興不起來了,我們發現這個人要是陽氣充足是什麼表現呢?天天高興,對什麼都好奇,對什麼都感興趣,什麼都想試探,都想嘗試,幹一件事情能持續,有很旺盛的精力來幹,這就是小朋友的狀態。大家注意,小朋友、年輕人都是這狀態,就是他永遠是活力充沛的一種狀態,感覺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這種狀態,就是我剛才講的陽氣充沛的狀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五十九。(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